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弘扬杜甫诗歌中家国情怀 为时代传诗心 为人民奉诗情 [其它]

林华光     发布时间: 2022/7/14 15:55:06
阅读:345次      分享到


提要: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爱国精神是其诗歌的灵魂,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的灵魂是爱国精神。杜甫一生在离乱途中体验到人民的苦难,写出了一首首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诗篇,他的诗歌既有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又有深切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精神成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关键词:杜甫诗歌家国情怀  时代传诗心  人民奉诗情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杜甫占着极为重要、极为特殊的位置。他既是集大成者,又是开拓者。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唐代以后的人们包括许多杰出的古典诗人,无不把他的诗歌奉为最高的学习典范。杜甫为祖国,为人民歌唱的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启发和推动了白居易领导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在中唐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到了晚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现实主义诗派,使晚唐的诗坛放射出熠熠光辉。宋朝的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人也都继承了杜甫的创作精神。杜甫在诗歌艺术表现方面,给唐代诗人及后代的诗人以深刻的影响。韩愈、李商隐、黄庭坚、元好问、沈德潜等都从不同方面受到杜甫创作艺术的影响,这影响一直贯穿到清末黄遵宪等人的诗歌创作中。杜甫的影响,既表现在艺术方面,更表现在思想方面。他的爱国诗章,在历史上一直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激励着后代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为了祖国和理想而斗争。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
一、伟大诗人  公认诗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杜甫所处的年代,是唐代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经历了所谓的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杜甫的一生是和他的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尖锐而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仅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他曾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这就使他有可能描绘出那整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面,并逐步攀登上现实主义的高峰。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的诗人之列。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古典诗歌的颜峰。我们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奉儒家庭,赤诚爱国。杜甫(712--770),字子美,生在河南巩县的瑶湾。他的出生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诗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也是这样表明着的。其生母是大族崔家的女儿。但是在杜甫三岁时就去世了,后杜甫被寄养在洛阳的二姑母家里,二姑母对他教育非常严格,以至于七岁就能作《凤凰》诗,十五岁即扬名乡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杜甫接受的是传统儒家教育。从小树立了要有所作为的雄心,治国平天下为他的理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脚可是寒窗苦读和“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涯并没有给杜甫的入世带来通途,虽然说,当时尚属于“开元全盛日”(《忆昔》第二首),可严酷的现实使他四处碰壁:科举考试时在李林甫“野无遗贤”的谬论之下破灭了他“学而优则仕”的梦想,但是他还和当时的很多读书人一样地有大济苍生的感念。
杜甫从7岁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长达10年的“壮游”,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高适、李白等人,并与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在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了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浪漫主义的色彩。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妙)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自谓颇挺出(生)。立登要中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一个自视甚高的才子却躬身辗转于豪门权贵之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却落得个“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也就是这个时候——盛唐呈浮华之象的时候.杜甫穷困潦倒,饱尝了世间的艰辛。他频繁地献诗赋于权贵,甚至皇帝,终于在他四十四岁时,迎来了待制集贤殿,“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莫相疑行》)这也成了他人生最快意之事。结果却等来的是候补的结局,他终于发出“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醉时歌》)的愤激之辞。从此以后他的目光从权力之巅,转移到了市井贫民,一颗浪漫而热切的心,从此变得冷峻而深沉,生活的困苦更激起了他内心儒式的对下层人民的关切和焦虑,以一个诗人特有的敏感,看透了社会繁华的内里。暗含着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发酵,著名的《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就是此间所作。特别是前两篇诗作的出现。标志着诗人诗风的彻底转向,而且,他的这种转向。不同于一般的心系黎民,却是将自己的身世遭际与民众疾苦相融合。不是高高在上的关切,而是将历史真实的面貌展现于世.长年累月的穷兵黩武,必然造成农事荒废,国家隐患呈现,如此种种,都是体现了一种传统儒者的社会良知。
