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夏至吟 [诗:七律]

萧学菊     发布时间: 2025/6/21 8:34:56
阅读:146次      分享到

关键字
夏至吟

萧学菊/作

鹿影辞阳蝉破空,抽茸水玉旺田中。

昼耘夜灌争时雨,晨采昏烘制药笼。

艾灸三焦驱湿滞,酸梅一盏养心宫。

阴阳至此分长短,蒲扇摇来太古风。


注释:这首《夏至吟》以夏至节气为背景,巧妙融合自然物候、农事劳作与中医养生智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下分联赏析:
首联:物候点睛
“鹿影辞阳蝉破空,抽茸水玉旺田中”
“鹿影辞阳” 暗合夏至一候“鹿角解”的自然现象,鹿属阳兽感阴气而脱角,呼应阴阳转换;
“水玉(半夏)” 点明三候“半夏生”,以药材雅称入诗,既显节气特征,又隐喻中药文化。蝉鸣破空之声,更添盛夏生机。
颔联:农时智慧
“昼耘夜灌争时雨,晨采昏烘制药笼”
描绘农人顺应天时“争抢雨水”耕作,与药材采收加工的辛劳,体现古人“顺应四序”的生存哲学。
“争时雨” 暗合夏至降水增多的气候特点,呼应古典诗词中“夏至逢雨解旱情”的常见主题。
颈联:养生哲思
艾灸三焦驱湿滞,酸梅一盏养心宫”
引入夏至养生习俗:艾灸祛湿、酸梅汤清心,体现中医“冬病夏治”理念。
“养心宫” 双关,既指生理心脏,亦暗合夏至“心火当令”的中医理论(“心火不灭,生命热烈”)。
尾联:时空升华
“阴阳至此分长短,蒲扇摇来太古风”
“阴阳分长短” 直指夏至“昼极长,夜始短”的天文特征,呼应权德舆“今日一阴生”的物候哲思;
“蒲扇摇太古风” 以日常消暑用具勾连古今,将瞬间清凉升华为跨越时空的文化悠然,意境旷远。
整体特色
物候与人文交织:全诗紧扣夏至三候(鹿、蝉、半夏),兼具科学观察与诗性表达。
中医文化载体:以“半夏”“艾灸”“酸梅”等意象,浓缩节气养生智慧。
哲学意境升华:尾联超越物理时序,在蒲扇轻摇间贯通古今,暗合“心火不灭”的生命热忱,余韵绵长。
此诗如一幅夏至长卷:鹿影蝉声写自然之变,耕药灸梅录人文之智,终以蒲扇摇落时空尘埃,在阴阳交割处拂来太古清风。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