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浅 谈 书 法 [文章]

王万军     发布时间: 2022/11/23 19:12:05
阅读:1009次      分享到

  

  

汉字是唯一流传使用至今的文字,从甲骨文到现在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这种方块字储藏的信息量很大,组词能力很强,但它的基本含义并没有变,使我们今人可以超越历史、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汉字的一个词、一句话,用外语翻译就可能是一句话,一段话才能说清楚的。

能够用汉字书写,是我们的荣幸,应该为此感到骄傲。有人为了写好它,重复练习,这就是书法。

汉字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楷书、草书、行书的书体流变,我们现在常用的书体多为行书。

在秦统一前,石刻、铭文、墨迹的作者多难以考证,秦以后的书家多有名有姓。秦朝统一了文字,开始用小篆书写,丞相李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流传至今的书法篆书作品仍为数不少。但是不管任何朝代,具有艺术才能的人毕尽是少数,书法也一样,每个朝代产生的代表性书家并不多。

书法的演变过程漫长而有迹可寻,那也许是书法博士、书法硕士研究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考古发现,大量的碑刻出土,文字古朴苍劲,呈现在世人面前。于是康有为发起碑学和帖学之争,曾一度愈演愈烈,逐渐发展演变为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书法有了创新。

随着现代书法的兴起,书法的形式呈现多样化,但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许多书法爱好者不重视书法的功力,漠视传统。有人居然说:“书法只需多看,不需多练”。赵子昂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习之,便可名世。”我们不否认古人借鉴作品的有限性,但这句话至少说明书法是建立在重复的书写和极度的熟练之上的,它是一门技巧。后世书法家莫不是遍临诸家,博采众长,对于临摹的重视可以用“毕其终生,一以贯之”来形容。王铎临摹前人作品“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临摹原迹达到“如灯取影,不失毫发”。可见继承传统的重要性。

孙过庭在书谱中写到“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经过“平正、险绝、平正”三个书写阶段后,如邱振中教授所言“才能让基础和运用达到一个平衡”。我们年轻的书法家“层出不穷”,授予称号者慷慨大方,承受者也心安理得。

谈到书法家不能不谈到修养和品格。王右军在朝廷的多次召唤下才勉强出仕,但不久又找借口辞官归隐。赵子昂做为宋室后裔,在元朝庭的多次“感召”下,勉为其难,无奈出仕,但郁郁寡欢,终于得了“抑郁症”。他的寂寞、凄苦谁能体会,他内心深刻的矛盾似乎也体现在了作品之中,他作品的结体也并没有影响其高雅的韵致。据说他在其同为书法家的妻子管道升死后,再未续弦。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泥水交融,重塑形神,再续前缘”,后代有情人为之感慨、动容。

作品中的书卷气不是每个书家都具有的,它是书家对文化的深厚积淀,文化对书家的陶冶所致,不可强求。王国维认为通往艺术的道路是从知识、修养到艺术创作。苏轼认为“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足见文化修养对作品“气息、格调”的影响。正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试问,年轻的书家在重视当代文化的同时是否抛弃了传统文化?    

在审美活动中,“神、韵、气”是最高的标准。

南齐书法家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邱振中教授在其《书法》一书中对“神、韵、气”作了概括。“神”,与灵魂等能赋予作品生命的东西相关,倾向于作品的精神内涵,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气”,指渗透、贯穿于作品中的活力、使作品具有连贯性、节奏感,如“一气呵成”、“气贯长虹”之意;“韵”指作品的风度、风格、偏向于总体意境,包括“韵味、内涵”,有和谐、统一的含义,如“风韵犹存”。一件好的作品,“神、韵、气”也是相互紧密关联着的,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是很抽象的概括,没有具体描述。在欣赏作品时,由于个体的修养、对美的感受不同,仁者见仁。有人说:“张旭的草书体现了书法的最高艺术水平”;也有人调侃“黄庭坚的草书象死蛇挂在了树枝上”。

不论何种评价,都不能否认他们在书法上的成就,他们是当时和后世公认的、屈指可数的、名垂书史的书家,他们留给后世的作品都是书法史上璀璨的明珠。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