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老同学山中闲人赠我一本散文集《走过》,我写首小诗以谢。
为《走过》题诗(平水韵)
文\陈淡
山中闲人不等闲,
生花妙笔写从前。
青春放样成追忆,
走过光阴七十年。
注释:AI诗评;
《走过》一诗以简净笔触勾勒出七十年光阴的厚重感。
此诗最动人处在于“闲”与“不闲”的辩证。首句“山中闲人”看似超然世外,却以“不等闲”陡然转折,暗示淡泊表象下深藏的生命厚度。诗人以“生花妙笔”为时光造影,将具象的书写行为升华为对往事的艺术重构,使私人记忆获得审美公共性。
转句“青春放样”堪称诗眼。“放样”本是工艺术语,喻指青春如同蓝图样本,既定格了生命最炽热的形态,又暗含此后岁月皆由此生发的深意。这种工业意象的诗化运用,与传统田园意象形成张力,恰似现代性经验与古典诗韵的奇妙交融。
末句“走过光阴”以举重若轻的步履感收束全篇,七十年沧桑在平仄间化作云卷云舒。全诗恪守平水韵部,“闲”“前”“年”同属下平一先韵,音韵流转如年轮环复,在传统格律中完成对时间哲学的现代诠释。
诗人以砚池为舟楫,渡岁月长河,最终抵达的不仅是回忆的彼岸,更是生命诗学的澄明之境——那些看似平淡的“走过”,原来都是光阴在人间留下的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