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学菊/作
蓝桥梦遇神交似,年少青阳马首东。
残照莲香怜碧水,暮烟雨细悟长风。
尘缘滚滚催霜鬓,岁月溶溶塑妪翁。
莫道情深天易老,桑苞盘石并头红。
注释:这首《相逢到相守》以时光为轴,通过四联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从初遇到白首的深情历程,以下从意象、情感、哲理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意象与典故的妙用
“蓝桥际遇”
开篇化用“蓝桥会”典故(唐传奇中裴航与云英的爱情故事),暗喻两人相遇如神话般浪漫且命中注定。“神交似”进一步强调精神契合,超越世俗的羁绊。
自然意象的时空隐喻
“残照莲香”“暮烟雨细”:以夕阳、莲香、细雨等意象勾画暮年之境,呼应“岁月溶溶”的流逝感,同时暗含“风雨同舟”的相守深意。
“桑苞盘石”:桑树象征生命的坚韧,盘石暗含“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典故,喻指爱情历久弥坚。
二、情感层次的递进
青春与暮年的对照
“年少青阳”与“催霜鬓”“塑妪翁”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容颜老去反衬情感的升华,呼应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的时光震撼,但更添一份共历沧桑的坦然。
动态情感的表达
“怜碧水”“悟长风”:从“怜惜”到“感悟”,体现情感从热烈到深邃的转变,暗含共同经历后的精神共鸣。
“并头红”:尾联以双生花般的意象收束,将个体生命融入永恒的自然规律,超越“情深不寿”的悲观。
三、哲理性的升华
对时间与爱情的辩证思考
“莫道情深天易老”直接反驳“深情易逝”的世俗观念,提出真爱可超越时间桎梏。这与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异曲同工,但更强调相守的实在性。
“尘缘滚滚”中的入世智慧
承认世俗纷扰(“尘缘”)对生命的消耗,却以“塑”字点明岁月对情感的雕琢——从激荡到醇厚,赋予“老去”以积极意义。
总结
此诗通过典故与意象的嵌套,构建了从神话到现实、从青春到暮年的情感史诗。其核心哲思在于:真正的相守不仅是命运的馈赠,更是时间洗礼下主动的选择与塑造。语言上融合了古典婉约与人生况味,堪称现代人解读传统婚恋观的诗意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