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轩辕柏颂 [古风]

爱山水     发布时间: 2025/7/19 17:08:51
阅读:75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偶见朋友讲解"轩辕柏”。查到以下资料: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桥山)轩辕庙内,相传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公孙轩辕)于5000年前亲植为侧柏树种,树高约19.3-19.5米,胸围(地围)约11.3-11.6米,冠幅约18.1米,被誉为“中华第一柏”“世 界柏树之父” 。黄帝因发现洪水灾害与乱砍树木有关,便倡导植树造林,带头栽下这棵柏树,从此开启中华民族植树造林的传统”。此柏历经5000余年,至今仍枝繁叶茂,是中华文明历史的“活化石”,其种子 曾搭载天宫二号开启太空之旅,克隆后代也在广西南宁扎根 。黄帝手植柏不仅是黄帝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受到历代保护,从北魏《水经注》到明清县志均有记载。在近代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时,国共两党在树下放弃前嫌,联手抗日,树旁有抗日之宣誓雄文刻碑。 见到网上视屏此树现依旧苍翠挺拔,树下又生出一株小柏树。我相信此树依旧还会见证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事!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感叹之余,在乙巳年入伏之日作此古风。
关键字
轩辕 柏 秦汉月 太空 魏碑 国共 烽火 后士 龙鳞 龙脉

轩辕五千载,桥山一柏青。 根蟠秦汉月,枝拂星河腥。

黄帝挥巨手,洪涛息雷霆。 龙鳞凝霜雪,翠盖卷苍冥。 

魏碑记其影,明清护其形。 国共誓同忾,刀丛立铁旌。 

烽火烧不断,新枝又峥嵘。 太空曾载籽,八桂已森荣。 

我来抚铜干,如闻轩辕声: “持此凌霜节,与世开隆平!”  风来万叶吼,尽是剑鸣铿。 俯看黄河浪,化作玉觞倾。 

扶摇九万里,笑指天狼星。 日月为吾烛,乾坤作枕屏。  后土孕龙脉,千秋尚峥嵘。 待看赤县梦,再上昆仑巅!

注释:星河腥:1. 字面义 “星河腥”将浩瀚银河写得带有血腥气息。五千年间,这片星空下刀兵水火、朝代兴亡、外寇内患,多少生灵涂炭;连星光也被染上一层铁锈般的“腥”。这是夸张,也是象征。2. 诗学义 李白好用“血腥”写壮阔与悲慨,如“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苏轼亦以“腥膻”喻胡尘,如“犹嫌腥膻秽”。此处化用其法,把宇宙写成古战场,衬托轩辕柏挺立其间、洗净腥尘的伟岸。3. 结构义 上句“根蟠秦汉月”,写时间之悠远;下句“枝拂星河腥”,写空间之浩渺。一静一动、一柔一刚,“腥”字陡转,使全句于浪漫中突起悲壮,逼出下文“国共誓同忾,刀丛立铁旌”的历史厚重。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