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从哲学维度品读周文彰新书《会长可以这样做》 [论文]

雅韵新探     发布时间: 2025/3/19 10:57:52
阅读:221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会长可以这样做》是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曾任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的最新力作,是他《会长的使命》的姊妹篇。本书继承了前作的精髓,同时在内容和深度上都有了更大的拓展,更为精彩、更具指导性。品读后,体会到该书不仅是一本关于社会组织领导的实录,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哲学思想的著作。
关键字
哲学维度、品读、周文彰、新书


     《会长可以这样做》是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曾任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的最新力作。

     《会长可以这样做》是他2022年7月出版发行的《会长的使命》(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出版)后的姊妹篇。
        《会长可以这样做》出版发行的背景是:周文彰的《会长的使命》出版发行后广受好评,荣登第九届当当网影响力作家社科类排行榜,作者被评为“人文社科作家”榜单的20个作家之一。基于《会长的使命》出版后的影响力和实践指导性,于是学术界、出版单位和社会组织希望他再出版续集,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
      《会长可以这样做》记录了社会组织领导(会长)工作的实践和深入思考。本书继承了前作的精髓,同时在内容和深度上都有了更大的拓展,更为精彩、更具指导性,向读者进一步展示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以及如何有效地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
      作者周文彰是哲学博士、教授,当过省委宣传部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作者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会长可以这样做》不仅是一本关于社会组织领导的实录,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哲学思想的著作。
     我们从哲学维度品读这本书,有以下收获:

         一、责任与使命的哲学思考

        周文彰在书中强调,会长不仅是职务,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他把诗词当事业,认为这是会长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属点。比如:书中的《把诗词当事业》《诗颂新时代:用诗词构造中国精神的中国价值》《诗词学会要发挥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抓好新形势下的诗词教工作》《发挥诗词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作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强调,发展诗词事业,关键在人。要大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培养诗词人才,逐步改善诗词人才队伍年龄构成偏高、诗词组织领导成员年龄偏大的状况。他积极推动中华诗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他指出,中华诗词要走向世界,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新性传播。他强调,诗词的传播形式应多样化,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并通过诗词这一载体讲好中国故事。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仅是对个人职位的认识,更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责任伦理”的思想,即强调个体在特定角色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二、激情与动力的哲学观点

     周文彰认为,激情不仅是个人成长和学术研究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关键因素,激情是推动工作的重要动力。他常说,人有了激情,就有了动力;没有激情,就失去了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这种观点与尼采的“意志力”理论有相似之处,强调内在动力的重要性。激情不仅是个人的精神状态,更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如:书中的《高扬诗书融合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把推动精品创作视为天职》《让学习伴随诗途始终》等。他强调,要把精品作为创作的生命,当代中华诗词的中心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在创作精品力作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他强调,让学习伴随诗途始终,诗词创作离不开学习;诗词创作之路多长,学习就要坚持多长;学习要与诗词创作共始终。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让这两句话成为我们共同的座右铭!这都是激情与动力的体现。

       三、方向与政治的哲学视角

      周文彰在书中多次提到把握学会建设的政治方向是会长的第一使命和责任。比如:在《传承发展中华诗词要强壮“五种生命”》中,要求各级诗词组织,要把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的号召践行在诗词工作中。他提出“两讲两树”的政治要求,即“讲政治,讲团结,树正气,树形象”。他强调,必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加强党支部建设,确保学会工作的政治方向正确。这种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政治与文化关系的论述,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通过把握政治方向,可以确保文化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四 、传承与创新的哲学理念

      周文彰的书中体现出传承与创新哲学理念。一是守正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周文彰认为,守正创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守正,即坚持真理、恪守正道;创新,则是勇于探索、打破常规。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守正的动力,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创新。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周文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深厚土壤。他认为,理论创新必须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诗词创作与评价中的守正创新。周文彰主张在诗词创作和评价中,要“求正容变”,即在恪守诗词格律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允许并鼓励创新。他认为,诗词要反映时代生活,必须使用具有时代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增强诗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五、 服务与奉献的哲学精神

      周文彰在书中多次提到,会长要为广大会员和诗友服务,推动诗词事业的发展。这种服务精神体现了“奉献哲学”的思想,即强调个体应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而奉献。他认为,通过服务他人,便能实现自我价值。比如:在《发挥诗词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作用》中
提出,诗词组织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诗词工作;提出《努力打造现代医学与诗词文学相结合的精神高地》,使医生以诗意情怀对待患者,较好地处理好了医患关系;提出《弘扬江西诗派,推进文旅江西》,使诗词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江西全省诗词事业与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这此都是服务与奉献的哲学精神。

       

    作者:赵汝周(《成都党校学报》编辑部原主任)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