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铮照汗青,丹心耿耿壮山河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再思杨虎城精神
当十七路军的刺刀挑起“攘外必先安内”的密令,
你以兵谏的枪膛盛满止战的月光。
真正的勇毅不是摧毁,
而是在裂痕中焊接民族的脊梁。
当霸权阴影仍在撕裂世界版图,
华清池那未射出的子弹:
提醒爱国者的枪口,
永远要为和平留一厘米抬升的刻度。
你接纳魏野畴播撒的赤色火种,
却将三民主义刻进省政厅的梁柱。
泾惠渠的水流不分国共,
救亡电台的声波穿透阵营沟壑。
民族存亡的江海里,
所有爱国热血终将汇流。
当人类命运面临新惊涛,
请以黄河的胸襟溶解意识形态的坚冰。
你主陕三年,
军费削半铸成锄头,
在饥馑的大地上凿出百里水脉。
西北农专的幼苗,
终成今日麦浪翻滚的粮仓。
真正的丰碑不在战场硝烟里,
而在民生根基中。
当芯片与种子成为新时代“卡喉之痛”,
须学你把钢刀换铁犁的深谋:
为子孙栽树者,
方为不朽的英雄。
松林坡的匕首能切断八岁女童的歌唱,
却割不开你最后的凝视,
穿透囚室,
落向太行山的烽烟。
牺牲的价值不在墓碑高度,
而在精神延续的长度。
当某些角落仍有被尘封的历史真相,
守护记忆,
便是守护未来的盾牌。
八十年风雨洗练,
少陵原的苍松又添八十圈年轮。
爱国是信仰而非标签,
团结是力量而非口号,
民生是根基而非筹码。
站在历史峡口的新一代,
当接过那枚“未射出的子弹”——
将它锻造成犁铧深耕大地,
熔铸为警钟长鸣寰宇,
更化为星斗,
指引民族巨轮穿越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