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醉美建始·地名诗词赋】龙坪乡:一乡一赋 一村一诗 [文章]

熊超朋     发布时间: 2025/3/30 18:42:21
阅读:26次      分享到

建始龙坪

县域东北,西南相向[1];东靠巴蜀,北邻巫山。状如鲤鱼[2],飞落龙潭。承巴巫之巍峨,纵横沟壑;望尖峰[3]之岚岫[4],叠障层峦。自古龙坪多云雾,当是山区应高寒。龙洞冷水野三河,猴子洪溪抱龙宽[5]

好景婀娜棋布,风光旖旎而端。驱车驾鸾,游历而酣。古树垭,马褂[6]双木似虎叉;姜家坪,石柱小丘如棋盘。十八格,林立诸峰;长岭岗,遍野松杉。冬日里,看银装素裹,似卧冰毡;春夏间,抚青山绿野,如沐修禅。侧耳听鸟语,举目寻兽獾。锦鸡梳羽声啾啾,玉燕双飞梦呢喃。画眉对吟,杜鹃凄鸣;老鹰高舞,鹞子低旋。香獐林间跃,青麂岩上欢。泡桐[7]千株,花开一诺恒久;银杏百年,浴火重生涅槃。硫铁矿藏十八格,无烟煤出柳林荒。莫因丰藏肆掠,但留绿水青山。天保工程,封山育林;采伐有度,俊美河川。

移风易俗,更张改弦。南乡锣鼓,流行百年。传唱千万户,演绎曲百篇。丧敲《寒露霜》,喜吹《落地钱》。笑对生与死,淡薄名和颜。“闹灵歌”[8]而慰往生,烧“冥袱”以供祖先。除夕压旧岁,元宵“赶毛狗”[9];清明祭老祖,端午大过年。传承旧俗,弃糟粕而精华;发扬新尚,摈陋习以礼谦。店子坪,愚公支书,绝壁凿路书功伟;“王国大”,人民代表,出谋献策谏真言。

中兴经济,以建家园。抓良机致富路,迎风起航;撸袖子加油干,地覆天翻。反季蔬果,辣椒白菜猕猴桃;道地药材,杜朴天麻参黄连。源于农家无公害,取于自然天地间。山货走出去,小康到眼前。团结求发展,挥墨写华篇。

有诗曰

鲤鱼飞跃落龙潭,雾绕云遮护壑峦。

漫说婀娜春夏水,还看华物四时山。

传承旧制除糟粕,感沐新风握劲帆。

因地施宜多策划,黎民高枕自酣然。


有词曰

紫玉箫·建始龙坪

龙跃银鳞,巴巫连嶂,松涛横纵千峦。寒潭冷涧,撒碎珠千斗,岚锁尖山。古木叠翠,尘雾卷、鹿影林欢。香獐跃,呦呦唤侣,麂语潺潺。

泡桐万点飞雪,银杏浴焚时,火影云烟。南乡鼓彻,奏寒霜、生死笑对尘寰。柳林煤隐,阡陌处、宝矿盈川。愚公志,凿破险峰,换了人间。


注释:

[1]西南相向:龙坪位于建始县东北方,故其与县城相向而立。

[2]状如鲤鱼:龙坪乡的版土图图形状如正向长江游去的一条鲤鱼。

[3]尖峰:尖峰山,龙坪境内海拔最高峰,1882米。

[4]岚岫:雾气笼罩的山峰。

[5]龙洞冷水野三河,猴子洪溪抱龙宽:龙坪境内主要河流,冷水河发源于铁场坝和小垭子交界的龙洞子,流经下方河、毛茸河注入野三河;纸洪溪发源于辽箭坪与瓦渣坪交界的猴子洞,流经马玲河注入重庆市的抱龙河。

[6]马褂木:俗名鹅掌秋,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7]泡桐:泡桐花语,永恒的守侯,期待你的爱。

[8]闹灵歌:是对流行在建始县境内的跳丧、转丧、坐丧等土家丧葬歌舞的统称。

[9]赶毛狗:或“赶毛九”,为土家元宵节独特风俗。



一村一诗


龙潭坪社区

 

龙潭坪

龙潭叠雾隐沧桑,鹤引云宵影旧墙。

古树垂纶牵碧落,银光伏瓦耀青梁。

昔时商驿苔痕老,今见碑铭岁月长。

喜看星灯连夜市,松涛弦玉饰晴苍。

 

