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书目150种、国学名家点将录、国学四言歌、论特殊人才的识拔、庚子有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玫瑰][玫瑰]最新国学基础书目150种
当今颁行国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国学成一热,有人以为读《论语、弟子规》就是学国学,讲礼仪孝敬就是讲国学,大谬。国人欲培养国学素养,根本在于博览群书。然今人多不知国学入门有何书?曾闻2012华东师大硕士生毕业论文竟是《论呵呵的功能》,浅薄无聊,空读几年大学;当今宣讲营销的伪国学大师翟鸿燊读的竟是少儿注音本《论语》,且不知陈寅恪、陈垣何许人。
学习国学,应涵泳先人清芬,开拓心智,增长见识,明悟道理,学习礼仪,养成笔力,以具备基本的国文、国学素养。
国学入门书,除应习读的常用经典书籍之外,笔者试列出 150种基本书目,可为尼山之木铎,后学之津梁: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弟子规、增广贤文、训蒙骈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千家诗、龙文鞭影、蒙求集注、五言鉴、神童诗、二十四孝、小学韵语、 韵史、 鉴略20
菜根谭、幽梦影、婆罗馆清言、小窗幽记 呻吟语、名贤集、格言联璧、劝忍百箴忍经、一法通万法通9
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五种遗规、朱柏庐治家格言、聪训斋语、庭训格言6
诗品、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沧浪诗话、人间词话、澽南诗话、历代诗话、桯史、楹联丛话、对联话 沧白先生论诗 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宋词三百首笺注、清人诗集叙录、清代诗集汇编15
高士传、世说新语、容斋随笔、夜航船、闲情偶寄、浮生六记、舌华录、今世说8
今古奇观、三言二拍、豆棚闲话、清平山堂话本、上古神话演义、中华全史演义、二十四史演义、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孔子演义、情史类略、板桥杂记11
书目答问、贩书偶记、书林清话、直斋书录解题、藏书纪事诗5
宋元学案、船山师友录、中兴将帅别传、湘军人物年谱、国朝先正事略、道咸宦海闻见录 水窗春呓、盾鼻余渖、世载堂杂忆、湘学略、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碑传全集13
古诗源、诗品、古文观止 、古文辞类纂、国朝文汇、湖南文征、资江耆旧集、沅湘耆旧集、湘雅摭残、晚晴簃诗汇、弦歌耆旧集11
元丰九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读史方與纪要、湖广图经志书、湖南全省掌故备攷、楚宝7
登坛必究、礼文汇、礼文备录、酬世大观、刀笔菁华、元和姓纂、郡望佳话7
初学记、渊鉴类函、骈字类编、分类字锦、子史精华、佩文诗韵、诗韵合璧、帝鉴图说、孔孟圣迹图、山海经图说、诗经品物图攷、三才图会、点石斋画报、宋稗类钞、清稗类钞、百子全书、二十二子
17
明清进士题名碑索引、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美术家辞典、辞源5
先秦诸子系年、元白诗笺证稿、龙虫并雕斋文集、古史辨 管锥编、石语、邓广铭治史丛稿、励耘书屋问学记、陈门问学丛稿、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悠悠长水、学林漫录、学林春秋、学者的师承与家派、北大往事、春明旧事 金庸小说论稿17
……
此略举诸书150种,乃芳林中撷其一叶,巨浸中饮其一瓢也,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开卷有益,潜移默化,胸列百城,自成机杼,诵习逸馨,久之而成硕学名师。
梁启超、胡适开过最低限度国学书目,各有偏颇,其中列入《三侠五义》等,到底不妥,且书目已不尽合今日。
以上就我所阅见,列举出来,供入门国学基础者作一参考
( 后学 陈湘魁 )
[图片]
[玫瑰][玫瑰] 国学名师点将录
凭记忆,大略统计一下,中国的国学或文史大师,有如下这些(有漏计):
1.从民国说起,第一代)
王国维、陈寅恪、罗振玉
章太炎、梁启超、柳诒徵
陈 垣、钱 穆、黄 侃
吴宓、钱玄同、顾颉刚
傅斯年 、刘文典 、辜鸿铭
2.建国后,第二代)
钱仲联、郑天挺、吕思勉
岑仲勉、邓广铭、邓之诚
罗尔纲、谢国桢、王利器
余嘉锡、钱基博、钱钟书
3.七八十年代,第三代)
施蛰存、饶宗颐、谭其骧
葛剑雄、来新夏、陈贻焮
又:
郑逸梅、冯其庸、金 庸
刘梦溪、严家炎、袁行霈
葛兆光、陈平原、何光岳
为国学有其独到贡献
梁漱溟、熊十力、任继愈
季羡林、鲁 迅、余秋雨
于 丹、易中天
不能称国学大师
4.廿一世纪,第四代)
???
