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九一八感怀 [诗:七绝]

云端观察     发布时间: 2025/9/18 12:09:18
阅读:9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这首《七绝·九一八感怀》以铿锵之语直击历史与现实,字字含锋,句句见志,分句解析如下: 首句“警钟裂宇撼乾坤”:以“警钟”点题,呼应九一八纪念日的警示意义。“裂宇”形容钟声穿透云霄、震动天地的气势,“撼乾坤”则将钟声的力量升华,既写声音的震撼,更暗喻历史的警钟对国人精神的警醒——那曾撕裂国土的伤痛,至今仍在叩击民族的心灵,不容遗忘。 次句“血史铭心刻骨存”:承接“警钟”之意,直抒历史记忆的深刻。“血史”直指九一八事变及近代以来的国难,“铭心刻骨存”以重笔强调这份记忆的不可磨灭:它不是尘封的故纸,而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烙印,必须代代相传,时时回望。 第三句“危畔常思锋镝砺”:由历史转入现实,体现“居安思危”的哲思。“危畔”点明即便身处和平,也需警惕潜在的风险;“锋镝砺”以“刀刃”“箭头”为喻,指国家需磨砺国防、凝聚力量,时刻准备应对挑战。此句将“铭记历史”落到“自强当下”,使情感从追怀转向警醒。 末句“金汤固土卫轩辕”:收束全诗,发出坚定的誓言。“金汤”喻指坚固的国防与民族凝聚力,“固土”直抒守护国土的决心,“轩辕”代指中华民族与华夏故土。一句之内,从行动(固土)到对象(轩辕),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民族担当,让全诗的情怀落地为沉甸甸的责任。 全诗以“警钟”起,以“卫土”终,从历史震撼到现实警醒,再到未来担当,脉络清晰,气势雄浑,于七绝的短小篇幅中,尽显铭记国耻、砥砺自强的厚重情怀。
关键字
警钟,血史,铭记,卫轩辕

七绝·九一八感怀

作者:侯进录

警钟裂宇撼乾坤,血史铭心刻骨存。

危畔常思锋镝砺,金汤固土卫轩辕。



注释:这首《七绝·九一八感怀》以铿锵之语直击历史与现实,字字含锋,句句见志,分句解析如下: 首句“警钟裂宇撼乾坤”:以“警钟”点题,呼应九一八纪念日的警示意义。“裂宇”形容钟声穿透云霄、震动天地的气势,“撼乾坤”则将钟声的力量升华,既写声音的震撼,更暗喻历史的警钟对国人精神的警醒——那曾撕裂国土的伤痛,至今仍在叩击民族的心灵,不容遗忘。 次句“血史铭心刻骨存”:承接“警钟”之意,直抒历史记忆的深刻。“血史”直指九一八事变及近代以来的国难,“铭心刻骨存”以重笔强调这份记忆的不可磨灭:它不是尘封的故纸,而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烙印,必须代代相传,时时回望。 第三句“危畔常思锋镝砺”:由历史转入现实,体现“居安思危”的哲思。“危畔”点明即便身处和平,也需警惕潜在的风险;“锋镝砺”以“刀刃”“箭头”为喻,指国家需磨砺国防、凝聚力量,时刻准备应对挑战。此句将“铭记历史”落到“自强当下”,使情感从追怀转向警醒。 末句“金汤固土卫轩辕”:收束全诗,发出坚定的誓言。“金汤”喻指坚固的国防与民族凝聚力,“固土”直抒守护国土的决心,“轩辕”代指中华民族与华夏故土。一句之内,从行动(固土)到对象(轩辕),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民族担当,让全诗的情怀落地为沉甸甸的责任。 全诗以“警钟”起,以“卫土”终,从历史震撼到现实警醒,再到未来担当,脉络清晰,气势雄浑,于七绝的短小篇幅中,尽显铭记国耻、砥砺自强的厚重情怀。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