注释:银光伏瓦代指屋顶光伏发电;松涛代指森林康养小镇,弦玉代指月亮。龙潭坪,古地名,该地为高山盆地,地势平坦,早年,平坝中有呈三角形分布的大小水潭三个(1个大潭,2个小潭)。大潭水面约十余亩,鱼水清,时有白鹤戏;清晨傍晚,潭中白雾缥缈,宛若仙境。潭边生长古树数株,树下建有一豆腐坊,豆腐坊所产豆制品清香诱人,食之难忘。传说潭中龙王也被豆腐坊的香味吸引,当地人多次见到潭水翻滚,龙影闪现,故水潭得名“龙潭”(大龙潭、小龙潭),乡民在龙潭南岸立碑祈龙王福佑,该地因此得名龙潭坪。早在清中叶即为建始东乡重要集镇,有几十家简陋店铺。还有许家湾、赵家湾小地名。

 

姜家坪

姜家坪触碧云端,万福河穿玉带盘。

棋布石林分野陌,歌传山调震层峦。

银纱千亩金苞壮,青冢经年信义磐。

最适新游康养地,欲邀星汉照澄澜。

 

注释:澄澜,借喻洁净、纯美;金苞,指玉米。姜家坪东到巴东白果庄村、北至巴东杨家坪村,格子河、万福河贯穿全境。该村位于著名风景区格子河上游,石柱、小丘林立,错落有致,在空中俯瞰,田间阡陌似棋盘上的经纬线,石柱和小丘则是摆在棋盘上的棋子,地貌独特,风景优美。该村是恩施州非遗“龙坪高腔山歌”的发源地,此地山高谷深,在野外劳作,为缓解疲劳,喜唱山歌,有东山唱起西山合、南坡唱起北坡应的习俗。 山歌曲调高亢、粗狂豪放的独特风格。1994年,县农业局在该地进行地膜玉米应用超微膜试点成功,为全县亩用塑料薄膜节约一半成本获得成功经验。照守坟,因清末民国初年,有个走村串乡的外乡货郎,途径该地,身患重病身亡,当地村民集资将其埋葬,并立碑为记,以便其后人寻找。后货郎后人找到此地,扫墓祭拜之后,拜托村民照守坟墓,村民欣然应允,年年代为扫墓祭拜,故得地名。小地名还有三岔沟、上磨厂沟、下磨场沟等。

 

龙潭村

龙潭古地韵悠长,曾隐孟章施瑞祥。

双楸摩天窥法道,茅湖鉴月辨参商。

跨岩石落惊山鸟,龙嘴泉清溉谷粮。

光伏映棚蔬果硕,诸峰展翠绘康庄。

 

注释:孟章,指青龙。龙潭,古地名,该地曾有一水潭,相传潭中有一条青龙,青龙嫌潭小,借六月巨风,掀起巨大水柱,奔向东海,仅余一潭碧水和水潭地名。有2棵立牌二级保护古树鹅掌楸,位于古树垭,树龄均380年,高1819米。小茅湖因乾隆二十五年,刘姓先祖一支迁居于此,见此地有一小湖,周边茅草丛生,遂得名。李家湾的赵家老屋后有两山峰酷似龙头相对,峰下有一水井,故又名双龙嘴。一地因罗氏先民避难迁徙定居,烧荒垦田,并挖了一口蓄水池,得名罗池,又因该地一占地近2千平方的陡峭山崖经常掉落大石块,周边村民建房都在此拉石头,故又名跨岩。有一地煤炭沟,因地形两山夹一沟,盛产优质块煤,很早就有乡民挖煤,故名。小地名还有陈家湾、傅垭、王家垴、王家湾、薛家垭、易家湾。龙坪乡民族实验小学位于该村。村里有光伏产业、反季节蔬菜种植。

 

 

长岭岗社区

 

楂树坪

长岭松涛接碧空,楂树坪上觅仙踪。

百家民宿迎霞暖,七色林廊映日彤。

杉下花田飞彩练,烟畦春意惹青浓。

煤乡蝶变康养地,山寨笙歌入梦中。

 

注释:楂树坪村位于中国南方最大日本落叶松基地长岭岗林海之中。主导产业为速生丰产林、烟叶和厚朴,建有厚朴长廊2公里1.2万株,形成独特药用植物景观。发展速生丰产林山地杨450亩。高山烟叶特色产业,错落烟田与云雾相映成趣。楂树坪还是夏季避暑的首选之地,2300亩林下花海项目,种植美国红枫、郁金香等网红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辽箭坪

四面峰峦辽箭坪,昔闻飞镝破云鸣。

掉翎曾证征鞍影,宏域今标射斗名。

道士坟湮青霭寂,响水沟吒玉虹倾。

光伏映日藏幽处,静赏烟霞共月明。

 

