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诗词学会潍城采风作品赏析
林峰(2首)
潍城万印楼有怀
香满芙蓉道,凭风上玉楼。
缥缃浮日月,钟磬接商周。
学富千年印,名高万户侯。
无边金石韵,犹向座中流。
潍城十笏园
四时佳气满园中,曲径回环入翠红。
霞落亭轩歌远近,香浮砚石玉玲珑。
文章已共生涯老,世事难随梦境空。
深柳依然人不再,秋声遥落短墙东。
李葆国(5首)
过十笏园访濰城古县衙礼
李葆国
人寰乞巧未求公,私宅大于衙坻丰。
官亦去来无足怪,民之好惡不由宗。
胡塗难得从题外,苦乐相关非画中。
自此多情風雨竹,殷勤每向世間逢。
十笏园
李葆国
迎屏牙板默无言,人去庭堂空若樊。
斗角廊檐唯十笏,勾心檩柱压千园。
桐花歇处声方断,燕子回时影愈繁。
三进门墙成错落。未防一并挂垂幡
谒公孙宏墓
李葆国
知会先贤抱,天开雨后虹。
功追管仲父,才比鲍良肱。
徙木循鞅直,怀儒立鼎宏。
鹿台深一拜,郁郁汉时风。
崔氏小磨香油廠
李葆国
一滴味回天下揚,芝麻小磨沁油方。
節分產地非歐亞,轉動乾坤四季香。
浮烟山怀鹿台书院
李葆国
浮云时在抱,书浴拂烟琴。
弥水涛声远,鹿台灯影深。
纵横每有度,开合本无音,
片石知天道,莓苔终不侵。
蒿 峰(3首)
万印楼
蒿峰
赍志倾财尽蓄求,一生金石伴高秋。
苦心孤诣留文脉,风雨犹存万印楼。
板桥纪念馆
蒿峰
衙斋飒飒苦秋声,宦迹因缘绘事名。不负生民民不负,兰心竹节赞高清。
山花子·十笏园
蒿峰
七载知潍宦路艰,此心只为众生欢。留得政声人去后,祀三贤。
听尽衙斋风共雨,瘦驴空橐望淮安。竹石梅兰情有寄,钓江干。
孙义福(9首)
雨中赴潍坊(通韵)
孙义福
好雨洗征尘,真帮赶路人。
潍城期众友,共话振诗魂。
望海潮·潍城
孙义福
疏风和雨,赠余凉爽,朦胧已到城前。斯地再来,邀观胜迹,尤期众友同研。喜迓彩虹天。访书香校舍,荷美公园。六进超前,普及创作竞挥鞭。
留连硕果诗田。诵家家画境,处处楹联。童稚有成,姜公未老,挥毫尽是佳言。胜过众神仙。且牵花问柳,戏水游山。诗意潍城,锦程破浪又争先。
麓台学校
孙义福
逐梦刘公创麓台,杏坛几代育英才。
欣听朗朗诗声远,红烛多情迎日来。
谒公孙弘墓(通韵)
孙义福
名相千秋卧麓台,终辞汉武返乡来。
心装黎庶长行善,自有丰碑在众怀。
板桥书画(新韵)
孙义福
书偏六分半,石只伴竹兰。
郑燮知三界,糊涂已入禅。
自怡园
孙义福
几幅红联品位高,半池青荷戏波娇。
数株婀娜羞红脸,见客轻弯细柳腰。
万印楼
孙义福
收藏万印刻江山,涉猎多行记史前。
海内何人称第一,陈公大义至今传。
虞美人·十笏园(新韵)
孙义福
谁知十笏园深浅?漫步量长短。雕楼画榭转回廊,四照亭中四面可闻香。
石榴青涩携花朵,临水观鱼乐。大家碑刻记兴隆,雨过天清七彩染长空。
郑板桥纪念馆
孙义福
虚心劲节破岩挺,铁骨柔肠任尔风。
顽美探花辞富贵,糊塗县令忍贫穷。
开仓宁把头颅断,救庶甘将俸禄空。
八怪尊名真意趣,滔滔潍水总思公。
注:据说曾殿试第三的著名禅师恒彻为板桥“难得糊塗”题跋“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不入富贵门也。”
布凤华(12首)
浮烟山
布凤华
浮烟山上翠浮烟,自在飞流正抚弦。
一阵清凉微雨后,幽禽啭啭草芊芊。
雨后游自怡园
布凤华
小园雨雨更怡神,草色禽鸣格外新。
不意湖波生碧处,荷花出水欲迎人。
崔字牌香油
布凤华
十里香飘崔氏庄,弥河眺望碧流长。
百年只做芝麻事,书就油中第一章。
潍城光电芯片研究院
布凤华
碧宇陡然晴转阴,周遭筑垒冷森森。
小城几个燃犀客,脉动殷殷中国芯。
十笏园
布凤华
亭台楼榭富人家,也绽江南二月花。
秋去春来多少事,扶危济困最堪夸。
郑板桥纪念馆
布凤华
久仰先生格调殊,驱车过访就炎途。
潍州户户炫君竹,可有一枝遗我无?
