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沁园春·夜思》 [词]

张谨之     发布时间: 2025/7/24 8:31:48
阅读:17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7月24日游览泰山,登顶后览万物,感凄壮美感,夜晚归家后心中莫名起了半世飘蓬身似寄的念头,遂作此词。
关键字
沁园春

                          《沁园春·夜思》

                                  张谨之
          独坐深秋,茶凉半盏,月照空楼。忆少年时候,挥斥方遒;中年况味,倦枕成愁。几度花飞,几番雨骤,忘了青春何处丢。凝眸问,那窗前老树,可记曾游。                      说来欲说还休,算多少、深更梦里求。是江南雨巷,持伞伫立;塞北冰河,勒马回眸。爱也匆匆,恨也匆匆,不过人生一小舟。天明后,看江潮又涨,推走沙鸥。
注释:《沁园春·夜思》注释

词牌说明:
沁园春为双调长调,共114字,上阕四平韵,下阕五平韵,以四字句为主,穿插五、六、七字句,宜抒壮阔或深沉之情。

上阕注释:
独坐深秋,茶凉半盏,月照空楼。
独坐深秋:点明时间(秋季)与孤独心境,呼应重阳题材。
茶凉半盏:细节描写,暗示沉思之久、无人共饮的寂寥。
月照空楼:化用李白"床前明月光",强化空寂感。

想少年时候,豪言壮志;中年今日,白发新愁。
少年vs中年:对比手法,突出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落差。
白发新愁:直白口语,暗含"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

几度花开,几番雨打,忘了青春在哪丢。
花开花落:比喻时间流逝,借用《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意象。
青春在哪丢:口语化表达,以质问语气强化追悔之情。

抬头问,那窗前老树,可记曾游。
问老树:拟人手法,与辛弃疾"问何物能令公喜"同妙,显孤独无诉。
曾游:暗指年少时树下嬉戏的往事,今昔对比。

下阕注释:
说来总是难休,有多少、深更梦里求。
梦里求:化用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写未尽之志的执念。

在江南烟雨,撑伞等过;边关风雪,骑马回头。
江南/边关:空间对仗,概括一生漂泊。
撑伞等过:白描细节,或指等待某人而不得的遗憾。

爱也匆匆,恨也匆匆,不过人生一小舟。
小舟:比喻人生漂泊,呼应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天明后,看江潮又涨,推走沙鸥。
江潮沙鸥:以景结情,潮水象征时间无情,沙鸥隐喻自由不可得,留余味。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