注释:辽箭坪四面环山,中间为平地。相传,早年有两个武将在此比武,同站在一高地上,向对面山上射箭,虽两人都臂力惊人,但因距离较远,有部分羽箭掉落坪中,故曾名掉箭坪;后因此地面积较大,超过一箭的射程,故更名为辽箭坪。此地还有小地名道士坪,因该地地势平坦,早年坪中有一座道士先生的坟墓而名。响水沟,有一条溪沟因落差较大,洪水季节水流湍急,流水声响远处可闻,故名。2009年六月参加高考的王绪慧以优异的成绩打破了该村大学生零的历史。该村有村名慢慢加入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崔家坪

叠嶂青山崔家坪,炊烟明末拓荒生。

穿洞水引三山震,芸豆香飘四野萦。

边界曾燃川鄂火,尸场犹泣鬼神惊。

林涛漫卷千峰翠,漆影摇光焕锦程。

 

注释:该地为高山间的平地,早在明末就有崔姓人家到此烧荒垦田,落叶定居,渐成大族,故以姓氏名地。芸豆为该地独有特色农产品。201912月,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此地有一消水洞,位于山麓正中,且洞穿山体,故名穿心洞。早年为争地界,川鄂两省边界村民常发生械斗,死人了则埋尸于一平地处,故名尸场坪。结合崔家坪村自然地理条件,借助致富先锋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大力推广以日本落叶松为主的速生丰产林种植模式,并最终确立以速生丰产林为主导产业。该村还有黄连、当归、生漆特产。

 

二台荒

二台叠嶂矗穹苍,林壑松涛卷碧光。

天坑槽前浮晓露,阳坡垄上染秋霜。

皇菊焙金销八域,贝母凝珠润九荒。

不尽车河东逝水,烹茶煮酒话麻桑。

 

注释:因该地地形为上下两个台地,有人居住前,长满荒草,故名。境内林海与长岭岗林海连成一片,秋季景色优美,适宜野营,铁矿资源丰富且品位较高,有著名的十八格铁矿区。民国初年,当地一邓姓大户开设店铺,收购土特产、销售日用品,得小地名新铺子。沙罐是当地对脑袋的戏虐称呼,枪毙人被戏称为敲沙罐,该地地形为山垭,新中国成立初期,镇压反革命,当地许姓大恶霸在此山垭被枪毙,故得地名沙罐垭。有个山梁形状像伞把,清雍正年间,王姓人从枝江百里洲迁居于此,得名伞把梁子。天坑槽、阳坡、车河均为小地名。晏家坪家庭农场经营金丝皇菊等农产品。

 

黄金埫村

 

玉兰

磨盘拐上俯层峦,巴石蜿蜒绕玉兰。

三丈铁柯迎朗月,百年榨房立山湾。

雷家槽畔松涛劲,黎氏湾前药垄宽。

四季烟霞风水地,一村花雨写斑斓。

 

注释:玉兰坪,位于龙坪乡东部,东接巴东县绿葱坡镇冯家湾,北至该镇祁家坪。因地形为山间平坝,坪中一棵玉兰树,最早名玉兰坪;后因坪中有两个水塘,相传是一对龙眼,塘中有鱼,故更名为鱼兰坪;后因气候及地质变化,水塘干涸,但玉兰树增加,玉兰花盛开,恢复玉兰坪地名。位于易家垭的1棵铁橡树,树龄310年,高24米,围3米,为县二级立牌保护古树。有一地形山沟,早前曾开有榨油作坊,得名“油榨沟”。有一地山大坡陡,209国道(原名巴石公路,1936年竣工)过境,全是盘山公路,公路在山坡上拐来拐去,远看其形,似磨面的石磨磨盘,得名“磨盘拐”。小地名还有戴家湾、龚家槽、雷家槽、黎家湾、王家垴、肖家湾等。

 

黄金

黄金埫开兴盛章,界山碑映戴家梁。

天坑垭底幽情远,淹水坪中绿意扬。

教士昔年空话谶,平菇今岁已出洋。

桃源极目皆为画,缱绻神游乐未央。

 

注释:黄金埫,东、南均与巴东接壤,因地形为山间埫地,当地传说,范家老宅打地基时,曾挖到过黄金;另说,清光绪年间,外籍传教士进入建始,一传教士到此勘察,说地下有一金盆,得名黄金埫”,传教士走后,当地人遍挖不得,但当年庄稼长势好,喜获丰收。有一山槽,槽侧一山状似凤凰,得地名凤凰槽。一居民点位于南界山下,该山是建始、巴东的界山,山上立有两县分界的界碑。另有一地,地形山垭,垭上有一深约50米的大天坑,得名“天坑垭”。另有小地名淹水坪、陈家槽、崔家大坪、大路垭、戴家坡、林家垭、刘家河沟、罗家包、毛家湾、三岔槽、松树垭、赵家槽、赵家河等。该村发展平菇种植产业,建设平菇周转筐加工厂,形成闭环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同时,基础设施如道路修建、易迁安置小区、供水管网等得到改善。