谒公孙弘墓
布凤华
初到潍城绿正稠,慕名来访布衣侯。
牧豚犹抱青云志,破萼偏逢黄叶秋。
于岁晚时能奋发,从官高处作清流。
直教多少寒门子,络绎携壶酹墓丘。
麓台学校
布凤华
萦回佳气小蓬莱,身置方知是麓台,
花木扶疏艳有致,学堂明亮净无埃。
畅游书海坡仙再,体验声光脑洞开。
联墨诗风香扑面,信然皆是栋梁才。
麓台书院
布凤华
风声久杂读书声,灯点潍州海内明。
古月曾辉燕太子,新萝长念子和兄。
请看柳荫浮烟巷,独占京都两榜名。
若问安邦拓疆客,金銮殿上数簪缨。
注:麓台书院,由明代兵部、刑部尚书刘应节,字子和所建,麓台学府起于战国后期的乡校,南燕国太子慕容超曾在此读书。
十笏园
布凤华
方塘半亩浣西霞,闲草幽篁笼碧纱。
楼阁参差飞雁翼,烟岚缥缈起琵琶。
添香夜读秋声馆,隔石朝看栀子花。
常抱仁怀济民困,许夸鼎食富人家。
郑板桥纪念馆
布凤华
书就糊涂物我忘,惟余百姓在心房。
关情维县遭荒旱,决计囷仓强放粮。
早寄写兰描竹意,已融为政做官场。
抚摩城郭重修记,怪石松青寒带霜。
万印楼主人陈介祺
布凤华
朱槛楼前仰表仪,风骚独领是人师。
编钟深院鸣秦玉,石刻书山耸魏碑。
破贼曾捐忧国币,救灾常舍济民糜。
称奇还数毛公鼎,竟引四夷车马驰。
杨守森(3首)
谒麓台公孙弘墓
杨守森
身后决然隐僻村,或惭应诏入侯门。
清魂一缕还东海,仍做挥鞭牧豕人。
郑板桥
杨守森
曾乃王朝属下僚,乌纱一掷去官袍。
试来潍地问民众 ,何以常思郑板桥。
潍城印象
杨守森
潮拥渤海润潍州,白浪欢歌纳九流。
千款纸鸢飞上下,万枚石印鉴春秋。
浮烟山醉花织锦,十笏园香砚藏楼。
古木新芽生翠绿,更添玉鸟唱枝头。
耿建华(5首)
欲雨
耿建华
暴雨将来树引风,浓云密布暗遮空。
倾天一洗暑炎净,驱热还须赤诵功。
麓台书院
耿建华
浮烟山侧麓台兴,书院今朝再演承。
文脉清泉流不尽,子和开讲有传灯。
注:刘应节(1517年~1591年),字子和,明中期大臣,潍县(今潍城区)刘家庄子村人。万历四年(1576年)回到家乡。回乡后,他出资修建了“麓台书院”,并亲自讲学。
浮烟山(新韵)
耿建华
平野横空有嶂山,长鲸出水起浮烟。
流泉崖涧卧云处,今伴欢声放彩鸢。
潍州麓台学校(新韵)
耿建华
麓台今日有传承,联语条条伴诵声。
亚圣文思能嗣继,党旗光灿映心红。
信息楼里机屏亮,实验台前慧眼明。
科技习研出妙手,六园培育啸天鹰。
郑板桥
耿建华
板桥潍县令,放赈救灾民。
不忍听民苦,从心入垢贫。
辞官行慢世,画竹换柴薪。
难得糊涂语,今仍警嗣人。
郝铁柱(6首)
麓台书院
郝铁柱
泰沂紫气地灵根,一脉麓台文化魂。
千载人杰功就在,清幽胜境梦逐新。
陈介褀万印楼观感
郝铁柱
收藏训诂务求真,量富质精重字文。
万印楼观甘冒雨,欣悉学校育新人。
刘家园诗联文化
郝铁柱
户户楹联神韵光,民风敦厚墨生香。
高楼欣赏诗书画,笑晤抒情志气昂。
麓台学校
郝铁柱
九年一贯校园新,承传麓台文化魂。
书院千秋龙韵地,阳光雨露秉烛心。
赞潍城红烛诗社
郝铁柱
诗花词蕾满城香,骚客惊呀采写忙。
仰仗红烛点薪火,推平敲仄万年芳。
欣赏潍城诗教
郝铁柱
童质无涯启性灵,推平敲仄趣风生。
醉心诗蕾词花果,薪火红烛照眼明。
林建华(7首)
省诗词学会大军进潍坊
林建华
炎蒸酷暑汗横流,难阻诗风入古州。
鸢邑精华勤撷累,杆头百尺再清遒。
潍城白浪河之夜
林建华
满城闪烁镀清幽,光转银壶夜色稠。
一道星河环四畔,万家灯火水中流。
袖珍十笏园(通韵)
林建华
十笏幽幽伍佰春,史文丰厚内涵深。
明清官吏声名见,南北诗书翰墨吟。
半亩瑶塘湖树影 ,一园曲榭苑烟云。
囿渊袖小融今古,典雅承承日月新。
