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四)(上平十三元)
文/吴衍岭
明清繁盛晋开源,
锦缎提花成独门。
驰马览颜衔气象,
逐云观色震人魂。
靓丝妆帛异形挽,
翎羽织金殊彩翻。
往复踟蹰苦心付,
霞蒸灿蔚照乾坤。
注释:始于东晋,盛于明清,其中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曹雪芹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20余年。这一时期云锦品种繁多,图案庄重,色彩绚丽,代表了历史上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提花妆色,天下独门,寸锦寸金,东方一绝。
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织制云锦需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故而有“寸金寸锦”之说。
云锦是用金线、银线、铜线及蚕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的,使得丝织物的效果更加华丽、独特、美轮美奂。金银在织物中大量运用是云锦的一大特色,尤其是“三色金”的使用,使得云锦的色彩更富于变化。真丝则是云锦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用材,是云锦色彩表现的重要保证。云锦中用到的特殊材料,即鸟兽的羽毛,如孔雀羽毛被织进云锦,在光线的照射下折射出变化多端的色彩,异常华丽。
云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妆花”、“织金”、“库缎”、“库锦”四类。妆花是缎底上突出五彩花纹,是云锦中制造技术最复杂、最华丽的提花丝织品。妆花类织物是代表云锦技艺特色和风格的品种,是在缎、绸、纱、罗等丝织物上用“挖花”技法织出彩色纬花图案,图案布局严谨庄重,纹样造型简练概括,是云锦区别于蜀锦、宋锦等其他织锦的重要特点。织金又名“库金”,是因织成以后输入宫廷的“缎匹库”而得名。“织金”就是织料上的花纹全部用金线织出。也有花纹全部用银线织的,叫做“库银”。库缎又名“花缎”或“摹本缎”。库缎原是清代御用“贡品”,以织成后输入内务府的“缎匹库”而得名。库锦,是在缎地上以金线或银线织出各式花纹丝织品,故名。
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远看颜色近看花”,是中国民间染织设计上掌握成品效果的一句名言。它是说,一件好的染织设计,既要有优美的图案花纹,还须有动人的色彩装饰。这是因为作用于人们视觉的第一眼效果,首先是色彩,然后才是花纹。在云锦设计上,艺人也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跑马看妆花”。“妆花”是云锦织物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的织物。骑在奔驰的马背上看妆花织物,只能是一瞬间的工夫,要给骑在马上的观者立即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和美的感受,主要是靠色彩效果起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云锦成品的艺术效果真是用这种方法去检验,而是说明云锦设计艺人,深刻地理解到色彩装饰在成品效果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掌握了这个诀窍,就能够创作出很多图案优美而色彩又强烈动人的优秀作品来。
云锦图案的配色,主调鲜明强烈,具有一种庄重、典丽、明快、轩昂的气势,这种配色手法与中国宫殿建筑的彩绘装饰艺术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