今日中国,国学安在?
今日国学,何为南针?
学界失语,民唤斯人!
大任吾曹,振响坛砧!
[图片]
[图片]
[玫瑰][玫瑰]
中华国学四言歌
中华国学,千载菁华,民国承其余绪,璀璨生辉,历四代至而今,国学式微,识者忧之 。今日国学大师如云邈矣,学界一时失语,却有伪学者不学无术欺世盗名,国人国文素质有一大层亟待提升。《中华读书报》伍立扬《闻芬芳,循旧径》:“不特社会底层语文水准可虞,即在号称知识分子的庞大人群中,也是学风薄弱…是以整理国故,潜心国粹,正堪慰积年之饥渴,力挽当代人文之干涸”
今国兴瑞运,颁发国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有感国学之兴,速成《中华国学四言歌》一章: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
日月光华,万古六经,
史书廿二,韬孕经纶,
诸子文集,典册高文。
民国诸师,灿然星陈,
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鸡鸣风雨,世事纷纭,
国学式微,万马齐喑。
流风余韵,不绝于尘,
传灯务学,大任斯人,
济济多士,人中凤麟,
踵武斯绪,大雅扶轮。
沉潜考索,独到专门,
精诣覃思,纠谬求真,
凤哕梧冈,鹤唳声闻,
木铎醒世,宝筏渡津。
国步康庄,景星卿云,
国策颁发,喜大普奔,
国学复振,土壤气氛,
国士层出,文运氤氲。
茫茫学海,何为南针?
煌煌典册,引入殿门,
诗界众英,扬纛坛砧,
漱涤六艺,传道清芬。
童蒙为学,泮水采芹,
春风舞雩,虞弦诵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修身立志,超俗脱尘。
轩轩霞举,矫矫精神,
器识为先,又学做人,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涵泳经典,诵习逸馨,
人间声价,文章立身。
今日学界,呼唤斯人,
大任吾曹,振响坛砧。
春水鲤跃,人才井喷,
鹗荐龙骧,结绿青蘋。
气求声应,知音抚琴,
共拯时艰,苍生待霖。
继往开来,授业传薪。
嘉惠后起,霑溉学林。
一国之中,风美俗醇,
国学复兴,灿烂朝暾。
注:
自由思想句:陈寅恪撰王国维碑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呜呼,…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惟此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名山事业:不有名山真事业,古贤心髓倩谁传。
鹤唳: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木铎:圣人振木铎以醒世,泗水文波流涟水,尼山木铎响湘山。
采芹:学子泮水采芹,云程发轫。
轩轩句:轩轩眉宇孤霞举,矫矫精神海鹤翔。
青蘋:青蘋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待霖:霖雨沛苍生,曾国藩句:天下苍生待霖雨,此间风物属诗人。
灿烂句:卿云烂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图片]
[玫瑰][玫瑰]
谈 特殊人才的识拔
社会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之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个人才未得其位如蔸草,适得其所是个宝,就如虞坂良骥,负于盐车则偃蹇于途,得放骥足则疾驰千里。
《胡杨泪》主人公湘乡人钱宗仁,因家庭出身高考落榜,而后二十年历尽坎坷,及逢伯乐爱才,调入人民日报社,惜因久已积劳成疾,赍志而殁。 天半才星殒,人间意念伤!素性爱才的 著名诗家 碧玉箫先生挝铁鼓响铜琶,为作七绝诗以挽:
昔读胡杨感慨多, 也曾惋惜也曾呼。
腰间未挂黄金印,徒向人前唤奈何。
共说人才贵比金,有人糟蹋有人寻。
都缘一掬胡杨泪,识得其中五色心。
又作一律:
捧读君诗感慨多,苍梧一叶早惊秋。
丈夫肝胆难中见,尘世艰危死后休。