参观郑板桥纪念馆
林建华
难得糊涂警世鸣,院房里外竹篁清。
先生品格昭天下,实见潍州出俊名。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林建华
白浪河东有洞天,翩飞翔舞二千年。
清明岁月今生醉,百子痴迷后代传。
世界弘多殊妙物,潍州尽见独枭鸢。
斑斓精巧皆经典,厚重承承孕大篇。
注:清明,指志《清明上河图》。百子,《百子图》。两图中都有放风筝的场景。
郑板桥纪念馆再品名言
林建华
难得迷糊哲理深,胸中清醒乃初心。
情关百姓烦愁事,意为千年淬炼金。
青竹超然傲天下,白莲妙处碧方今。
豁怀无我非贤圣,潍县芝麻不讳吟。
崔牌小磨香油
林建华
崔牌小磨强,历代盛名扬。
岁月风霜久,古今甘露香。
家承传秘术,居萃满仙堂。
华夏穹枝秀,金牌尚远常。
阎兆万(4首)
山左浮烟
阎兆万
山左追沂泰,浮烟一脉香。
鸿儒浇幼树,寒士沐高阳。
问梦周知答,因循观道张。
麓台新舍里,学子画风光。
十笏园
阎兆万
漫步古城见,方圆有洞天。
书香摇玉树,醉石卧青莲。
过往三千客,沉浮五百年。
谁谦名十笏,巨贾隐乡贤。
潍城郑板桥雕像有思
阎兆万
注目思良久,儒雅像非官。
气质超物外,心事凝眉间。
欲说世不易,似叹糊涂难。
往事随墙走,悟透费三番。
江南中进士,潍州刻美名。
衙斋听雨竹,枝叶恤民情。
祈梦回天力,开仓掷地声。
郑令知何处,朝野望清明。
满庭芳●麓台遗梦
阎兆万
潍水寻源,沂山溯脉,何言往事如烟。麓台遗迹,缓步读先贤。亚圣设坛解惑,齐君主、力挽三番。翰林茂,世家科举,金榜中魁元。 书香山左久,黉门出入,朝仕乡贤;更记得,梦周执教辞官。谁把新楼高筑,百年计,矢志争冠。烛光里,描红织绿,五彩梦斑斓。
郭秀生(12首)
赴潍城采风偶遇急雨所作
郭秀生
惊诧何人捅漏天,兜头泼下水云烟。
茫然飘坠迷津里,已把驱车作棹船。
郑板桥纪念馆
郭秀生
旁门翠竹过墙头,历尽风霜不入流。
难得糊涂非苦奈,东莱三绝怪扬州。
潍城状元胡同
郭秀生
自古潍州本色萌,诗书修得雅儒荣。
一街两发状元榜,从此蓬庐获世名。
访潍城麓台学校
郭秀生
化雨清风雅韵来,冰心红烛照英才。
可知苗圃园丁苦,自有云鹏始麓台。
走进潍城诗词楹联学会
郭秀生
幽怀雅韵起高楼,白浪新歌唱未休。
结社铺张吟远梦,登坛意气咏乡愁。
花开诗眼珠光照,情胜琴心烛影投。
北海潮平千棹竞,浮烟带雨润春秋。
自怡园喜遇
郭秀生
雨霁新荷带露开,怡园幽静绝尘埃。
诗联引得童生趣,晃脑摇头唱起来。
诗教工程潍城行
郭秀生
情系传承意自流,耕桑教化系潍州。
新芽但向肥田育,芳草须从带雨修。
词唱符山观月抱,诗吟潍水赏鱼游。
今朝逐梦春潮立,来日弹冠硕果收。
初游十笏园
郭秀生
闻说苏园已北移,于今一见甚称奇。
亭连楼榭吟清韵,竹绕笙歌起玉姿。
秀木奈何风雪共,真仙也得去留思。
东莱首邑无双户,百亩权当十笏知。
金石学家陈介祺
郭秀生
怀藏未卖酬,思古溯源幽。
物被长河曲,风吹故国谋。
毛公孤鼎恨,陈氏十钟愁。
澹泊昭千印,王孙不可留。
潍坊自怡园楹联连廊
郭秀生
雨洗怡园草色新,诗联抱柱更撩人。
一如仙子临风舞,脉脉情含笑靥频。
崔字牌小磨香油
郭秀生
潍县麻油福字扬,匠心磨得好风光。
百年老自千秋道,一梦人争万里芳。
且借家传兴美质,还将德化致殊香。
根苗植入中华地,萃取名牌振九苍。
潍坊万印楼
郭秀生
耕石传书品味长,文人雅士刻流光。
秦风高广玺连印,汉世方圆墨散香。
雁过留声天地鉴,春归识面水云苍。
神工鬼斧非三日,万事悠悠集寸章。
王志静(2首)
浮烟山文旅公园(外一首)
王志静
红荷池畔摇,石壁水帘飘。
微雨云深处,诗情采撷遥。
