江城子·忆父耕牧永州
(依钦定词谱,词林正韵第三部)
铁犁翻浪裂春圻。
垄云低,鹧鸪啼。
茧手裁云,碧玉坠青畦。
刈稻声中霜刃卷,千顷碧,斗星移。
蓑衣草笠伴牛归。
牧清溪,鸭声齐。
茧脚量山,瘦骨立斜晖。
汗雨滋苗苗更韧,千嶂雨,铸丰碑。
江城子·夜梦先父祁阳旧事
(依钦谱词谱,词林正韵第三部)
晚风吹梦过湘湄。
柳依依,旧巢栖。
牛铎声遥,深巷草烟迷。
豆火补篱星数点,针线密,月沉西。
插秧水冷赤足泥。
暮云低,鹧鸪啼。
刈稻星稀,戴月荷锄归。
笑影慈颜何处觅?千嶂外,接晴晖。
雨夢憐琴
二0二五年五月十日作于东莞
注释:“裂春圻”: 状铁犁破开春田之气势,“圻”指田地边界。
“裁云”、“碧玉坠”: 喻插秧动作优美,秧苗如碧玉坠入水中。
“霜刃卷”: 镰刀在稻浪中翻飞如霜刃。
“千顷浪,万星移”: 既指广阔稻田如浪,亦喻劳作从晨星至晚星。
“量山”: 双关,既指足迹踏遍山野,亦暗喻父亲如山般丈量着责任。
“千嶂雨,是丰碑”: 以群山之雨隐喻父亲汗水,凝成天地间不朽的丰碑。气象宏阔。
“湘湄”: 湘水之滨,指永州祁阳。
“牛铎”、“豆火”: 典型乡村意象,铎为牛铃,豆火指如豆灯火。
“针线密”: 暗写父亲夜补务农衣物,俭朴辛劳。
“赤足泥”、“戴月归”: 白描艰苦劳作场景。
“鹧鸪栖”、“暮云低”: 以景衬情,烘托劳作之久与归途之寂。
“千叠浪,接翠微”: 稻田之景,浪涌山青处,慈颜似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