 

魏家垭村

 

魏家垭

魏家垭口锁苍茫,风抚辛夷一径香。

鹰嘴欲啄星夜璨,剪岩空断暮霞光。

石跳河印苔痕老,天堰云蒸烟草黄。

五岳残碑埋旧事,吴湾煤矿饰新装。

 

注释:魏家垭,因地形为山垭,清改土归流,魏姓先人迁徙定居,得名。有1棵古树辛夷树,树龄120年,高19米,为县保护三级。特产为烟叶、药材。209国道穿境而过。有一处两岩并列,其岩尖相对倾斜,像一把剪子张开,故得地名“剪子口”。该地有一条河,因没有建桥,村民踩着河中露出水面的石头过河,这些石头被称为“跳石”,河名石跳河,地名亦借用。有一居民点位于山麓,此山高大,主峰海拔1716米,占地面积1.2平方千米,峰顶有一天然积水堰塘,得名天堰山,并以山名为地名。小地名王家坪有一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400余头。有一地因曾建有供奉五岳大帝的庙宇“五岳庙”,庙名演变为地名。鹰嘴岩为当地一山峰,顶端岩石向前突出,尖曲如喙,酷似鹰嘴,得名,并以此为地名。吴家湾煤矿资源丰富,有年产15万吨的吴家湾煤矿。

 

新场垭

大窝坑底蕴乌光,新场垭口枕莽荒。

甜菜糖坊遗旧迹,康家河岸纳新凉。

香炉石畔流光溯,白鹤嘴前岚雾茫。

最是顺阳晴色好,山川与我共霞觞。

 

注释:新场垭,西接巫山抱龙镇邓家土家族乡,北临巴东绿葱坡西坡。因地形为山垭,清乾隆末年,有乡民定居并在垭口开了个杂货铺,得名新场垭;1958年,龙坪乡大种甜菜,县里在此办了一个半机械化的甜菜糖厂,故曾称新厂垭。有一地,底部低洼平坦,海拔1500米,四周环山,三面海拔1800米,清顺治年间,张氏先民迁居,见窝坑面积大, 遂取地名大窝坑,该地无烟煤蕴藏量大。有一地地势高而平坦,呈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照射时间长,从清晨直至傍晚,故名顺阳坪。有一条河,原先无名,因湖广填四川时,康姓先祖自湖南迁居于此,遂得河名康家河,地名借用而来,有年产煤12万吨的新场垭煤矿建于此,并有香炉石、白鹤嘴等风景点

 

柳林村

 

青林沟

青林沟壑锁云幽,转槽蜿蜒隐田畴。

灯盏窝前霜染树,黄连棚外月垂丘。

甜菜糖化荒池冷,石格烟迷野径游。

新业兴村开富路,云商振策启新谋。

 

注释:荒池,借指小地名烂池子。青林沟,南邻高坪把住荒,有年产9万吨的柳林煤矿。因境内一狭长山沟,沟两边树木茂密,四季常青,远近闻名,故得名。有一地地形酷似早年照明用具“灯盏”,四周高,中间低洼平坦,得名灯盏窝。一地盛产黄连,黄连喜阴,药农搭棚为黄连遮阴,棚连棚形成当地独特风景,得名黄连棚。有一块沼泽地,地势低洼,四水归一,常年渍水不干,泥烂如浆,被称为烂池子,而成地名。十八格,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长期溶蚀影响,被切割成十八个方格。格内乱石交错,怪石嶙峋,石峰、石柱、石壁交错分布;岔道如网,裂痕纵横,人入格极易迷路。20世纪50年代,龙坪乡广种甜菜,俗称糖罗卜,一地开办糖厂制糖,得地名糖厂。一地地势平坦,平坝边山崖下有一偏岩洞穴,曾有人住,被称为岩屋坪;后因在该地办瓦厂烧制布瓦,又名瓦屋坪。有一地四面环山,中间小盆地,降雨时四周的水流都汇聚于此,远看形似一圆形水池,故名圆水池。一地地形山槽,山槽环绕山包,蜿蜒曲折,被称为转转槽。另有刘家垭、丁字垭、黄柏槽、卢家埫、万家垭等小地名。