郑板桥纪念馆有感
王志静
少小失亲无母爱,舍生为政改贫乡。
志公赈济功华盖,萝卜奚官异众芳。
石怪瘦声文翰帖,竹空耿性画奇堂。
丹青诗韵垂千代,一馆情涵日月光。
张延龙(3首)
谒公孙弘墓
张延龙
一代英才何处来,寒门萧瑟志难摧。
天心不负书中苦,秋月年年照麓台。
游浮烟山(通韵)
张延龙
登罢泰沂不看山,悠悠龙尾有浮烟。
萧萧古木擎天地,汨汨清流续脉源。
千载麓台遗后土,几多圣哲效先贤。
蓬莱未到心已醉,林壑寒泉即素缘。
参观陈介祺万印楼有感
张延龙
好古不求名,求真贯毕生。
前贤浩然气,溢出小楼萦。
李宗健(10首)
潍城蓝海晨跑遇雨
李宗健
小雨催人催的急,丝丝凉爽正当时。
依然浇我满头汗,跑出心中一首诗。
赴潍城研学路上
李宗健
午时火烤赴潍城,汗透衣身赤炙行。
灼灼其华添灼灼,怦怦直跳复怦怦。
蛟龙曲折珠如撒,猛虎迂回链似倾。
仲夏途中难为水,成王成霸自经营。
潍城麓台学校
李宗健
迷蒙雨色洗潍州,此际欣逢暑气收。
背托云天浮宝刹,院围草木隐龙湫。
麓台碑刻前贤在,学校楹联后学留。
卷里玉芝谁拾得,唱酬新作聚清流。
潍城公孙弘墓
李宗健
位列三公起布衣,早年台上踏晨晖。
开轩蕴藉云来近,闭户清修客到稀。
千里功名心转切,一痕风雨意初归。
有时倚杖看星斗,生死疲劳与愿违。
潍城浮烟山
李宗健
东延岱岳止浮烟,绍继名人出圣贤。
松下观云归径上,花间听雨倚亭前。
根移北海三千里,结子西城九百篇。
更有虬枝清似鹤,便将傲骨佐神仙。
过十笏园
李宗健
植得芝兰径满馨,园林十笏石依亭。
一门科举分清浊,几句诗文见纬经。
尚许尘声留客顾,或因家道把杯听。
年轮有脉传星火,北海如斯点点青。
过陈介祺万印楼
李宗健
隐翁归治一隅深,风雨犹听梁父吟。
着意芸芸嗟往事,闲情淡淡置诗心。
今兹未肯酬多学,昔日谁能念寸阴。
万印楼中金石录,清辉字字照书林。
十笏园印象
李宗健
修竹摇时半掩扉,立身石畔刻精微。
流光楼上人应在,汲水桥边事未归。
浮玉丹心随岫远,沉山荡意入风稀。
明清不似开元日,我坐亭中旧钓矶。
访北海诗社过自怡园
李宗健
不定阴晴六月天,倏然一夜绽华年。
香时曳曳瑶池影,碧接氤氤岫渚烟。
卖画沽来壶里酒,采莲暂借阮家船。
待看北斗横湖岸,牵出蓬莱第九仙。
八声甘州●过万印楼
李宗健
历沧桑痕迹几多番,恩典锦衣裘。向坊碑探句,堂中问赋,入潜文悠。勒石寻章方寸,染拓遍神州。不语惟松柏,消尽烦愁。 且驻凝神景仰,问数层斗拱,意卷瀛洲。想揽怀诛泗,执笔写春秋。只心声、欲呈无凭,把流年、目远裹翔鸥。身边事、在晨晖里,不敢登楼。
马明德(10首)
咏潍坊万印楼
马明德
密不透风疏跑马,金银铜石勒千型。
古楼神韵依然在,黉序雏鹰已振翎。
访潍城三安子村
马明德
差至重生焕新貌,文明荣获国家牌。
群贤再聚三安里,千米楹联一主街。
十笏园文化街区
马明德
汉时明月宋时砖,奇石古槐知远年。
艺术谓都堪实至,传承孵化赖群贤。
郑板桥纪念馆感怀
马明德
金碧辉煌实寄情,智传黎庶口碑声。
若无昔日卧听竹,岂有今时清正名。
咏潍坊文昌阁
马明德
楼阁辉煌耸入云,层高追溯板桥君。
如今坠绪重兴起,莫匪缘由不世勋。
参观风筝博物馆
马明德
凤翥龙腾又八仙,聚齐馆厦斗奇妍。
今非单待春风到,四季皆能赏纸鸢。
潍坊非遗文化产业孵化器印象
马明德
甲兵屯在小桃核,妙句刻于头发丝。
敢问绝招来自那,金台伯乐纳名师。
游十笏园
马明德
万里风光十笏浮,江南江北景盈眸。
流泉飞瀑蓬莱岛,抱厦出廊春雨楼。
长素竞骚声雅润,板桥写竹韵清遒。
桂花复约金秋至,共赏高枝丹果稠。
登潍坊文昌阁
马明德
阁高奇策觅缘由,幸有板桥才望收。
落定战云关帝庙,藴藏瑰宝砚香楼。