    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是杜甫创作思想的转型时期,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现实主义杰作,这才确立了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安史之乱剧烈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和人民共同感受国破家亡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曾备任命为左拾遗,却屡次遭贬斥,但也因而获得深入人民的生活机会,他一方面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下了“三吏”“三别”,《羌村》《春望》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峰。
    “满目生悲事,因人作远游”,晚年的杜甫过着“漂泊西南”的生活,但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多年,竟写下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等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诗中更多带有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并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从切身生活体验出发,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例如,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主张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儒家也谈到民为贵,但有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一面,杜甫与之不同,他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牺牲自己。
    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群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来勉励朋友,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
(二)感悟苍生,反对战争。在杜甫的诗作当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战争。无论是对外征伐,还是平定内乱,他都是以反对连年征战、关怀人民疾苦为核心思想。
     唐代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汉胡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诗人耳闻目睹,痛心疾首,“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成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兵车行》)[31287,一片百姓哀号、千里萧条之景。“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九首之六)[31323从这后两句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杜甫的基本的政治观点。如果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只有杀戮和苦难的话,那么只能说明统治者的无能或虚荣,其本身的所谓的“意义”就被消解了。他的这种观点正是合了传统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统治集团之间纷争不断,给百姓带了深重灾难.在诗人被虏长安期间。他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悲陈陶》)‘3砷,战后横尸遍野,天地同悲。“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悲陈陶》)‘3砷百姓多次期盼官军至,但是等来的还是等待。杜甫为民呼号,充分体现了他走向民众后的激愤情绪。他的这种为国悲叹、为民悲悯的情怀,在《春望》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1429时局动荡不安,对于黎民百姓来讲,绝非幸事,自己虽处危险的境地,但是还是对民众的安危念念不忘。
在此期间,创作出大量的杰作,《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一百四十句长的《北征》。书写了自己探亲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见闻感想,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最后两句“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3J306深忧民生涂炭,企盼国家中兴的渴望可见一斑。“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敢欷。”(《羌村》之一)‘,J弧作为普通一民,遭遇战乱后,其家庭的悲欢离合真让人唏嘘不已。“三吏”、“三别”从多方面为我们展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县小更无丁”男丁全部被抓走了,连未成年的孩子也不得不去.“独与老翁别”(《石壕吏》)臼瑚。这一幕绝非就此一家。还有着具有相同悲惨命运的百姓,只能“泣幽咽”只能“语声绝”。“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帅№一句连最起码的家都不存在了,还要被抓走,用诘问句来讽刺统治者不顾民情民生。在创作“三吏”“三别”时,可以说诗人的视角很低,刻画的是战争之下,一人一户的微观的生存状态,也正是这种极为写实的特写镜头.再现了当时百姓的精神面貌。大量的征兵,田园荒芜,民生凋蔽,家破人亡,而作为统治者更是不知老百姓的疾苦。他愤怒地控诉了这场祸乱的始作俑者,对于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充满了悲悯情怀,此时,诗人的诗风越来越显示出讽刺性,而这种讽刺,不是跳出来的评议,更多的是隐藏于一幕幕悲惨情景的画面之下。将自己对黎民的忧伤自然地流淌出来,并且作者还非常善于烘托气氛,“白水暮东流,青山犹(闻)哭声”C31314自然山川也蕴藏了诗人的这种情绪。可以说“三吏”“三别”在意境体现和艺术手法上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身处困顿,不忘民生。兵荒马乱的岁月中,杜甫亲眼目睹、感同身受了老百姓的深重苦难,他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立秋后题》)…,惦决定远离这样的政治漩涡,到西南去寻求散逸之人的乐趣,“落日邀双鸟,晴天养(卷)片云”(《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六)[3№。“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水净楼(城)阴直,山昏塞日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遣怀》)‘3M 但是在他貌似闲散,实则惨淡的。
     山水诗作当中,还是暗含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聊的激情。“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谷根小苏息,渗气终不灭。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喜雨》)‘,瑚春旱天灾,兵戈人祸,生灵涂炭。诗人痛心疾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s瑚诗人客居川蜀,窘迫的生活境遇一再呈现,但诗人虽然身处困顿.没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房屋。却仍然推已及人,想到全天下的读书人同样受此劫难.此句一出,境界又比以往高出一筹,体现了仁爱而又博大的情怀。也感动了千百年来的贫寒人家的心灵。