 

柳林荒

火杨漫野瞰苍茫,天阙将接柳林荒。

双栎擎空遮碧幕,三石叠嶂问参商。

雪潜旧舍苦寒迹,雾隐新庐避暑庄。

莫羡终南匿居士,云巅别院是仙乡。

 

注释:柳林荒,古地名,平均海拔约1700米,属高寒山区,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高。西连茅田木桥村,北至茅田封竹埫。清乾隆时期,王氏先祖自枝江迁徙至此,见漫山遍野火杨柳,看不到边际,没有人烟,遂取名柳林荒。有红星山林海旅游公司(狗头国生态农庄),海拔1700米,建有露营区、森林木屋、采摘观光园,主打高山避暑和农旅融合。有建始龙坪柳岭荒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业务涵盖建筑工程、农业观光旅游、光伏发电、餐饮住宿等,注册资金2329万元。有2棵县级立牌保护古树猪栎树,均在小地名三块石,1棵二级保护,树龄310年,高16米,1棵三级保护,树龄160年,高15米。三块石因有三块大石头叠在一起,每块大约几顿重,人力不能撼动,故名。小地名还有沙坪、白窝埫、李家埫、马家湾、庙垭、双土地、新龙寺、幺河。

 

金盆

埫地藏灵隐岁华,金盆四季泛清嘉。

毛家铺里听陈事,风洞湾前牧晚鸦。

坝枕青山峰翠嶂,村环碧水药分洼。

乡民指点烟岚处,半是桃源半是涯。

 

注释:金盆,地形为山间埫地,埫地正东山崖之下有一形似面盆的天然石盆,四季清泉不涸,相传,每到夜晚,石盆便会金光四射,而名;又传,该埫地下埋有一金盆,光绪年间,一名外籍传教士到该地勘察,趁乡民不备,将金盆盗走,只留下金盆埫这个地名。葫芦埫,因有一山间埫地,其中有一天然小水塘,形状似葫芦而名。一地为山湾,山边一岩洞,常年有风吹出,得名风洞子湾。有一条小河上,架有一座石拱桥,得名桥河沟。有一居民点位于山岭下,山岭植被以常绿乔木青岗树为主,得名青岗岭。有一居民点,因遍生野蒜,当地人称为天蒜,得名天蒜埫,后讹传为天星埫。相传,清道光年间,毛姓人家在一地开过铺子,售卖日用杂货,得名毛家铺子。另有小地名居民点如对合屋、段家湾、刘家埫、王家坪、小坝槽、杨树槽等。该村大力发展中药产业,脱贫路上,药香金盆淌,金盆淌正流金淌银!

 

下棋棚村

 

彭家

施南旧裔越千山,彭家埫边连碧湾。

五抱虬柯湮故垒,双坪阡陌起新烟。

韩家岭外鹰岩峙,大窝坑前竹影斑。

吊脚楼遗巴楚韵,清歌一曲动层峦。

 

注释:虬柯,盘屈交结的枝条。双坪,指前后坪。彭家埫,地形山间埫地,明末清初,彭姓人家自施南府迁徙此地,为该地最早居民,故名。有一居民点,为一狭长的山顶平坝,原有一棵很大的古树,据传五人合抱,称为五抱树;此地南平坝小,北平坝大,该居民点位于北平坝,故名后坪,而位于南平坝的称为前坪。鹰子岩因有一座岩形似老鹰,故名。周家河,系清雍正末年,改土归流,周姓先祖自江西吉安府迁徙至建始的后裔在此河边定居,而得名。荆竹园因曾有一大片荆竹林而名。居民点还有大窝坑、方家台子、韩家岭、张家埫等。经济作物特产为茶叶、生漆、当归。

 

下棋棚

此谭源起溯松滋,下棋棚由改土时。

马尾擎天三百载,鸡公望月泰初姿。

漂河洗葛荒年泪,榨坊飘香盛世脂。

莫叹石人孤影立,光伏新架照清池。

 

注释:泰初,借指太古时代。下棋棚,古地名,清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松滋谭姓人家迁徙此地,见地势平坦,坪中有河流,山好水便,且周边山上有多个炼铁厂、辗麻厂遗址,表明此地资源丰富,砍树枝,割茅草,搭茅棚居住。为度过漫漫长夜,守夜人在地上画棋盘,以石子为棋子,下“成三棋”。后住进瓦房,后代为牢记先辈创业艰辛,遂命名此地为下棋棚。有1颗县级立牌二级保护古树马尾松,树龄320年,高31米。鸡公梁子因该地山梁上有一巨石,远看形似报晓雄鸡,土家人称雄鸡为鸡公,而得名。有一地形为山湾,湾中原有一座泰山庙,被称为庙湾。有一居民点位于河边,自有人烟来,每逢饥荒年,乡民挖葛、挖掘度荒,总在河中漂洗,得名漂河。石人坪因地势平坦,中部有一矗立的石峰,远看形似巨人伫立,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松滋谭姓先祖迁徙至此。榨坊沟位于山间谷地,曾开办过榨油作坊而得名。汇智能源公司在该村实施多个屋顶光伏项目,规模从17.78kW60.325kW不等,采用全额上网模式。