园林十笏明清韵,商铺三千唐宋楸。
闻得鼓弦旋缓下,流连场馆步难休。
参观潍坊小磨香油博物馆有感
马明德
麻油累载认崔字,结伴同游识发祥。
半壁江山凭石磨,九州市道赖元良。
善行家族人丁旺,福地灵湖鸥鹭翔。
举目眺望思海岱,潍河源远水流长。
王玉宝(7首)
赴会潍城(中华通韵)
王玉宝
打点行装早,天干午后阴。
穿云车跑马,洗路雨倾盆
伏地龙吟响,隔窗珠落频。
青苍迷望眼,带露草花新。
咏郑板桥
王玉宝
穿过千年风又雨,潍县旧衙访尊兄。
绕堂修竹因君翠,依架枯藤为客横。
难得糊涂潮自落,吃亏是福月孤明。
竹高堪醒醉中客,浮世除利还有名。
浣溪沙·麓台中学
王玉宝
杏苑欣欣向日开,麓台红烛暖人怀,小荷岀水笑盈腮。
歌赋诗词年少始,琴棋书画学童来,芬芳桃李趁时栽。
浣溪沙·浮烟山(中华通韵)
王玉宝
身在山中不见山。凤竹掩径树浮烟。雨湿夏木起清岚。
暑热入林歇倦鸟,云天在水卧金莲。偶一老叟步清闲。
浣溪沙·十笏园
王玉宝
何处移来一片天,万般妩媚带芳鲜。荷风柳月景飘然。
临水望云神自逸,出墙扶杖步悠闲。独吟夕照可成仙。
浣溪沙·三安子村
王玉宝
瓦黛墙高街洗尘,家修联语户谋新。古村千载视为珍。
遍植嘉禾夸世事,高风书记冠乡邻。胸中沟壑梦新春。
浣溪沙·崔记香油(中华通韵)
王玉宝
石磨玉声岁月长,芝麻星点有奇香。更兼县令赋华章。
鬼斧神工几百载,乡心妙手第一坊。商标崔记敢称王。
封学美(7首)
游十笏园(新韵)
北海潍州储秀园,瑶台玉宇落凡间。
回廊拾径通幽处,跨水横桥绕假山。
寻趣观光人减负,卧波隐底鲤悠闲。
戏称盘地盈十笏,小巧玲珑景致全。
潍坊市瑞福脂(新韵)
小磨香油崔字号,舌尖行业立高峰。
配方关注厨房事,科技还原菜品功。
请客登堂知味美,聚餐烹饪显神通。
芝麻不负苍生愿,粉碎身心尽始终。
潍城印象
都赞潍州冠鲁东,满城现代足兴隆。
楼高拔节摘星月,路坦乘车乐妪翁。
十笏园林风景美,板桥官邸故人空。
昔时常客今迷路,巨变沧桑预料中。
寄潍州鹿台学校诗教的老师们(新韵)
诗教躬耕两袖风,讲台枯燥仄平平。
布衣浆饭未觉苦,商海官场不慕名
鬓染且留熬月夜,心劳只为唱诗声。
百花待到芬芳日,怎忘园丁那份情。
谒潍城万印楼
收藏万印得名楼,风雨陈公集玉留。
鉴定著书金石录,钻研篆刻匠心求。
编修士爵低三格,文物权威胜一筹。
贡献颇丰人敬仰,经营半世占春秋。
老潍县玉清宫故事怀古
丘祖升天故事寻,潍城向北见松林。
闻他化羽飞仙阙,解我飘蓬止旅心。
可叹道家归洞府,尚存遗像塑泥身。
虽无香火供天地,一任红尘论古今。
过潍城浮烟山(新韵)
初到潍城好热天,原来此处有伏烟。
苍松翠柏埋哲仕,曲水清溪续脉源。
千古麓台遗故事,几回晚辈敬能贤。
慕名我谒倾心醉,竹叶风吹拱手欢。
郭顺敏(11首)
观摩永安路小学诗教课有作(通韵)
郭顺敏
且由浓兴一番读,雨后行吟清气殊。
课子拈来消夏句,雷声递过纳凉书。
相商入耳即时对,至乐当堂盲点除。
更有鸣蛙开笨口,起伏似也问知乎。
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诗教“六进”工作有寄(通韵)
郭顺敏
点燃清韵可驱炎,雪样情怀北海边。
风过联花全覆盖,攀云诗律正铺天。
题赠潍城永安路小学小诗人(通韵)
郭顺敏
平平仄仄小书童,雷雨为题磨硬功。
自有凌云长啸日,池蛙应讶我为龙。
题潍城自怡园(通韵)
郭顺敏
自得地利坐湖山,风逗清荷韵满园。
不教花说天趣少,诗联并柳竞争姸。
题潍坊十笏园(通韵)
郭顺敏
板桥留墨自藏仙,深柳书堂忆画年。
尚有清竹节未改,丁郭依旧大家园。
【中吕●山坡羊】山东诗词学会研学活动走进潍城(通韵)