    当然他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在遵循王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觉悟下,他仕途无门、心忧天下。最后只能是寄希望于君王能“开张圣听”,“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有感五首》其三)‘3蛐他希望君王能够躬行俭德,减少铺张浪费,减轻人民的负担,因为过重的徭役兵役或苛刑重罚,必将造成官逼民反——“覆舟”之险,“吾闻聪明主,治国用轻刑。销兵铸农器。今古岁方宁。天王日俭德,俊人始盈庭”。(《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a瑚孟子曾经说过:“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滕文公上》)…m保民、养民、富民、教民是实施“民本”政策的集中体现。如果说这些都没有做到的话。那么国势就岌岌可危了。杜甫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后代也有很大的影响。或许在他生前,他并不为人熟知,但是人们在逐渐认识杜甫及其诗作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他确是爱民之典范,诗中之圣贤。
    纵观杜甫的诗歌,“民本”思想是其光辉的核心内容,千载之后的我们在重读这些经典诗作的时候,不能不为其坎坷跌宕的身世机遇、为民请命的奔走呼告和仁民爱物的博大情怀所感动和震撼。
二、艺术颠峰  气势诗史
杜甫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现实主义人民性气势诗史。杜甫的诗歌洋溢着丰富的人民性的内容。从他的作品和生活实践来看:
(一)热爱人民,家国情怀。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第一个特征。杜甫始终关切人民,只要一息尚存,他总希望能看到人民过点好日子,所以他的诗不仅广泛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在“三吏”、“三别”中他反映出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在这里,有已过兵役年龄的老汉,也有不及兵役年龄的中男,甚至连根本没有服兵役义务的老妇也被捉去。“儿童尽东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都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的矛盾关系。杜甫在多年饥寒的体验中,加深了对人民的同情。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便忘怀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却发出这样的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宁愿以“冻死”来换取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可见杜甫的胸怀是宽广的,精神是乐观的。当然,杜甫对人民的同情是有限度的,他是一个封建士大夫,只能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寻求减缓人民灾难的办法,反对人民的“造反”。这体现了他的阶级局限。
    对祖国的热爱,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第二个特征。杜甫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的血诚。可以这样说,他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运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当国家危难时,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也会心痛得流泪,如《春望》。一旦大乱初定,消息忽传,他又会狂喜得流泪。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始终关怀着国家的命运,思想蕴含是随着局势的转变而转变的,在安史之乱时期,他梦想和渴望的是周公和诸葛亮式的军事人物,老年时也体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的宽广胸怀。
讽刺性是杜甫诗歌的第三个特征。杜甫的讽刺面极广,早在困守长安时期,他就抨击了唐玄宗的穷兵黩武,致使人民流血破产,在这方面,《兵车行》是有其代表性的。除了和当时政治、社会直接有关的作品外,在一些咏物、写景的诗中,也都渗透着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饱含着诗人的爱国激情
   (二)诗歌典范,独特风格。杜甫的诗歌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了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一是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在杜甫的许多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铁案如山的罪证。二是寓主观于客观。也就是将自已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尤为突出。例如在《石壕吏》中有这样一句: “吏呼——何怒,妇啼——何苦!”除了微微透露作者的爱憎之外,便都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使主客相汇,情景互融。三是细节描写。杜甫善于捕捉寓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他的细节描写最出色的是《北征》中写他妻子、儿女的一段,诗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儿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四是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做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如《新婚别》中:新婚竟成了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着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分和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读起来总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五是采用俗语。这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人民生活,采用俗语,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例如《新婚别》的“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牵衣顿足拦道哭《前出塞》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抒情诗也有他自己的风格。他往往像在叙事诗中刻画人物那样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解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乍一看好像很抽象,其实仍很具体,他用“涕泪满衣裳”来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的大喜若狂。后四句虽然属于幻想,但在幻想中仍有丰富的形象性。在叙事诗中,杜甫寄情于事,在抒情诗中,则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杜甫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因此在他的某些叙事兼抒情的诗中往往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杜甫诗歌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具有特征性,为杜甫所自道且为历来所公认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以及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
