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感触 [诗:五律]

萧学菊     发布时间: 2025/9/17 8:46:14
阅读:42次      分享到

关键字
感触

萧学菊/作


新翠色,徐沁古苔清。

屐印云痕改,孤心共壑鸣。
天枢旋斗柄,地脉应潮声。

若解荣枯律,松萝自晦明。


注释:以下是对《感触》一诗的赏析,结合诗歌意象、哲理内涵与艺术手法综合解读:
一、意象解析:自然与时空的共生
微观生命力的渗透
“潜侵新翠色,徐沁古苔清”以动态动词“侵”“沁”刻画自然力量的渐进性:
“新翠”象征新生,暗喻生命悄然萌发;
“古苔”承载历史沉淀,“清”字凸显苔痕历经岁月仍葆纯净。
二者对照,揭示生命更迭中“新”与“古”的和谐共存。
人迹与天道的呼应“屐印云痕改”将人迹(屐印)融入自然(云痕),暗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细微改变;“孤心共壑鸣”则转向内在心境,“壑鸣”既是空谷回响,亦象征诗人与山川共鸣的孤独哲思。
二、宇宙观:宏大的秩序感
天象与地脉的联动
“天枢旋斗柄,地脉应潮声”构建天地一体的宇宙图景:
“天枢”指北斗运转,象征时间流逝;
“地脉应潮声”以地理呼应天文,暗合传统“天人感应”思想,展现自然韵律的精密秩序。
荣枯律:永恒循环的哲理
末联“若解荣枯律,松萝自晦明”点题:
“荣枯律”揭示万物盛衰的本质规律;
“松萝自晦明”以藤蔓(松萝)在明暗间的自适应,喻示顺应天道方能超然于世事变迁。
三、艺术手法与情感内核
对仗与节奏的巧妙运用
颔联“屐印”对“孤心”、“云痕”对“壑鸣”,工整中见流动感,形成“外景—内心”的镜像结构;
颈联“天枢”“地脉”的宏大对仗,强化宇宙时空的磅礴气势。
孤独中的通达境界
全诗以“孤心”为情感支点,却未陷于消沉:
“共壑鸣”将孤独升华为与自然的对话;
尾句“自晦明”彰显物我两忘的豁达,暗合道家“无为而化”的理想。
四、思想价值:古典哲学的诗意呈现
这首诗深度融合了传统自然观:
儒家秩序感:天地有序(天枢旋斗柄),人需循理(解荣枯律);
道家顺应观:松萝“自晦明”体现无为而治的智慧;
禅宗悟性:“沁古苔清”等静观细节,呼应“一花一世界”的顿悟。
结论:《感触》以精微的意象群构建了多层宇宙—生命图景,在工稳的律诗形式中凝练表达了对永恒规律的敬畏与通达。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技巧,更在于将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关系”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诗性智慧,延续了李白“日月照耀金银台”式的东方宇宙诗学。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