沙海胡杨千岁泪,湘乡父老五更愁。
才人自古多磨折,磨折如君又最稠。
其惜才之心沛然肺腑间流露。
笔者中学时致力于古文史,高中时课堂上与师争论《论语_直躬》,独到见地撰出《为陈蕃一辩》及《夔一足考、素琴、弹歌新说、女曰鸡鸣注、落英释义、唧唧注、剑器考》等多篇治学文章,解答文坛公案、推翻专家谬论。惜当时尚是学生无手机电脑推出,更无学界权威下民间识拔。高考后十年跋涉在坎坷之途,直到机云入洛之年龄适逢湘乡重修文塔,一抒心志发表处女作《文塔遐思》一文,幸遇碧玉箫先生,爱才识才,口角春风吁植惠我,乃有两常委到访,致有后来转运调入市城转行对口工作的佳话。
由碧玉箫先生的爱才惜才,我想到了当今的现状, 也想到了当年,不少学界名贤,因得破格识拔录用,而尽展长才,成就独到专门之学,且述数例:
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说的 1924年,胡适荐王国维为清华研究院导师一段佳话。
陈寅恪,无学位无著作,梁启超荐其入清华大学,校长问陈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不是,又问有何著作?答无著作,校长感为难,梁说:我著作等身,加起来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于是录用。
钱穆,在小学任教,长期自学,治学作品投稿《学灯》,施之敏读到,觉其文体独异,乃荐其到中学任教。钱基博又荐到无锡省立师范,钱穆在此开始撰著成名杰作《先秦诸子系年》,顾颉刚阅之大为赞赏,因荐入燕京大学。
岑仲勉,任小职员,远离高校、学术机构,然其酷爱文史,致力朴学。1921年年近四旬以来,发表数十篇治学文章,经陈垣推荐,入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后创作喷发。
梁漱溟,中学毕业,至24岁撰出《究元决疑论》,蔡元培读到,看出了梁的才华,马上请其到北大任教。
童书业,自学成名,发表论文,顾颉刚请童到北平,协助编《禹贡》。
陈垣 慧眼识 启功。陈垣,史学家,启功,古典文献专家、书画家。1933年,启功以文、画拜见陈垣,陈认为其写作俱佳,安排启功在辅仁中学任教,而学院认为启功中学未毕业,予以解聘。陈垣又召回,安排其到辅仁大学美术系担任助教。学院又以其学历不够而辞退。1938年陈垣再施援手,让启功回校教国文,于是启功当上大学教师。后辅仁并入北师大,陈垣为校长,启功被邀组建画院,这样启功北师大、画院两头跑,1971年后启功又调到中华书局,参加清史稿校注工作。启功说:陈垣先生知遇之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尽。 1971年陈垣逝世,启功作联: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答陶甄。
徐悲鸿慧眼识抱石。傅抱石、齐白石,并称为画坛南北二石。1931年,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徐悲鸿,到庐山写生,归途经南昌,时傅抱石小学代课失业在家,带画作去见徐。徐看画,大为赞赏,欲荐傅抱石去法国,找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解决留学费,徐以画作代价换得一笔款,却不够赴法。后傅抱石去日本,中途生活困难,求助徐,徐以卖作品筹得钱资助傅抱石,归国后,徐、傅同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后傅抱石成为山水画大师 。
熊庆来慧目识罗庚。华罗庚初中毕业,辍学到金坛中学担任庶务员,又患伤寒,左腿瘫痪,他发奋自学,二十岁那年,一次发现苏家驹教授一篇论文有误,于是写成稿寄上海《科学》。这一篇论文,改变了华罗庚人生。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到,大为赞赏,打听到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竟能写出如此高深的数学论文,惊为奇才,决定将他请到清华。于是华罗庚拄着拐杖走进了清华园,”这是一匹典型的千里马”,熊庆来很快做出了结论,华罗庚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之后他如鱼得水,论文陆续出来。后保送英剑桥大学,华罗庚不愿攻读博士学位,他说:我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在剑桥两年,因无学位系累,他专心写出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拿到博士学位。后华罗庚回国,成为国中数学家。