    杜甫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绝非偶然,而是用尽他毕生的心血换来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虚心的学习。他向古人学习,也向时代的人学习,向作家学习,也向民歌学习,所以他说“不薄今天爱古人”,“轻益多师是汝师”。虚心的学习,使杜甫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做到像元稹所说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但是他也不是无批判的学习,所以又说“别裁伪体采风雅”,而在肯定“清词丽句必为邻”的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滑进形式主义的泥坑。第二是苦心的写作。尽管杜甫称赞他的诗友李白是“敏捷诗千首”但却不讳言自己写诗的“苦用心”。为了诗语“惊人”,他的苦用心竟达到这样的程度:“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贵的是,杜甫还坚持这种苦心孤诣的写作态度。第三是细心的探讨。盛唐诗人很多,谈论诗的却少。杜甫与之相反,他好论诗,而且细心。他对李白说“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对严武说“吟诗好细论”等。
    (三)地位重要,影响巨大。杜甫诗歌是我国最可贵的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多方面的。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反映现实的乐府叙事诗上。他没有遵循建安以来沿袭乐府古题的老一套办法,而是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自创新题。由此可见,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正是由杜甫直接开导的。用不用古题,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形式问题,因为实质上是无异于为后代诗人指出一条通向现实,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这一影响,一直贯穿到清末诗人的创作中。高度的爱国精神,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一大特色,这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也在历史上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爱国诗人陆游、文天祥等就深受杜甫的影响。
     现实是复杂的,为了全面地反映现实,杜甫掌握了利用了当时所有的切诗体,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诗在杜甫手中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他用诗写传记,写游记,写自传,写奏仪,写书札,写寓言,写诗文评,总之,凡是别人用散文来写的,他都可以用诗的形式来写。这方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只以七律而论,杜甫之前,大都是用来歌功颂德或唱和应酬的,但他却用来反映民生疾苦和国家大事,成了讽剌武器,为了生动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表现手法上杜甫也为后人开示了不少法门。如学习民歌运用对话和口语,就大大提高了诗的表现力和俗语在诗中的地位,使诗歌更接近生活,接近人民群众。
韩愈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我们不能不为在祖国文学史上同时出现的这两位伟大的诗人而感到自豪。尤其提及现实主义的时候,人们怎能不为杜甫的诗词所津津乐道。
三、仁政思想  宏伟抱负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一) 时代歌手,为民情怀。杜甫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杜甫的伟大之处,首先是表现在他所具有的那种一贯同情人民、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他不仅是看到、而且和人民一同经受着战乱、饥饿、寒冷,因此他能够以中国古代诗人从来没有达到的深度,反映出人民所受到的各种压迫和苦难。特别可贵的是,诗人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揭露出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在晚年最重要的杰作《岁晏行》中,他这样写道:“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指人民)杼柚茅茨空。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又写道:“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诗人又更进一步地把阶级对立这一本质现象,用鲜明而凝炼的诗歌语言凸现在人们的面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与热爱人民的感情相联系,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又成为诗人经常表现的重要主题。他的笔锋,一直伸向最高统治者。在《丽人行》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进前丞相嗔”,他以非常出色而含蓄的笔墨,讽刺了在唐玄宗的骄宠下,杨氏姊妹所过的奢侈淫乱的生活;在《枯棕》中,“伤时苦军阀,一物官尽取”,揭露出官吏把人民搜刮一空,造成处处卖儿鬻女来缴纳租庸的凄惨景象。不仅如此,诗人还对统治集团其他各种腐朽现象加以多方面的抨击。在《洗兵马》中,“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他指斥李辅国等一群官僚的得势嚣张;在《草堂》中,他谴责成都军阀李忠厚的作威作福和残杀人民;在《潼关吏》、《诸将五首》等诗中,他又嘲笑唐军将领的庸懦无能;在《释闷》等诗中,他更对唐代宗的昏庸怯懦和宦官程元振的专权祸国作了谴责和讽刺。
