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仲夏午后,沿皖东村落漫游,避开了人潮涌动的景区,专寻未被惊扰的乡野风光。见溪流穿过广阔的芳草地,青山环抱着斜斜的竹篱笆,带着露水的蔬菜鲜嫩欲滴,风吹麦浪翻涌着细碎光华。古树下的孤亭、夕阳铺满的河滩,还有蝉鸣里渐升的月亮,这般朴素又生动的景致,恰是安徽最本真的韵味,遂作此诗留存。
溪穿芳甸阔,山抱竹篱斜。
露浥蔬苗嫩,风梳麦陇华。
孤亭依古木,残照落平沙。
闲坐听蝉语,归途月已赊。
注释:芳甸:长满芳草的郊野。
露浥:露水湿润(浥,沾湿之意)。
麦陇华:麦田里的麦穗在风中闪烁如华光(华,光彩)。
月已赊:月亮已悄悄升起(赊,此处指时光渐移,月亮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