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社团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社团期刊
网站互联
通知公告
暂无公告
诗坛讯息
更多
泊头大运河诗社 立冬同题诗词作品
泊头大运河诗韵【立冬同题诗词专辑】2025年11月刊总第212期董书明七律·立冬吟(新韵) 卷地朔风吹落叶,四时更替永无穷。千篱寂寂黄花瘦,万顷油油碧野空。声断衡阳飞雁远,雪飘塞北暗香红。隔窗静坐琼浆饮,且望运行桂月中。 七律·立冬随笔(新韵)步张丙英老师《立冬随笔》 三冬漫漫日悠长,木叶凋零绿渐黄。卷地寒风添冷意,蛰居动物避饥荒。梅花岭上芬芳绕,可法碑前正气扬。却喜丰年兆瑞雪,浅酌煮酒味飘香。 注:可法,史可法,兵部尚书,明末抗清民族英雄,率部坚守扬州城十日,城陷被俘,慷慨就义,衣冠葬于扬州城北梅花岭。 罗崇亮立冬 调整心神品立冬,别辞秋月沐寒风。菊花前渚紫英谢,红叶西洼翠盖丛。蟾宝河湾柔屈舍,龟蛇洞内寄栖弓。一场喜雨盈头雪,笑醉东村小玩童。 李文平立冬吟 秋尽冬临覆寒霜,朔风催叶岭川黄。犹存残菊仍抱节,霜染疏林摇斜阳。寒塘潜鲤难觅影,万物冬藏待春光。莫道冬寒敛廖寂,梅香融雪孕琼芳。 高汝清七绝·立冬西风扫叶启冬藏,水冻田封雉蜃妆。万木更姿待琼雪,春烟一缕便还阳。 孟昭臻立冬日吟(新韵)刚度重阳九九天,又开冬日锁门闩。白驹过隙一弹指,素裹银装料不远。 肖静茹五律·立冬 冬临增朔气,万木卸华裳。叶落千山阔,云浮九域苍。四时循序转,万物应期藏。且待琼芳后,梅魂透雪香。 王玲【南吕·干荷叶】立冬 初冬到,渐寒凉,山色尤孤旷。看穹苍,伫横江,排云飞雁竞南翔,归棹随波漾。 初冬到,草枯黄,汀渚芦花荡。芰荷殇,九华香,时移更替自存亡,墨客空惆怅。 初冬到,喜村乡,好景丰收旺。打冬场,晒秋粮,挥锄翻地老农忙,汗洒田园上。 徐连生五律·立冬 秋色流年去,清冬秀锦妆。麦苗亲露绿,木叶浸霜黄。天外溢寒气,月中明冷光。松青迎瑞雪,梅艳送馨香。 付秀清七律·立冬吟 疏林高下半青黄,风过丹枫地染霜。一水残荷迎晚照,满园寿客向晨阳。云摇雁影窗前瘦,笔落书笺枕上凉。纵是冬凌寒彻骨,梅花抱雪暗生香。 七绝·冬夜温书 朔风卷地暮云横,瓦隙凝霜似雪滢。手捧诗书消永夜,哲思禅意润心明。 七绝·迎冬 霜叶辞枝风瑟瑟,瘦菊摇岸月明明。冬心若可随节转,定是眸中云水清。 公冶昭真七绝·立冬抒怀(新韵) 寒雨敲窗润野畴,千村万户喜吟讴。来年定是粮仓满,多谢苍天送瑞流。 张玉伟立冬抒怀 雨淋大地望田畴,农事稍闲笑语讴。莫道冬寒无好景,围炉煮酒福长流。张丙英步韵敬和郭嘉先生七律·立冬感怀。 七律·立冬感怀(新韵) 朔风渐紧物华藏,篱畔菊残染浅黄。雁渡南云天宇阔,霜铺北径地途长。围炉共话消寒夜,展卷闲吟续雅章。静待琼芳妆四野,春回水暖燕高翔。 立冬随笔(新韵) 霜凝草色敛青葱,雪点疏篱缀玉英。一剪寒梅初破蕊,风捎冷韵吻新冬。 七律·立冬(新韵) 朔气北来渐相侵,三番物候递寒沉。河塘水始封冰冱,野甸地初积冻痕。雉入荒陂辞旧序,蜃潜幽涧化新禽。围炉煮酒谈节令,诗赋怡情话岁深。 昝秀昌立冬秋去冬来万物休,滋生养气日无愁。农家果实积储好,严节之时度福优。 张铁柱立冬(通韵) 秋尽落叶凉,冬初枝满霜。晨宵云雾起,北雁已南翔。 马文琪初冬 街上秋声已见微,园林赤叶醉仙妃。寒梅冷翠蛟无几,丑橘娇黄蟹正肥。昨夜霜清云掩月,今朝日暖露凝玑。皆言四季春光好,我爱开冬锦绣围。 现代诗 立冬文/张丙真 风,忽然就硬了,像一把生锈的刀,划开天空的薄衫。树叶在枝头数着最后的日子,一片,两片....直到大地铺满金色的遗嘱。 炉火开始思念柴禾,窗玻璃上,霜花悄悄练习篆刻——那是冬天最初的签名。而我们,在渐冷的晨昏里,把自己裹成一句温暖的诗,等待一场雪,落下封底。 立冬文/李民强 淅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忘记了昨日还是寒秋落叶更迭着美丽的画卷秋的余温在清凉和深邃的色调中流动 没有风整个空间竟是如此宁静阳台的小花不再绽放娇媚入耳的雨声直击着纯洁的心灵 饺子熟了腾腾的热气围绕着浓浓的亲情母亲还在微笑那份爱融入我们心中 初上的华灯爬上了我的笔记向着初冬娓娓诉说每一字每一行凝聚的希望正在升腾 初冬细雨文/李民强 恰似春的气候一股细流涌向街头没有绿的萌芽麦苗吮吸着甘露乍然间享受着大地的温柔 一丝丝来自天空的慰藉落满孤寂的静默一颗颗早已浮躁的心渐渐趋于平静 一把伞独撑在城市的十字路口着装的交警成了雨中最靓的风景站好每一班岗没有寻找回家的理由 立冬的雨文/杨秀红 它不属于某个季节但,总能让人想起它的凉带着一丝丝忧郁冲刷着灵魂深处的肮脏 细雨沙沙连同那些枯叶一起落下唤醒黎明的梦境将城市里的喧嚣覆盖或许这是深秋迎接冬最高的礼仪 北风翻开冬的日历每一页都画上寒冷就在这个浪漫的季节邂逅把信件封在一片叶子里北风成了忠诚的信使 拾起一片片落叶那是藏在心里的愁把思念穿成珠帘压制住我炽热的心跳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在窗前,仍能看到你踩过的足迹
社团简介
更多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团体会员
更多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河北省泊头市裕华路

邮编:100007邮箱:2638394842@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