(二)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在唐朝国势因“安史之乱”的爆发由极盛转衰的过程中,唐代的诗坛上出现了一位泽被后人的大诗人,他就是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杜甫。“国家不幸诗家幸”,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巨大的不幸,但也由此玉成了一位忧国忧民的杰出诗人。杜甫的诗歌的内容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春望》诗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用“花溅泪”、“鸟惊心”描述自己的亡国之恨。无知的花、鸟尚且如此,诗人的痛苦不言而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只要百姓安乐,自己甘愿受冻,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诗人有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这是一种“仁者爱人”的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充分领悟、发扬了儒家的“推己及人”的思想。每当自己遭受现实挫折时,总是首先联想起处境不如自己的广大下层百姓,将关怀投向大众。
(三)咏史怀古,借史抒怀。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杜甫的咏史怀古诗秉有其诗歌的主导特征,多有沉郁顿挫之致,主要作品有《术古三首》、《咏怀古迹》、《蜀相》、《八阵图》等将近二十首。杜甫的《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感慨。凭吊诸葛亮,使诗人想起对当世的担忧,对英雄救世的渴望。《八阵图》诗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赞咏了这位历史上的英雄,同时又对他的历史遗憾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咏物寄怀。杜甫的《初月》“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不改色”,喻指意志坚定有气节,恰如言忠贞爱国的作者自己。“空自寒”,亦为抱定贞直之志,宁为流俗不理解,而甘于寂寞的情操的自况。一方面“穷形极相”,突出初月的情致。另一方面“寄托深远”,表达自己坚贞的情操。《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在描写洞庭湖雄伟阔大的气势的同时,寄托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自己的孤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思乡怀人,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月夜》诗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轮明月,勾起了离人的相思,儿女幼小,不解相思,只有妻子遥忆长安,就显得更加孤独。身在异乡的杜甫,多么渴望见到自己的妻儿!《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因为热爱故乡,不管走到哪里,总觉得故乡的那一轮明月最明亮!战争使自己与弟弟分散,漂泊的杜甫,不禁担心弟弟的安危。
  描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安史之乱”时,诗人有著名的“三吏三别”,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石壕吏》就是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老妪家的三个儿子都在前线,其中两位已经阵亡。但县吏犹来捉丁,最终竟驱赶老妪应役。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是当时整个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影射。《新婚别》,诗人替新婚的征夫妻子诉说愁怨,新婚妻子,仅自由一天,丈夫便出征出去了。公婆未得相识,处境尴尬。此外,还要为丈夫担忧,担惊受怕,遭受思念之苦的折磨。一个新婚妻子的幽怨,几多为人妻子的离怨。《兵车行》,诗人从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突兀地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变现了“行人”内心的疾苦、民不聊生的窘况,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四、诗为国谋  情为民呼
杜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爱国精神是其诗歌的灵魂。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诗的国度”,唐王朝的诗人、诗作可谓众多,但很多已经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而杜甫的诗作却愈来愈显出耀眼的光辉。杜甫留下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歌,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从广阔的角度反映社会的离乱,记录人民的不幸,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表达对统治者的深恶痛绝。这些诗无不体现杜甫深切的爱国之情,爱国精神可谓是其诗歌的灵魂。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家庭,从小接受的是儒家的传统教育,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杜甫屡试不第,使他出世的幻想破灭。在入世无门的情况下,杜甫的生活更加窘迫,他开始正视现实,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和人民一样流离失所,亲眼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惨景,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人诗句。杜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他用自己的笔触铸就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杜甫诗歌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着悲天悯人的精神,成就了其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诗中的杜甫有着忧郁的、激愤的情感,他的诗为国谋划,为民呼号,有着赤诚的爱国之心,有着深切的忧民之情。杜甫的爱国情怀是非常丰富的,他有着更进步的爱国之情,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诗颂祖国,赞美河山。古人常借助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杜甫也有大量描绘壮美山河的诗篇。杜诗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具有广阔的内容,真挚的情感和高度的概括性,成为后世的楷模。杜甫二十岁起就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年寄寓京华,晚年四处漂泊,所到之处均留有诗作,这些诗作无不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概念,还包含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所以杜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融入了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时,诗人由衷的赞颂;当国家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杜甫初回草堂时留下了写景佳作《绝句》:“两只黄林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黄鹂、青天、白鹭有动有静,给人一种和谐、开阔的感受。
