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七绝五首,并就诗说说诗 [诗:七绝]

周贤望     发布时间: 2022/10/30 17:51:25
阅读:587次      分享到

关键字
桂花 秦淮河

七绝五首,并就诗说说诗


周贤望

 

 

写诗,如同打麻将。一上麻将桌,你总是想“和(读如胡)”牌的,很难想象一个人打麻将却不想“和”牌。呵呵!

 

写诗的人想把诗写好,就像打麻将的人想“和牌”一样。合格的诗是和了个“小屁和”, 写出了一首好诗,则相当于“和”了一盘“清一色”。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打麻将?因为打麻将开心嘛!这个开心,并不一定是赢钱,你可别小看了“麻将人”的境界,呵呵!当然也不是输钱,他们多半是只要打着麻将就开心了。

 

同样的道理,写诗的人也是因为写诗开心,这个开心,也并不一定是诗写得多么的好,当然也不是诗写得不好,写诗的开心,就是一种“诗的感觉”,没写过诗的人感觉不到。但一旦感觉到了,就可能变成另外一个人,《红楼梦》里的香菱,你还记得不?学诗前后,判若两人。

 

人一有诗情,多半是快乐的,就算在痛苦中吟诗,那也是对痛苦的一种超越。

最近我在痛苦中吟了一首诗:

 

秦淮河口

 

楼前秋水入秋江,半是清流半是黄。

河到尽头颜色改,奔腾还在更前方。

 

 

你肯定觉得这不是痛苦中吟成的,这不就是很顺很溜的四句话么,其实不然,很不然。

 

这是我为纪念一个退休不久就告别人世的大学同学而作的。他逝世时才63岁,退休前是厅局级干部。他是不是平易近人,我不知道,但平易近同学是真的。同学们都说他是一个很好的人,有着完美的人格、崇高的品格和崇实的官格。

 

所以,我觉得他没有死,就像我眼前的秦淮河一样,到了河口,虽然到了尽头,此后就不叫秦淮河了,但他的清流,已经汇入长江,与长江水一起继续奔腾向前。秦淮河,只是改变了颜色,她清澈的河水依然在另一个所在,继续奔腾。

 

一条清澈的小河汇入大江,就像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死亡一样。一个生命虽然到了尽头,但他的灵魂也会在另一个所在,依然浩荡。

 

你也许会觉得水与生命是两码事,当然是两码事,你这是科学。但我情愿当成一码事,我相信灵魂永生,就像相信水的轮回。我不愿意把死亡写得那么悲伤,在此时此刻,我的感情世界中,这就是一码事,所以,我这是诗。

 

另外还写了几首桂花诗,如下:

 

金陵桂子香

 

壬寅久旱夏秋长,桂子迟迟未吐芳。

昨日水关桥下过,一团花气扑寒江。

 

 

同韵和赵友莅诗兄《金陵桂花王》

 

百年风雨百年侵,一树封王一树金。

绝代芳华宜送目,繁花落尽见冰心。

 

 

步韵和吕宁宁诗兄《咏桂》

 

花气袭人秋渐凉,诗家小酌饮华章。

若无月里嫦娥咏,只怕吴刚酒不香。

 

 

这三首诗不必解释什么。诗,要是解释起来,用百倍于诗本身的文字也难以解释到位。

诗,就是要让你一见钟情的,看一眼就懂,就喜欢,就小鹿乱撞,这是第一感觉。有这感觉就可能是好诗。

 

诗,要细读,要品。感觉越品越有味。这就“成”了诗。诗,“有味”特别重要,有没有味,是分辨这首诗“成”与“未成”的分水岭。

什么叫有味呢?

看了字面意思,想一下,感觉字里行间还有某种别的什么意思;再想一下,感觉还有;想到位了,便觉得诗里的这几句话,说的是,说得“太是”了,这就是有味了,因为品到味了。

随后,你想把你从诗中所品味到的那个意思、那个味儿,说给别人听,那么用什么语言说呢?自己说了一通,却感觉太啰嗦,还不够精准,发现还是用诗的原文最好。

这样子,一说明诗已经写到位了,二说明理解到位了。到了这一步,可以确定是成品的诗。

 

最后还有一首诗,写在霜降节气那天,如下:

 

今日霜降

 

一时风物始披霜,桂子浓香馥菊香。

莫谓今年秋日暖,青山照旧写红黄。

 

  

 

    桂花是浓香之花,菊花是淡香之花,今年天气暖,桂花开得迟,花期几乎与菊花重叠。我理解,这是桂花与菊花之间的彼此成就。不过呢,一时风物,该红的依然会红,该黄的也照旧会黄,该来的总会来,该香的一样香,“青山照旧写红黄”,这是意境,也是远方!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10条评论
提交评论
刘恒富
学习欣赏!点赞!问好!
评论时间:2023/1/18 21:33:31      回复
随风
赏读点赞
评论时间:2022/11/23 5:16:41      回复
吴波澜
比喻打麻将胡牌和一首好诗(横空出世)的豪放派,那逻辑概念的外延就不相等耶,与那些小玩意“诗,那是比喻恰当了,五首优秀作品,推荐共赏,问候诗家。”
评论时间:2022/11/22 6:54:21      回复
神慈
再赏问好
评论时间:2022/11/22 6:06:49      回复
正成
赏读学习!问好先生!
周贤望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2/11/20 23:40:25 
不良信息举报
问好先生,先生乃大家也!
评论时间:2022/11/20 21:24:03      回复
神慈
荐赞佳作,晚上好
周贤望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2/11/20 23:40:49 
不良信息举报
谢谢您!
评论时间:2022/11/20 4:47:15      回复
橙黄橘绿
老师这段诗论言简意深,似有启发🙏
周贤望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2/11/20 23:41:25 
不良信息举报
谢谢您夸奖!
评论时间:2022/11/17 23:37:28      回复
枯山月寂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一本杂志中看到有人(忘了是谁)写了一句:人是不会死的。死亡,只是人的想象。
        时间过得越久,越觉得这话难以驳倒,甚至还在潜意识中为之论证辩护:根据质能守恒定律,一切始终都在,不生不灭,只是转换了一种存在形式而已。珍贵美好的东西,我们都希望能永存,譬如操守、譬如骨气、譬如爱、譬如高洁......虽然具备这些美德的具体人可能不在了,但是这些还会在其他人身上延续。
        也许,现在我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庚续不断,永垂不朽。
周贤望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2/11/20 23:42:07 
不良信息举报
生命状态不同而已!
评论时间:2022/11/13 18:50:12      回复
枯山月寂
我诗故我乐。这恐怕是爱诗者的通病,老师说的在理。
周贤望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2/11/20 23:42:38 
不良信息举报
您说的也在理哈!!!
评论时间:2022/11/10 18:10:47      回复
王健男
学习了!
评论时间:2022/11/8 23:02:37      回复

1 2
  • 18 条记录 第 1 页/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