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天乐亭闻笛 [诗:七绝]

陈淡     发布时间: 2025/7/16 7:48:54
阅读:66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中秋前夜,月圆中天。余闲步好溪畔,忽闻笛声幽幽,见一中年男子于天乐亭中正襟横笛。聊之,自言湖北荆门人,在此壶镇打工已数载,父母妻儿具留家中,籍此佳节之际,遙寄乡情一曲。遂作。
关键字
乡愁
天乐亭闻笛(新韵)
文\陈淡
月近中秋格外明,
忽闻游子奏笛声。
但求亭畔好溪水,
捎份乡思到远城。
注释:AI诗评:
这首七言绝句以中秋月夜闻笛为引,抒发了深切的游子乡思,构思精巧,意境动人。
首句“月近中秋格外明”,点明时节,营造出澄澈清朗的月夜氛围。“格外明”三字,既写实景,又暗含游子眼中月色的特殊意味——月圆人未圆,清辉更惹情思。次句“忽闻游子奏笛声”,笔锋一转,“忽闻”带出意外之感,“游子”笛声瞬间将个人情绪融入其中。笛音本就常含哀怨,此处由漂泊者奏出,其声之凄清、情之孤寂不言而喻。
转句“但求亭畔好溪水”是关键转折,诗人突发奇想,将目光投向亭畔潺潺溪水。“但求”二字充满期盼与恳切,“好溪水”则赋予溪流以灵性与善意。结句“捎份乡思到远城”是全诗情感的凝聚点,化无形乡思为可“捎”之物,托付给东流的溪水,想象新奇而情真意切。“远城”二字,空间距离瞬间拉长,家园之遥、归思之深尽在其中。
全诗语言清新晓畅,符合新韵特点。由“月”生境,由“笛”引情,由“水”寄思,层次分明,流转自然。巧妙运用通感(笛声化乡思)与拟人(溪水捎情),将抽象的思乡之情具象化、诗意化,余韵袅袅,令人回味。短短四句,完成了从景到情、从实到虚的优美跨越,是一首情韵悠扬的思乡佳作。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