  杜甫青年时代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这时的唐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被称为“开元盛世”。杜甫对祖国的赞颂不同于其他诗人,他是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在赞颂祖国壮美河山的同时,结合社会现实,从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体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经过骊山,唐玄宗和杨贵妃正在享乐,杜甫忧心忡忡,用诗讽刺外戚专权的黑暗社会。朝政大权旁落,带来的后果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日益激化,很快安史叛军暴发了,唐王朝岌岌可危。正是杜甫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在盛世中洞悉到暗藏的隐患,才用一篇篇诗作来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悲壮的景色,写出了诗人离家漂泊、疾病缠身、国事不宁的忧伤。《秋兴》八首由孤城的落日情景想到昔日长安的繁华景象,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果没有深挚的爱国情怀,是写不出这些诗句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不仅打破了诗人天下太平的希望,还点燃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在现实面前,维护国家统一成为他爱国精神的突出表现。
  (二)关注国家,维护统一。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饱受贫困之苦。特别是安史之乱后,他曾沦为战俘,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对他的影响很大,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命运,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借唐朝内部空虚,联合同罗、突厥、契丹等民族,以奉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历时八年之久,后世称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社会经历了空间的大灾难。由于安禄山、史思明及其部下大部分是胡人,所以这场叛乱又带有民族矛盾性,唐王朝的做法则是平息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杜甫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深有感触,并写下了大量诗歌,其中两首最具有代表性,一首是《春望》、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占领长安后,杜甫困守长安,面对长安在战乱中的荒凉景象,诗人感怀国破家亡,写下了这首绝世佳作。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控诉了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全诗表达了忧国、念家之情,表现了诗人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而这也是杜诗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诗人知道和平是要争取的,当国家动荡、分裂时,要奋起反抗,才能用战争赢得和平。因此杜甫又赞美平定叛军的胜利,当诗人听说收复了失地,叛军投降的消息后,安史之乱结束了,心情大快的状态下创作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叛军投降意味着分裂的国家走向统一。
  《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有很多相似处。写作背景都是安史之乱,写的是战争的胜负情况。但杜甫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出现这样的差别正因为杜甫的爱国之情。杜甫认为唐军是正义之师,安史叛军是破坏正义,造成国家分裂的原因,所以唐军胜利代表着国家统一,叛军胜利代表着国家分裂。杜甫始终关注人民,特别是安史之乱过程中,诗人与人民一起漂泊,深切体会到人民的苦难,字里行间流露着同情。但对战争,诗人并不是消极避战,而是赞扬以身报国的高尚行为,这将杜甫的爱国精神推向更高的境界。
(三)赞颂将士,保家卫国。杜甫一生心系劳苦大众,特别是战乱爆发后,他每次出行都记录了人民的悲苦现状。杜甫经历安史之乱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对保家卫国的将士从心里充满了敬佩和赞颂之情,这正是千百年来爱国精神的体现。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李光弼等统帅,被叛军打败,伤亡较重,亟待补充兵员,朝廷大量征兵。杜甫亲眼目睹了离别的场景,创作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从这些诗歌中我们能读出人民的苦难,读出人民的爱国之情,读出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石壕吏》中的“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都是杜甫的所见所闻,这样的家庭还是征兵的对象,可以说战争摧毁了一切美好。
  对战争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杜甫抱有深切的同情,对毅然走上前线、保家卫国的将士,杜甫给予更多的是同情和赞扬。如《新婚别》“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这位普通妇女正是新婚,她牺牲自我,用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人民的心声,鼓励丈夫上前线奋勇杀敌,不要挂念家中,要为国家努力战斗。杜甫同情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歌颂人民虽然家破人亡,仍积极投身正义战争的伟大精神。
  杜甫歌颂报国卫家的精神,与自己的报国之心有着密切关系。杜甫的理想是传统的儒家思想,他生活的年代虽然理想的社会形态已经荡然无存,但杜甫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杜甫一生执着于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青年时的杜甫满怀憧憬,并为之不懈的努力。杜甫应试不第,可他没有死心,又四处奔跑请求举荐,但唐王朝没有给他施展抱负的空间,他的理想破灭了,拳拳的报国之心得不到施展。他把这种情感倾注到保家卫国的将士身上,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热情的赞扬。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的灵魂是爱国精神。杜甫一生在离乱途中体验到人民的苦难,写出了一首首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诗篇。他的诗歌既有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又有深切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精神成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四)诗以咏志,文以载道。古往今来,许多有家国情怀的诗人,创作了流芳百世的优秀诗篇。家国情怀从来都是优秀诗词创作的灵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毛泽东等千百位闪耀在诗国星空中的明星,其矢志不移的家国情怀与代表作品的精神高度,皆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特别是先以诗圣杜甫为例。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句子,明确表达了杜甫一生的执着追求和政治理想——辅佐君主,使他的政绩超越在尧舜之上,令江河日下的风俗返朴还淳。杜甫虽然一直没有得到朝廷重用,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匡世济国的责任和理想。