华罗庚慧眼识景润。陈景润,高中时听到哥德巴赫猜想,后入厦大,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师,身体差常住院,仍钻研数学,遭中学嫌弃。厦大校长王亚南懂得人才的价值,让陈景润回校,在图书馆当管理,却不让管理图书,只让其专心钻研数学。很快陈景润写出一篇论文,指出华罗庚著作堆垒素数中一个问题,寄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 时华罗庚收到来信,看出这位青年的奇光异采,把陈景润请到中科院。时中科院人才济济,人人握珠怀瑜,风靡云蒸,华罗庚作出部署侧重于应用数学,并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后来中国就出来一位”移动了群山”的著名数学家。
湖南机床厂职工王晓星,专攻数学,恢复高考时没考上大学,坚持自学钻研,解答了数论中的一个弗洛班纽斯问题。经华罗庚推荐,破格入国防科大 。
岳州奇才何光岳,农技站职员,自学不辍,于炎黄源流史、洞庭湖变迁等史学领域颇多造诣,1978年破格录入湖南省社科院,之后益加勤读,求古寻论,著述丛出,成为史学专家。
同时代人蔡伟(1971~ ),辽宁锦州人,中学时颇好小学训诂,偏科,英语、数学差,91年高考落榜。之后边打工边自学,1995年致信裘锡圭,获鼓励。1997年指出裘论文中"佐子”应释为"嗟子”。 2006年,经裘荐举参与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整理工作。2009年,经裘力荐,蔡获破格录入复旦大学,时38岁。2015年完成博士学业。2018年,蔡发表《先秦秦汉古书校字九则》。
……
早十多年的2005年,钱学森有著名一问:当今大学为何出不了大师?有人甚至说当今大学培养的多是庸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学有专长的不少人才,尚埋没在民间,拦在了学府门槛之外,未获深造机会。其实这许多偏才专才怪才奇才,经过历炼,矢志不移,艰难玉成,深有造诣,学有专门,趋于成熟定型,若得平台施展,定然才美外现
要为神州惜大儒,若国家从爱惜人才着想,开辟绿色通道,出一特招政策,从空伸出拏云手,将这些人中麟凤超逸之才破格擢拔,为其提供土壤空气,让其发挥天性特长,那定然如良骥脱却羁绊,万马奔腾,何愁大师不出?何愁学术不兴?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鸣朝阳,人才得其时而兴矣,人才之兴,至关重要,常格不破,大才难得
民国间多有破格用才之佳话,而当今又还有多少好官能如碧玉箫先生一般爱才惜才乐为伯乐?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耳畔犹然响起前贤的呼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陈 湘 魁
[图片]
有 感
感于尘世每敲壶,元气斯文仗大儒。
韬隐方期成豹变,激扬应欲作轮扶。
致心学海书坛事,放眼春山秋水图。
愿得抡才常格破,神州遍地骋良驹。
注:
敲壶:晋王敦每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句,击壶欲缺。
豹变:玄豹隐南山雾中,七日不食,润泽而成其文采。语曰:雾山文豹、文以豹变。
另详:
《国学常识100题》
湘乡 陈湘魁 2021年4月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