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此诗聚焦安徽城乡结合部与郊野的日常风光,避开黄山、宏村等热门景点,捕捉皖地四季流转中的寻常之美。无论是江淮平原的沃野、皖东的河湾,还是皖西的浅山,都可见田畴与村落相依、流水与草木共生的景致。诗人于不同时节行走皖地,见春日柳丝拂水、秋日葵花映田,晨雾中山岭若隐若现、暮云里峰峦似卧似浮,深感这片土地的灵秀不在盛名,而在时序更迭中自然流露的生机,故以此诗记之。
平芜铺锦绣,曲水抱村流。
岸柳梳晴日,园葵映晚畴。
峰低云易宿,雾薄岭初浮。
物色随时改,风光自在幽。
注释:平芜:平坦开阔的原野,安徽中部多平原,沃野千里。
曲水:蜿蜒曲折的河流,安徽水网密布,淮河、长江支流多绕村而过。
晚畴:傍晚时分的田野,安徽乡村常见夕阳映照农田的景象。
峰低:指安徽境内不似名山大川的低矮丘陵,遍布各地。
物色:指景物、风光,此处强调皖地风光随季节变化而各具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