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通知公告
暂无公告
诗坛讯息
更多
鄱阳县诗词学会第167期诗词精选
1.桂 花 彭芳科金英玉粒送桢祥,九月仙姿俏妙妆。街道深情留秀色,庭前厚意散馨香。株株叶上珠光闪,树树杪头花影黄。雁翅鸿歌陶醉舞,骚人笔下赋诗章。2.桂子飘香 刘桂菊金风暗度小庭幽,万点鹅黄扑画楼。碎影漫随云影散,寒香偏逐露香浮。曾沾谢客诗中袂,又落刘郎酒畔舟。莫叹蟾宫难折取,人间一夜占清秋。 3.桂 李长春百花渐落我初归,却与三秋敛翠微。淡淡清容增态色,娟娟素影衬芳菲。剪裁玉叶诗登极,攀折琼枝殿入闱。十里婆娑常得意,闲将爽气斗霜威。4.咏 桂 吴意保深秋气爽满庭芳,金粟枝头暗吐香。万种风情人自醉,千般雅味蕊芯藏。花开季节丰收乐,韵入诗词笑语扬。最是蛇年秋月美,缤纷桂影胜春光。 5.咏 桂 方维奇金粟花开簇簇黄,门前丹桂散幽香。羞同篱菊比娇态,敢向角梅争艳妆。月殿移来深院秀,风流占尽满庭芳。仙姿摇曳秋光里,情寄人间韵味长。注:角梅指三角梅。6.庭院丹桂 何佐发寒仙缀树破秋光,暗送清芬溢画堂。露浥琼枝妍愈烈,风摇碎玉影偏长。不随桃李争春媚,只抱贞心傲晚霜。最是宵阑人静后,幽芳绕枕梦馨香。7.桂 花 毕介明蟾宫碎玉落人间,万点金珠缀碧鬟。露浥天香凝月魄,风摇花雨润秋山。清芬暗度三更梦,冷艳新裁九曲湾。欲问灵根何处种,广寒移向小庭闲。8.桂 花 金登仁往年八月桂花芳,今岁温高有异常。寒冷才闻香味远,秋深方晓意情长。清晨白露披迷雾,山岭红枫染玉霜。仰望星空飞大雁,恰逢艳菊笑同堂。9.桂吐芬芳 曹爱民不与春红竞宠忙,独擎翠盖送清凉。繁英落尽枝犹劲,暑气收时韵始昂。夜静魂牵同一梦,人闲影伴醉重阳。寒凝玉蕊松风骨,馨沁门庭岁月长。10.咏 桂 汪厚发明光皓月照村楼,悄静乡居雅韵稠。媚夜心怡添梦醉,闲情诗咏涨酣柔。新株玉桂迎霜挺,初蕊香魂凛冷悠。怀蕴芬芳天地阔,欲如随馥驾飞舟!11.老家院中的桂花树 汪 渊一树芳菲扑鼻香,婆娑碧影拂檐廊。经年独对厨烟冷,满院深铺落叶黄。瑟瑟蛩声生寂寞,幽幽明月照沧桑。蓬门久锁披风雨,翘盼离人早返乡。12.咏桂感怀 程德银院中丹桂淡轻黄,八月连天扑鼻香。露润清新侵肺腑,风摇荡漾沁肝肠。容颜不落三春艳,雅韵无尘万古芳。欲摘半枝当饰品,且观秋色作头妆。13.桂吐芬芳 吴云钦嵌玉妆秋攒碧枝,轻匀浅淡立疏篱。碎金铺地凌霜与,爽气穿帘邀月随。酿得桂醅酬远客,携来蟾影照仙姿。休言露冷清欢少,更爱天香漫遣之。 15.题南沙蒲州花园桂花树 林茂建金粟摇风缀碧枝,南沙晴霁曳香丝。花濡海色融诗境,叶绕潮声寄素期。玉魄犹涵宵露润,芳阴渐拂曙光熙。年年秋半清芬吐,长忆霍公栽树时。17.