郭顺敏
出门接应,随堂呼应,潍城引起诗坛兴。天灵灵,地灵灵,小学生玩转飞花令,排队观摩不用请。童声,一串铃;微刊,一串名。
参观陈介祺故居感题(通韵)
郭顺敏
无出海右半生迷,一近簠斋长太息。
印篆成宗绝矣也,佛儒修己五之其。
仰揖高隐行由道,检点奇藏品至极。
集古山房良可赋,于今空向泰山题
自怡园雨后观荷偶得(通韵)
郭顺敏
圆圆叶上滚珍珠,一缕清香淡若无。
为有阳光生死恋,晶莹不改到根枯。
独一无二郑板桥(通韵)
竹韵新枝乐府郎,潍扬一怪雅三江。
于今两点旧风味,话到板桥绝后香。
潍城区荣获56块中国楹联文化先进奖牌致贺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诸师友(新韵)
郭顺敏
左生春雨右通禅,两股清流墨未干。
自剪光阴酬故里,每亲联律对前贤。
推及物理心尤亮,挂起金牌日向圆。
十载倾城虽片语,引得宾客四时观。
【中吕●朝天子】赠潍城红烛诗社诸师友(通韵)
郭顺敏
火花,月牙,入了潍人画。黉门深柳静生涯,赁个春风榻。课里晴初,词余茶罢,神闲宜纵马。看他,任她,醉卧白云下。
邢建建(6首)
诗意潍州
邢建建
左手裁云作玉台,右擎神笔让花开。
好山好水好风景,都被诗人拈出来。
雨中花令●自怡园见荷花开
邢建建
瞥见荷塘花色好,恰莺啼、解人一笑。微雨过亭,清香凝晓,垂柳和烟袅。
迭步栏杆频与照,这些朵、最堪纤巧。可否偷藏,料应抛躲,趣事翻成恼。
生查子●游十笏园作
邢建建
幽境隐鸢城,牵系多情我。
一撮石榴花,半染青苹果。
分付绮窗开,待月诗同坐。
未觉柳梢风,微雨和云过。
浮烟山小憩
邢建建
迷恋一庭瘦竹风,任凭高阁倚晴空。
小池莲睡清波里,斜径莺飞淡霭中。
调试心情心婉转,打开意境意相同。
林深暑气难侵我,独享人间造化工。
一剪梅·万印楼(新韵)
邢建建
万印楼中故事多,印下乾坤,印上山河。
金石环注古今合,富也蹉跎,贫也蹉跎。
镜不染尘玉不磨,浩气磅礴,形势磅礴。
读书声里谱新歌,老凤相和,雏凤相和。
走进三安子村
邢建建
一径书香入望遐,绿杨深处向天涯。
忽而听得莺声语,缘自村头韭菜花。
朱振东(3首)
游十笏园(新韵)
朱振东
玲珑院落生遥意,帘月廊风乘水袭。
丹墨彩云读圣典,依稀朗朗念佳期。
麓台浮烟(新韵)
朱振东
潍州古兴山前意,麓院台中奏雅曲。
将士征伐川海静,乡邻读罢圣贤趋。
功名无奈若烟散,衣锦不堪念故居。
捐建学堂长袖空,清风总在绕庭徐。
郑燮开仓(新韵)
朱振东
疾苦县官知困苦,清风拂袖板桥竹。
开仓请命糊涂舍,大义临身饮玉壶。
包美荣(6首)
访麓台
包美荣
高台久覆历朝尘,今夕同行复问津。
过眼松萝空突兀,无声碑碣自嶙峋。
千年盛乐庙堂远,几度固安钟鼎新。
隐约山风来去里,寒潭秋月读书人。
(盛乐,盛乐古城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境内,北魏初年建都于此。固安,青州古称,隆安二年(398),后燕为北魏所灭,慕容德在固安(今青州)自立为南燕国王,慕容超被立为太子,送来麓台读书。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慕容超继位南燕,改元太上。)
过郑板桥纪念馆
包美荣
庭竹幽兰两寂寥,回风脉脉鼓声消。
官袍朝履百年记,衙舍长街十步遥。
宁使印台捐草莽,只教气节入云霄。
余今潍县相探问,世说扬州郑板桥。
十笏园
包美荣
来去流风穿曲廊,砚香楼外溢书香。
百年牙笏出潍水,一片岚烟下海棠。
错落墙余洪武迹,玲珑石嵌板桥霜。
谁人曾坐深闺里,调弄宫商弹夕阳。
