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只写真情随意诗 ——略评已故“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的诗歌 [诗论]

李乐平     发布时间: 2025/10/27 2:32:57
阅读:58次      分享到

“性灵说”是中国古代诗论的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清代袁枚为倡导者,该理论继承明代公安派“独抒性灵”观点,强调诗歌应直抒心灵、表现真情,认为诗歌本质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读已故“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以下称“少杰”)的诗歌,感到他的诗歌就是这一理论的生动实践和写照,犹如一股清风吹过当代诗歌界。

1998年,少杰生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重度脑瘫患者,“只有一条腿勉强能动,不能站立,不能出门,更不能上学”[1],在家自学各种文史知识,“学习诗词格律,用右脚大脚趾敲击手机屏幕学写诗词,到2024年去世,共留下诗词661首。”[2]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会长不禁发出惊奇之问:“这是一个迷:一个重度的脑瘫患者是怎么做到的?”[3]笔者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答案是:少杰是在用真情写诗,他的诗篇来自心灵深处。

首先,少杰的诗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非常真实感人。诗纪事,诗言志,诗载道,诗传情,少杰以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悟,吟唱属于自己的诗篇,虽平凡,但具有比较高的社会价值。少杰写道:“莫怪文章处处悲,心声梦语尔哪知。无求玉律千金赋,只写真情随意诗。”(《心诗》)“苍天妒我贤,身残意更坚。挥除愁一片,奋发志三千。体被寒冰冻,心生梦火燃。无须孤独恨,诗酒趁华年。”(《残人》)“清宵看月几心凉,杂念难消到处伤。不见孤云天际过,残人梦短苦愁长。”(《冷夜》)少杰在诗中从不掩饰他内心的悲苦,这就是生活的真实,这是符合人性的。当然,他在表达内心悲苦的同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他笑对病魔、身残志坚的乐观豁达,这正是少杰了不起的地方。“不卖东西不种田,朝朝暮暮作闲仙。琴声伴梦心孤醉,写就诗文换酒钱。”(《闲仙吟》)“换酒钱”指的是爱心人士给他的诗词公众号打赏,有所收入以稍微改善生活。他将梦境也写入了诗篇,“夜赴长安酣饮醉,与君同酌共消愁。踏歌吟唱今宵乐,只恨虚空梦不留。”(《梦遇太白》)梦境其实就是现实的观照,反映了少杰非常渴望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强烈愿望。

其次,少杰的诗想象丰富,充满着浪漫主义意蕴。少杰是一个重度残疾人,身体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行动,但他的心灵是自由的,他在孤寂之中笑对病魔,不断思考,后来他学会了驾驶电动轮椅,有了些许有限的活动空间,可以多少观察到一些外界的事物。少杰的诗,源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他虽然无法直接观摩现实世界许多的景物风光,但他发挥想象力,写出了不少高水平诗篇,比如他写道:“寒风吹寂夜,冷月照银松。陌上枯千树,苍枝傲酷冬。”(《寒夜》)“一杯干了黄河水,再把长江灌腹中。饮尽沧溟还未醉,星河瀚汉入金盅。”学会操控电动轮椅后,他将电动轮椅比作“玄牛”,“骑牛君莫笑,一怒绝尘踪。可踏蓬州路,能驮五岳峰。”(《题玄牛》)少杰对自己的诗歌才华很有自信心,“未识唐诗三十首,虚词漫作百余篇。东坡太白心中幸,亏得早生千载前。”(《自嘲》)少杰的这些诗,想象丰富,意象鲜明,兴象玲珑,“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4],但又合情合理,充满着浪漫主义意蕴。

再其次,少杰的诗非常率真,性情所流露者也[5]2023年2-3月,少杰重病差点西去,病情稍微好转后就赋诗两首,其一:“牛头马面夜拘魂,就此阳间二六春。十殿阎罗共赔礼,册中疏漏错邀君。”其二:“阎帝眼花无可奇,唯恐春去误花期。如再翻错生死册,我谏天帝扒尔皮。”(《病重渐好》)。少杰作为一个重度残疾人,在诗中用幽默的语言、想象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和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正是真性情的表现,是一般健康人难以体会到的。少杰正值青春年少,他也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渴望爱情,当他与邓菲姑娘真心相爱后,写下了大量有关两人爱情的诗篇,例如:“索瑟风残白月凉,孤钟滴答诉心伤。思卿不见难成梦,坐到中宵恨夜长。”(《冬夜难眠》)“静夜痴心万念空,月明窗冷起寒风。难眠独坐相思忆,玉影常来梦幻中。”(《夜相思》)苍天无眼,痴情而纯洁的邓菲姑娘竟先少杰而去,少杰伤心欲绝,写诗表达对邓菲的怀念,感人至深,他这样写道:“断肠人又看桃花,树下陶陶可是家?十里芳丛寻觅尽,蓦然回首却无她。”少杰这些爱情诗,真情流露,非常率真,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少杰的诗是他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真实表达,积极向上,激励人心。少杰作为一个重度残疾人,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但他不想成为社会的累赘,乐观豁达,有着一颗感恩之心。他写道:“……世上凡人无不苦,雪霜风雨皆知。长空缺月几盈亏。红尘应值得,世事莫须愁。”(《临江仙·命运》)“生来美玉裂纹瑕,未读诗书气也华。直饮三杯词一阙,大鹏之梦向天涯。”(《瑕玉》)“热热腾腾不觉香,清清冷冷最寻常。此时明月将休息,我作人间那道光。”(《过年》)少杰以他的诗激励自己,感恩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诗歌财富。少杰用身后捐赠肝脏和眼膜的方式,践行了他“我作人间那道光”的誓言。(作者:李乐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博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2][3]周文彰:《胡少杰的诗词人生及其价值》,载《中华诗词》2025年第5期,第64页。

[4]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5]清·袁枚《随园尺牍·答何水部》

注:由于暂时无法得到胡少杰的诗集,本文所引胡少杰的诗歌均转引自周文彰《胡少杰的诗词人生及其价值》一文。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