 

店子坪村

 

新佛寺

曾修庙宇新佛寺,今日楼台空祭灵。

长岭绵延听翠色,青羊饮涧踏泥坪。

黄连玉米烘茶叶,鹞子香獐飞老鹰。

创业返乡财富路,青山绿水总关情。

 

注释:解放前,新佛寺村曾修建一方庙宇,香火盛极一时,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朝拜,热闹非凡。解放后,推陈出新,破除四旧,庙宇毁掉了,庙里的和尚也一同赶走。楼宇不在,地名已成。有传说一只巨大的青色山羊来到一个坪坝吃草饮水,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称作青羊坪,成为一个小地名;另有小地名,因其一山绵延数里而得长岭之名,此地正在高岗之上,故称长岭岗。种植黄连、百合、当归是一些村名的收入之一,早些年该村野天麻也较丰富,近些年采伐过度,很少见了。包谷、洋芋为主食,高山茶叶可自给自足。常有香獐子、麂子、锦鸡出没山林,鹞子、老鹰也可常见。如今村子里大变革,大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不少务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养猪、种烟创业,靠着青山绿水的恩馈创造自己的幸福。

 

店子坪

店子坪村新气象,愚公书记握风帆。

尤怜旧日出行路,莫忘当年饮水难。

阔斧大刀修壮丽,精雕细刻秀河川。

引吭豪迈康庄道,但使芳名后世传。

 

注释:以店子坪村的新气象为主线,在店子坪村掌舵人愚公书记王光国带领下大刀阔斧搞建设,打造红色旅游基地,传承当代愚公精神,此等功绩,定能为后世传扬。

 

申酉坪村

 

桃园垭

桃园垭秀映长天,村落流芳入画笺。

鞍岭叠翠添锦色,木湾坚坝守桑田。

铁杉擎宇云霞绕,古树垂荫日月悬。

阆苑山川读不尽,繁花醉赏梦魂牵。

 

注释:桃园垭地形为山垭,清雍正年间,谭姓先民从宜昌府松滋县迁徙建始,分支族人落籍此地,遍植桃树,春天桃花盛开,故名。此地一山形似马鞍,得名马鞍山。木堤湾地形为山湾,有一条小溪,雨季山洪暴发,溪水上涨,为防范山洪,避免田土流失,村民曾用木桩修建一座防洪堤,故名。熊家坪境内有1棵县政府保护的古树铁坚油杉,树龄470年,高17米,保护等级二级。

 

杨桥河

杨公遗木越河长,横亘一桥映碧苍。

风过后垭翻秋色,月临白果照春光。

黑槽雾隐千阶古,龙涧波涵十里霜。

三架山头风谱乐,磨刀溪水奏诗章。

 

注释:此地有一条小河,平时水量不大,雨季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两岸乡民无法通行,当地杨姓人家在族长带领下集资出力,修建一座木桥,古地名杨桥河。后垭即小地名后垭子,清康熙年间,田姓先民从四川巴邑之后里龙桥迁徙建始龙坪,分支组人定居于此,北面有一山垭,故名黑槽、三架山、磨刀溪、庙垭为此地小地名。白果即白果树坪,此处三面环山,中间一条小溪,清光绪年间,李姓族人因避水灾,自湖北监利迁徙到此,见坪坝中有一棵古老白果树,故名;此白果树为县级立牌一级保护古树,树龄1000年,树31米,胸围9.58米。黑槽、三架山、磨刀溪均为小地名。另有一棵古树香果树,为县级三级保护古树,树龄270年,树高26米,胸围3.720181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杨桥河村2017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称号。

 

申酉坪

峡谷盆地申酉坪,村庄靓丽获嘉名。

马家河冽游鱼跃,蛮子垭岖飞鸟惊。

夹缝深幽撕风烈,筐岩白瀑入泉清。

杨桃茶叶勤为富,锣鼓齐声奏文明。

 

