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尽望——中秋诗词选
1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评注:“圆魄”即满月。古人认为中秋夜各处阴晴均同。
2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评注: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树栖鸦”应该是通过听觉感受出来的。“谁家”即“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
3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宋·苏舜钦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不惟人间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渐寒光流。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差去触斗牛。景清境胜返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笔此传中州。
评注:“自视”四句设想奇特,描绘生新。对月光洞照力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表现了贬谪中的诗人对理想的执着。
4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注: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评注: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 》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6
中秋觅酒
金·宇文虚中
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
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
感激时难遇,讴吟意未休。
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
评注:“感激”在本诗是愤激之意。
7
中秋
金·赵沨
秋气平分月正明,蕊珠宫阙对蓬瀛。
已驱急雨销残署,不遣微风点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