  安史之乱爆发后,心系国难的杜甫安置好家人便投奔前线,但被叛军控制在长安,后得以冒险逃出,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杜甫此时才算是真正当上官为国效命。后来又短暂就任过成都剑南节度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官职,因不习惯幕府生活而辞去。人民蒙受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他一路逃难,写下了《丽人行》《兵车行》和“三吏”“三别” ,写出了他所看到的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他对备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公元761年8月,杜甫遭遇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一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中国古代浩瀚的诗歌星空里,杜甫的诗成了诗史。
当下,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实践创新。讴歌伟大的时代潮流,书写民族的新史诗,要求当代诗人在践行家国情怀中,站在时代思想的高处,创作有精神高度的优秀作品。
  “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国情怀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尤其是涉及文艺工作时,十分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爱国主义内容。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 “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 ”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当代诗歌创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尽管也有创作者心怀“出新”的愿望和冲动,但一部分创作者依然是因循守旧、亦步亦趋,缺乏变革的勇气和动力,其作品在主题、情调、意趣等方面显得暮气沉沉,给人以陈腐之感;更为致命的缺陷则是,许多诗词作品在题材上过分狭窄而流于琐屑,或者仅仅停留在私人化的低吟浅唱,甚至在趣味上带有明显的低俗化倾向。有的以市侩的油滑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让模仿剽窃之风繁衍;有的以小市民的婆婆妈妈敷衍成诗,任由“小我”“小感觉”泛滥;当代部分词人还热衷于风花雪月、自我陶醉,对社会现实默然视之,等等。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强调:提倡爱国主义,首先应当坚持唯物史观,认为“不管历史条件发生任何变化,凡是为中华民族作出历史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记忆,由文艺书写” ,要求组织和支持爱国主义题材文艺创作,大力讴歌民族英雄,倾诉家国情怀,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正确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同时要求作家艺术家从社会生活、当代人物中挖掘题材,讴歌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这些要求,值得当代每个诗人和诗词工作者认真领会,自觉践行。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关于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智慧,我们不能复古照搬,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鉴别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而结合时代条件和现实需要,对其中的思想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广泛应用到当今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实践中。唯其如此,才能切实收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效果,才能真正把中华传统治理智慧传承下去、弘扬开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人群体,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自己的国家。当代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大变革时期,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体系加速演变和深度调整的大变局时期。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越是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对叠加交织的“遏制”和“围堵”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西化分化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等构成的“十面埋伏” ,面对波谲云诡的时代风云,当代诗人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以高远志向、良好品质、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这样的诗人群体,其作品才能发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才能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唐宋散文》张清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杜甫选集》聂石憔、邓魁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杜诗详注》仇兆鳌 中华书局1979
(4)《全汉文》严可均中华书局1958
(5)《文选》萧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李白杜甫诗全集》张式铭整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林华光是福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党支部书记。联系电话:13960987776.
通讯地圵: 福州市鼓楼区金泉路26号2座101室)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