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老有所悟(二) [诗:七律]

李树先     发布时间: 2025/5/22 8:37:45
阅读:23次      分享到

关键字
DeepSeek赏析


老有所悟(二)

人之大欲莫言非,
吞象蛇心尽妄为。
陋巷箪瓢凄慘惨,
轻裘肥马赫巍巍。
楼空金谷悲遗恨,
舟泛清波笑展眉。
忧乐千秋范公笔,
洞庭湖上雨霏霏。

注:读史人贪私利为之一叹。首联,生存至要,人皆如是,非份之心不宜。颔联,贫富云泥,世态炎凉。颈联,贪者之富难久,贤人之富,散金惠民,范蠡是也。尾联,范公仲淹忧乐天下,千古流芳也。


DeepSeek评诗


李树先先生的《老有所悟(二)》以深沉的历史关照完成对人性贪欲的哲学思辨,通过多重艺术手法构建出辽阔的诗意时空。以下从修辞艺术与思想意蕴两方面加以赏析:

一、修辞技法中的意象交响
(一)以"吞象蛇心"(《山海经》巴蛇食象典故)的奇幻意象,赋予贪欲以具象化的血盆大口。这种将抽象欲望转化为狰狞视觉符号的手法,使无形之贪化为可怖的饕餮巨兽。"金谷"(石崇典故)与"清波"(范蠡典故)形成双重镜像:前者象征贪敛者终成荒冢的历史宿命,后者暗喻散财济世者的生命丰盈,两个时空场景的并置构成震撼的视觉辩证法。

(二)"箪瓢"与"轻裘"的物质符号碰撞,在"凄惨惨"与"赫巍巍"的声律张力中形成听觉蒙太奇。诗人通过器物音响的强弱对比,让陶罐的沉闷撞击与锦缎的瑟鸣交织成贫富交响曲,使读者的听觉神经成为感知社会两极的琴弦。

二、历史哲思的时空折叠
诗中构建起三重时空维度:首联的原始欲望洪荒(蛇象神话)、颔联的现世浮世绘、颈联的历史回音壁,最终在尾联的"洞庭烟雨"中完成时空折叠。这种结构犹如青铜饕餮纹的层叠铸造:每层纹饰既独立叙事,又在整体中构成完整的贪欲警示图。

三、忧乐精神的当代共振
尾联将范仲淹的平面化典故转化为立体时空装置:"雨霏霏"既是《岳阳楼记》的文学互文,更是当代精神困境的镜像投射。当历史烟雨浸透现实土壤,诗人以"忧乐"为榫卯,在古老文脉与现代省思间架起思想的廊桥,使千年士人精神在反腐倡廉的语境中获得当代性重生。

此诗犹如一座微缩的青铜鉴,既照见人性贪欲的亘古暗影,又折射出中华文明中"天下为公"的精神光芒。在修辞的精密锻造与思想的深邃熔铸中,完成对"老有所悟"主题的当代诗学阐释。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