注释:申酉坪村是一个狭长的峡谷盆地,四周大山高耸,且山高坡陡,因当地有个狭长的申酉坪盆地而得名。属低山地区,平均海拔不足900米,马家沟河穿村而过。申酉坪地名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由深斗坪之名而改成,二说因清朝末年,申酉年的洪灾而取名,三说由深幽坪之名演变而成。资料介绍:清嘉庆元年(1796年),该地仅开一处粮铺,至道光元年(1821年)仅粮铺就发展到十几处,且驿站、饭店、商铺、打铁的、钉马掌的……一应俱全。东边与巴东县大支坪隔河相望,中间这条河叫冷水河,但河与盆地之间隔了一座薄薄的海拔1300米的大山,该山顶有两个大垭,称为蛮子垭。盆地西边山脚是个筐岩壳,可容纳千人遮风避雨乘凉,此处山泉的水质好,是周边居民的主要水源点。该村大力发展猕猴桃、茶叶种植。村里成立了女子锣鼓队,活跃在村户的红白喜事间。2019年创建为省级生态村。2018年评选为州级美丽村庄。

 

岔口子村

 

岔口子

南迁廖姓岔口子,古道双衢踞要冲。

雾卷椒田千点翠,云蒸茶岭百叠葱。

猕藤挂壁秋霞染,篾器盈堂夜火融。

何处山歌穿竹浪?层楼向日沐新风。

 

注释:该地位于两条大道的交叉处,又临近石门河景区的山岔口。南明永历年间,廖姓先祖因战乱从江西南昌迁入鄂西,其中一支落籍该地,见其地形命名为“岔口子”。主产栗子、青椒、茄子、猕猴桃等,周边有石门堂、横冲、何家槽等自然景观。近年发展特色农业与旅游业,如廖兆龙的“新家坡农场”养殖土鸡、何家院子农家乐,并引入光伏项目。“新家坡农场”是村民廖兆龙建设的一座家庭农场,承载了他和很多残疾人朋友走向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成为湖北省残联第七批就业创业品牌基地,恩施州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

 

大树湾

尽染层林大树湾,峰回碧玉弄烟岚。

页岩气储千寻地,二宝花香百里山。

锣鼓敲开贫困锁,喇叭鸣震幸福关。

齐心携手合群力,砥砺直前正道宽。

 

注释:二宝花即金银花,喇叭是唢呐的别称。2018年大树湾村页岩气勘探项目开钻。企业家周艳芳回乡带动广大村民种植金银花,如今已成为该村主导产业。该村阴井湾锣鼓队比较出名,经常参加村内外各种文艺活动。

 

山羊头村

 

山羊头

山羊头坝嵌云崖,槽谷梁坡住人家。

千岭药畦凝翠色,百旋烟垄见青纱。

核桃盈枝霜风傲,魔芋破土财源佳。

党领新风荣僻壤,乡村焕彩冒新芽。

 

注释:该村地处偏远高寒山区,地面积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素有“一匹梁子两面坡,三沟两槽一个窝”之说。该村属烤烟专业村,种植烤烟1000多亩。天麻、独活、大黄等药材种植已成为山羊头村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运用“合作社+致富能人+农户”的模式,着力打造林下天麻新产业,为农户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径。村里的抛荒地全部利用起来发展鄂魔芋1号,魔芋种植面积达150亩。山核桃是该村的一大品牌,建立山核桃干果加工车间,由华中农业大学作技术指导,引导农民集中连片种植,实现科学管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2011年被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21年成功申报为“省级生态村”。

 

后湾

后湾叠翠抱徐坪,康乾移居史迹明。

煤海涌金穿险隘,龙岔贯野震天鸣。

夹峰耸峙云崖立,石壁侯门岁月经。

六木擎天标古韵,何疑僻壤启新荣。

 

注释:该地地形为山弯,位于徐家坪之后;清康熙年间,田姓后羿迁居于此,根据方位、地形取名后湾。境内有预计年产量30万吨的茂源煤矿。龙岔公路过境。有6棵县政府立牌保护的名木古树,1棵二级,5棵三级。有小地名夹子山,因两座山峰相连形似夹子而名,有1棵板栗古树,树龄310年,高5米,保护等级二级。石关门,因清乾隆年间,侯姓先民自湖北江陵西迁至青里坝,分支族人定居于此,见有一道石岩形似一扇关着的门,故名。小地名湾里头的荒口垭、大埫坡有4棵猪栎树,树龄150年,最高14米;1棵板栗树,树龄140年,高10米,保护等级均为三级。

 

小垭村

 