过十笏园浣霞亭
包美荣
百年岁月不曾参,春雨楼前说二三。
几度微风临积水,一隅灵石抱回岚。
浣霞旧梦深相忆,种竹幽怀久未谙。
曲榭雕栏犹历历,时人呼作小江南。
万印楼
包美荣
层阁余钟响,闲庭如画图。
商周金石隐,秦汉瓦当殊。
急雨添行色,清荷浮散珠。
流风嗟鼎簋,烟史几须臾。
自怡园逢雨
包美荣
微雨生佳气,园柯洗绿埃。
朱门听细响,青瓦覆苍苔。
依石谁曾立,看莲竟不开。
曲廊风寂寂,隐约有人来。
张玉欣(9首)
采风归来
张玉欣
回家半路雨滂沱,走下公交即入河。
浊水飞花银与雪,狂风击树鼓兼歌。
何妨体冷新鞋毁,莫道流湍嫩柳挪。
愿借苍天雷令力,沉疴尽扫信心多。
十笏园
张玉欣
竹瘦亭高碧水潺,乾坤就在寸肠间。
糊涂意寄云霄外,脚踏青苔入洞天。
潍城诗教
张玉欣
志寄东风四季春,情牵碧漾半湖云。
诗书画印联盈目,燕雀松竹水弄音。
老墨新毫新贯老,今声古韵古通今,
根魂大计心头系,敢叫乾坤少世尘。
谒公孙弘墓
张玉欣
牧猪海上读春秋,拜相权倾又列侯。
七眼泉枯溪水断,两千载去月魂留。
轻徭薄赋平民怨,重礼尊贤解国愁。
土墓无言碑伫立,松风鹊影惹回眸。
潍州麓台学校
张玉欣
培根树木百年筹,此处清泉四季流。
稚子能怀星与月,名师可作路兼舟。
窗前蹭画云留影,课上成吟墨入楼。
厚蕴麓台文脉壮,甘滋沃土永无休。
自怡园
张玉欣
雕梁绣柱展奇姿,步步殊瑰鸟唱枝。
月榭湖亭连柳岸,书斋画院接陶篱。
花开四季联香伴,诗寄千秋墨韵驰。
绛雪居前民热舞,青筠馆里梦堪期。
夏游自怡园
张玉欣
联花灿艳墨痕稠,半是荷香半碧流。
树下邀风听鸟语,湖中约友荡兰舟。
闲敲棋子新苞绽,欢弄琴音老曲悠。
梦寄云霄云变幻,何如淡泊意无休。
寄北海诗社东风街自怡园“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
张玉欣
东风浩荡自怡芳,每弄清音大讲堂。
书院麓台能百度,吟舟北海可千航。
诗花共与联花艳,墨韵连同画韵香。
一载耕耘回首处,新芽茁在老枝旁。
(注:1、麓台书院,潍坊最早的书院,汉代丞相公孙弘、南燕国太子慕容超、明代尚书刘应节都在此求过学。2、“诗联书画一脉中国魂”,是潍城诗联学会、北海诗社的“大诗词”文化理念。)
北海诗社精英榜(新韵)
张玉欣
岁末回眸悦动魂,诗芽十万茂成林。
休言审稿晨连夜,莫道培根夏到春。
弄影梅含千载瑞,飞霜鬓透一年辛。
精英榜上清风劲,北海吟潮浪万寻。
于志超(8首)
麓台书院(中华通韵)
于志超
西涧草堂秋月白,八方学子慕名来。
鸿儒几代名山左,俊彦三千壮麓台。
麓台怀古(中华通韵)
于志超
烟山苍碧育英才,穿越史光寻麓台。
太子习书承祖业,公孙拜相识良材。
草堂胸纳程朱志,西涧诗吟李杜怀。
一股清流响山左,芸芸学子四方来。
注释;传南燕太子慕容超曾在麓台读书。汉代宰相公孙弘曾在麓台研究经学,清代潍县名士韩梦周、昌乐进士阎循观在麓台书院讲学、建西涧草堂著述、吟诗。
参观万印楼感念陈介祺
于志超
花翎双眼不张扬,独立东轩拓硬黄。
齐鲁陶文三百种,周秦印篆七千方。
心情佳处宜寻古,墨友来时共举觞。
自古收藏无俗物,毛公鼎上见评章。
注:陈介褀被御赐双眼花翎。
赞刘家园日间料理中心(中华通韵)
于志超
刘家园日间料理中心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三餐。
日间料理煮乾坤,岁月多情四季春。
柴米油盐遭冷落,瓢盆锅碗已封存。
应心胜似维生素,健胃调低胆固醇。
饭后踏歌千步走,幸福带进自家门。
壬寅仲夏十笏园采风(二首)
于志超
一
轻车熟路老风烟,旧景轮番落眼前。
