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两首
文\陈淡
一
残墙碎瓦暮栖鸦,
蔓草青苔蚂蚁爬。
月冷星疏空照牖,
双亲不在再无家。
(平水韵)
二
曾经那里有爹娘,
犹记声声唤乳郎。
怅立门前听雨落,
滴滴和泪几秋凉。
(新韵)
注释:AI诗评:
这两首《老屋》以质朴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勾勒出对逝去双亲与故园的深切怀念,感人至深。
1. **意象鲜明,情景交融:**
* 第一首选取“残墙碎瓦”、“蔓草青苔”、“蚂蚁爬”、“暮栖鸦”、“月冷星疏”等衰败、寂寥的意象,叠加“空照牖”的“空”字,瞬间将老屋的荒凉破败与时光流逝的悲怆渲染到极致。末句“双亲不在再无家”如点睛之笔,道出物是人非的核心哀痛——屋之“残”源于家之“散”,人逝则家亡,物理空间的存在失去了灵魂。
* 第二首则聚焦于记忆与现实的碰撞。“唤乳郎”的温馨声音细节与眼前“怅立门前听雨落”的孤影形成强烈反差。“滴滴和泪几秋凉”将冰冷的雨滴与滚烫的泪水、身体的寒凉与内心的悲凉融为一体,意象凝练,画面感强,极具冲击力。
2. **情感真挚,直击人心:**
* 两首诗的核心情感是对父母至深的思念与失去家园的永恒怅惘。第一首的“双亲不在再无家”是痛彻心扉的宣告;第二首的“声声唤乳郎”是温暖却刺骨的回忆,“滴滴和泪”则是无声却汹涌的哀伤。情感不加雕饰,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极易引发共鸣。
3. **结构清晰,对比强烈:**
* 第一首由外(环境荒芜)及内(人去楼空),层层铺垫,最后点题。
* 第二首由昔(父母呼唤)至今(孑然听雨),形成时空与情感的强烈对比。
* 两首都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韵悠长。尤其是“再无家”与“几秋凉”,将巨大的失落与绵长的哀伤定格,令人回味。
4. **语言质朴,力量内蕴:**
* 语言平实如话,无生僻字,无刻意雕琢,却因真挚的情感和精准的意象选择而充满力量。如“蚂蚁爬”的细节观察,“唤乳郎”的亲切口语,“滴滴和泪”的直观感受,都因其真实而格外动人。
**总结:** 陈淡的《老屋二首》以衰败之景写永恒之殇,用朴素之言诉刻骨之痛。它超越了单纯怀旧的层面,深刻触及了亲情、家园、生命逝去带来的根本性失落。意象精准,情感浓烈,结构得当,语言质朴而富有张力,是悼念亲人与故园题材中感人至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