小垭

铁栎山矾擎九天,小垭子后冷水喧。

猴攀钟嘴戏崖顶,獐隐锅岩窥玉渊。

葛井淘沙饥岁渡,汉王遗庙野云悬。

细腰岩坎珠泉咽,千载蹄痕没草烟。

 

注释:小垭子是古地名,为交通要道,地形为一山垭,很早就有人烟、杂货铺。境内有3棵县级立牌古树。1棵铁橡栎,树龄310年,高16米,保护二级,位于肖家垭;2棵山矾,树龄分别230年、210年,高10米,保护三级,位于青树坡。小地名细腰水,因山腰岩坎上有一泉眼,细水长流。小地名干沟河,因清康熙年间,田姓先祖迁徙此地,见此地有一条小河沟,平时干涸断流,雨季方有流水,即名。小地名葛井湾,因地形为山湾,湾中有一口水井,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周边山上遍生野葛,乾隆年间,王姓先民到此定居,饥荒年,上山挖葛,在井旁淘洗漂洗,制作葛粉,遂名。小地名汉王庙,因该地曾建庙,据道光年间《施南府志》记载“汉王庙,在县东一百六十年。”当时,四里八乡的村民都到此祭拜汉王,后虽庙宇不在,但庙名沿袭成为地名。小地名冷水河,因该地一条河流为建始县与巴东县的界河,河水四级冰凉沁骨,得名,流经此地河流宽约20米,全长8千米,建有四级水力发电站,河中有淡水鱼。两岸奇山怪石,有龙洞子、穆桂英洞、钟嘴山、顶锅岩等景观,山林中有猴、獐、鹿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小地名钟嘴山,相传很早前,有一神物落于此地山岩顶部,当时地动山摇,飞尘弥漫,原是一块巨石,形似庙宇里铜钟,遂名。

 

铁厂坝

岁月遗踪铁厂坝,昔时炉火耀星端。

侯湾古树擎天立,戴岭虬枝抱日宽。

布换荒坪留轶事,碑铭公社诉流湍。

喧天锣鼓康庄道,沃野煤田共翠峦。

 

注释:铁厂坝为古地名,因赤铁矿资源丰富,明末该地就办过炼铁厂,20世纪50-80年代初为人民公社时期,为大队驻地,沿用村名。有3棵县级二级保护的古树,2棵猪栎树,一棵树龄450年,高14米,位于小地名铁厂坝,一棵树龄420年,高21米,位于侯家湾;1棵铁橡树,树龄370年,高15米,位于戴家坪。小地名布隆坪,系清嘉庆三年,吴姓先祖自浙江湖州迁至建始三里凉水井,子孙后裔迁至此,用六匹土布换购此坪,得名“布六”,后因登记地名问到一塌鼻子夹舌子乡民,说成“布隆坪”,而沿用至今。该村成立了文艺表演队,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登台演出,她们常年活跃在各村各社,把丰盛的文化大餐送到了村民家门口。

 

花椒园村

 

野果寨

林深曾叹路行难,野果寨门遮翠峦。

龙骨亿年藏涧底,犀牛一迹印苔盘。

银带飞架连星瀚,电网横空照夜阑。

凿破天关非妄语,此间灯火正勃然。

 

注释:清嘉庆年间,该地曾有军队安营扎寨,加之周围山上野果很多,故名野果寨。有龙洞、犀牛洞,传说有犀牛和龙骨,古树资源如铁杉和白果树。在离龙洞不远的山上,曾经有座庙,后来被张骞所毁。野果寨自力更生挖掘悬崖路,对当地人来说是康庄大道,对外人而言是景观公路。打造新的“网红”公路,对促进当地旅游发展不无裨益。

 

花椒园

庙垭山高楸木雄,花椒园外水淙淙。

岩水井溢滋膏土,青树坪曾舞箭弓。

菌棒银棚连陌野,陆拔紫穗映山红。

新型农业同缔造,美丽乡村欣向荣。

 

注释:陆拔为花椒的别名。该地早前有不少花椒树,品质好,周边村民纷纷到此采摘,故名花椒园;曾经是原花园公社(乡)政府所在地;境内庙垭山下的岩水井周边闻名,供给该地和肖家槽村民用水。有青树坪曾是青年跑马射箭习武之地,因坪坝西北角栽植青树高大茂密而名。有一地势平坦,通往龙坪集镇、古树垭、铁厂坝三条大道在此交叉,而名三叉坪。此地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近年来,花椒园村以共同缔造理念建设“美丽乡村”,有了“面子”,美了“里子”,将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清洁家园”行动融入“美丽庭院”建设全过程,推动村容村貌进一步美化。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建设,通过引进重大项目、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蹚出了一条平菇种植发展之路。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