多少乡愁凝十笏,算来一笏一重天。
二
芳亭水榭芰荷风,洗去凡尘画意生。
万丈高楼遮不住,古园十笏可倾城。
(通韵)
十笏园四照亭
于志超
水波潋滟浣朝霞,云影岚光映绿华。
四照凌波聚灵秀,状元题额墨生花。
游廊驻足赏郑燮画石刻
于志超
驻足立游廊,板桥兰竹香。
糊涂固难得,画里有文章。
郭小鹏(6首)
潍城印象(新韵)
郭小鹏
潍州随处可淹留,览尽风华意未休。
对酒始从今日醉,邀君更向此间游。
浮烟山与城隍庙,十笏园和万印楼。
走进状元胡同里,墨香释却许多愁。
诗意潍州(新韵)
郭小鹏
碧波澹澹柳绵绵,一线乡愁牵纸鸢。
逸兴偏多怜景物,幽怀不尽入诗篇。
天蓝草绿清风里,鱼跃霞飞白浪间。
自有暮云铺画卷,此心闲处便悠然。
十笏园(新韵)
郭小鹏
风月满园竹瘦长,凭栏漫忆旧时光。
亭阁倚作丹青韵,衣袖沾来翰墨香。
悟到糊涂真境界,吟成雅秀妙文章。
一池碧水新荷影,映入清廉君子堂。
题赞潍城诗教(新韵)
郭小鹏
也常回首看当初,毕竟行来道不孤。
且把诗词花种下,便将风雅梦裁出。
深情融入芝兰意,袤野铺开锦绣图。
总在一番新雨后,随心落笔已成书。
浮烟山(新韵)
郭小鹏
遥瞻塔影落花前,走进苍茫文脉间。
林鸟幽栖波映日,麓台闲望翠浮烟。
襟萦碧水拂白浪,峰挽行云送逝川。
我欲听风吟小榭,邀君持酒敬先贤。
雨中访崔字小磨香油(新韵)
郭小鹏
紫薇几簇远隔墙,小磨无声碧柳旁。
造化能达真境界,芝麻可作大文章。
幽怀寄系千家味,妙手烹调十里香。
诗意悄然随客至,满园风雨韵犹长。
陈延云(8首)
麓台书院
陈延云
几多文事化云烟,学子莘莘仰圣贤。
名地麓台流活水,清深只为有甘泉。
万印楼
陈延云
北海乡中金石楼,物华异宝一心求。
斑斑锈迹毛公鼎,记载人间无数秋。
潍州状元乡
陈延云
从来士子重文章,饱学鸿儒进庙堂。
检点前朝青史册,潍州原是状元乡。
板桥画竹(新韵)
陈延云
运墨节节笔底行,一枝一叶动清风。
劲竹石上潇潇立,听尽民间疾苦声。
听青年路小学荣登2020年全国楹联教育精英榜的李桂英老师示范课《小池塘》
陈延云
阴浓绿密小池塘,蛙伴荷花雾里香。
融进童心生色画,好将稚趣入华章。
参观麓台学校
陈延云
学府清幽起麓台,芳花一片向阳开。
新苗自有清泉润,桃李欣欣见未来。
记潍坊三中金石文化园
陈延云
旧楼新苑印相连,朱墨篆丝添续篇。
小小一双刀笔手,传承文化刻心田。
走进三安子村
陈延云
红笺墨字结前楹,飞舞龙蛇自纵横。
土地还须文化溉,农田耕罢笔田耕。
范黎青(7首)
谒公孙弘墓
范黎青
小园竹径夏荫凉,孤塚碑铭卧故乡。
回首麓台欣博士,举和理政执良章。
注:公孙弘的最高哲学范畴是“和”。
题万印楼
范黎青
万印楼中流古韵,十钟房里起灵音。
开天混沌凭文字,传世长情金石心。
题郑板桥雕像
范黎青
一轮明月鉴胸襟,两袖清风流古今。
咬定青山岩竹劲,立功天地养民心。
题十笏园(通韵)
范黎青
石瘦玲珑韵,微澜锦鲤拥。
风流南域景,雅致北溟功。
走笔唯竹动,吟诗更雪融。
龙墙腾紫气,直上蕴苍穹。
鹧鸪天●过浮烟山(通韵)
范黎青
扑面清风翠鸟欣。兴来山左忘红尘。
风筝起舞肇青眼,野马盘桓拥故人。
风咏瑞,岁流金。杏坛文脉厚情真。
联花绽放凭赓续,诗意潍州早报春。
【仙吕●后庭花】潍城诗教
范黎青
金风携韵邀,黉门稚嫩骄。文涌联天月,挥毫接浪涛。竖高标,潍州诗意,风流蕴自豪。
【中吕·普天乐】夏日十笏园
范黎青
老潍城,曹家巷。青石宿雨,掩映新篁。锦鲤游,莲花放。九曲回廊长天望,韵玲珑胜似苏杭。吟边月起,扶琴曲荡,紫气舞龙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