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甲辰东岳山采风集 [其它]

拙闲散人     发布时间: 2025/1/13 12:38:44
阅读:63次      分享到


陈宇龙简历


陈宇龙,号拙闲散人。幼承阙里儒风之润,心向诗词文墨之道。昔年执教,传经授业,然时运无常,投身商海沉浮。

虽历尘世纷扰,未改向文之心。性喜于山水雅士之间,以师其道,得启心智。幸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及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之员,拙作偶显于诗刊杂志,实乃诸友抬爱。

吾深知才疏学浅,然志在以文抒情,以诗言志。每有所感,必倾心而书,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断研习,冀有所进,不负此生对诗词之热爱。

东岳山禅寺撰联采风

(一)拟大雄宝殿十二字联
上联:宝殿庄严,佛光普照三千世界  
下联:禅心寂静,梵韵长流八万法门  
          
(二)拟弥勒殿十一字联
上联:大肚能容,笑看世间烦恼事
下联:慈心永在,乐迎天下有缘人
           
(三)试拟东岳庙十四字联
上联:掌籍幽冥,察善恶生死,定阴阳贵贱;
下联:巡仪东岳,通天地古今,安社稷乾坤。
            
(四)试拟文昌殿九字对联:
上联:魁星点斗才章惊四海。
下联:文曲领航慧德泽苍生。
            
(五)试拟月老殿八字对联:
上联:禅心悟透情缘自在。
下联:佛理参明月老圆融。
            
(六)试拟客堂七字对联
上联:客贵心清闻妙法。
下联:堂高禅定悟真如。

五绝·甲辰访东岳山禅寺偶得

古寺樟千岁,蟠亭意自悠。
禅风薰翠叶,梵响颤枝头。  

五绝.甲辰三月廿八谒东岳山禅寺

东岳在仙隅,天光景万殊。
源融儒道释,慧启得归途。

东岳山禅寺

       衢城东南,大洲之境,峰峦绵亘,形似伏龙。寺立其上,名曰东岳山禅寺。其殿宇重重,有东岳殿、三清殿、文昌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十殿阎君殿,又有钟楼、鼓楼、念佛堂、居士楼、斋堂诸辅之筑,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寺中所奉,佛道儒三教圣贤之法相皆具。追昔会昌四年,武帝崇道,乡绅兴资,于伏龙山建玄武庙,塑玄武大帝之像以奉,此乃东岳山道教圣像之始也。
       至南宋靖康二年,宋廷南迁,衢州以四省交汇之利,经济人文臻于鼎盛。四方商会驻于大洲,徽宗亦崇道,遂易伏龙山之玄武大帝,改奉东岳大帝圣像。当地留氏宗族出资扩庙,更名山为东岳,庙曰东岳庙,传承至今。
       建炎二年,孔氏南迁,大洲繁荣,人文昌盛。建炎三年,东岳庙道长发心,增建儒学私众塾,塑孔子像以奉,纳乡民子女而教之。
       清康熙二十年,于主殿东侧辟地建娘娘殿,塑观音娘娘像。自此,佛道儒三教圣贤之像共存于东岳庙,各有殿堂以奉。
        观夫东岳之山,香火袅袅,漫弥于林表;禅房寂寂,深藏于翠筱。晨钟暮鼓,醒世之清音;经声佛号,度人之妙韵。道气氤氲,德泽苍生;儒风浩荡,化育黎庶。三教和融,共佑斯方。山川因之增色,风俗由是淳厚。
        岁月更迭,庙宇几经兴废;人事代谢,信仰依旧弗绝。时下信众虔诚,祈福求安;僧侣精进,修禅悟道。此乃东岳山之灵秀,禅寺之神圣也。
       登斯山也,循级而陟。古樟蟠亭,荫蔽其表。榭廊迂曲,通幽径而达妙境;茶院清嘉,闻香茗而忘嚣尘。是日也,高僧雅土咸集,共筹文化兴寺之宏猷。遂乎感慨万端,思绪骋怀。
        嗟乎!东岳山禅寺,乃一方精神之寄托,灵魂之栖息。愿其灵光永照,福泽绵长,护佑众生,德被千秋。岁月悠悠,其辉不减;风雨漫漫,其道永昌。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