咏桂(孤雁格) 吴立奇一夜凉飔处处新,碎金挂树自撩人。层层静翠浮寒信,缕缕幽香待燕宾。性逸不输陶令爱,品清岂逊板桥邻。风流莫论花容色,且让诗心起醉吟。18.乙己年江南桂花迟开 刘加林久旱高温日照强,蛇年闰六桂迟香。云中无雨多残暑,夜里因风少晚凉。九月木樨初锦烂,三秋金粟始辉煌。热蒸扰乱坤灵秀,至现芦花未见扬。19.咏 桂 施社干秋高气爽树临风,碧绿丛中缀玉绒。最喜芬芳存眷念,何怜富丽付灵空。人前不怕人夸赞,雨里堪忧雨化融。惦念瑶池生绮梦,凝眸窥视广寒宫。20.乙巳桂花"自咏" 朱功发百花残卉我登场,无奈今年出异常。寒露难舒香玉韵,微霜方始溢馨扬。扁河桂树才留歇,坝上枫梧尽染黄。湿地鄱湖鸿雁闹,羞同艳菊待亲乡。21.丹桂飘香 苏民主风染花香亦醉人,翩然秋意落凡尘。花前月下芬芳蕊,雨后云中荡漾春。绿叶成萌心若远,红颜似水梦犹均。长留小鸟枝头树,弥漫空灵朴鼻唇。22.乙巳秋桂 应万雄风卷秋云浪卷蒿,暮如罗锦月如刀。信江迂曲昌江直,南雁低沉北雁高。院角空畦香郁郁,墙头一桂意陶陶。莫愁今岁花开晚,为近重阳酒更豪。23.清晨路观桂花落(新韵) 毛雄亮金风吹桂花,清气旷心佳。馥晚中秋落,凉先寒露发。鸽行啄宿籽,烟起锁朝霞。闲者江山主,随观四季华。24.桂吐芬芳 李金发八月晴飔花吐芳,芬飘霄汉玉盘香。凤凰衔桂酿醇酒,醉倒吴刚归梦乡。25.桂香满园(新韵) 刘清午金风送爽到楼台,八月芳园桂正开。不与春花争秀色,清香一缕沁人怀。26.咏 桂 徐有清去年秋半此园逢,玉靥琼枝映月容。玉靥不知何处去,桂香依旧笑秋浓。27.桂子迟开 孔赛海桂子迟开芳暗涌,高枫火树落红飞。身盈金粟斓枝倩,霞菊西风别雁归。28.晚秋见桂花 刘新才气爽九秋分草色,寒江柳影冷丝条。庭中桂树花香散,银露流光空寂寥。29.咏 桂 花 李以民金风裁叶碎霜英?,?暗度幽香动旅情?。?莫道秋容萧瑟处?,?一园珠玉月轮明?。30.未见桂花开 黄明金已是深秋落叶黄,迟迟未觉桂花香。怎知何故君开晚,只见枝繁不见芳。31.月桂吟 周新华秋月逢中曜玉华,蟾宫银桂破圆桠。碧云天外迢遥路,一夜馨风拂万家。32.咏 桂 曹光火花枝满树映红霞,叶影飘香地画鸦。不与群芳争艳色,只留秋意护人家。33.桂 花 雨 卢晓峰桂生花雨并非春,树下闲翁难定神。才把秋衣三日着,今凭黄褂又加身。34.桂花未开 徐锦炎暑越过秋,西风桂叶稠。花香迟未放,只待冷霜酬。35.问 桂 黄春华今又秋光至,天香竟未回。谁教炎久驻,仙骨避尘埃。36.鹧鸪天·桂花 周雪霞素蕊含烟沁暗香,繁枝袅袅舞霓裳。高情岂羡倾城色,逸韵偏宜洗砚堂。星影瘦,月痕凉,清风流雅意悠长。不随霜菊争仙骨,独引云山入酒觞。37.鹧鸪天·桂吐芬芳 胡郅治金粟斜攲映小窗,天风散馥过云墙。月磨玉魄铺庭雪,秋炼冰魂入酒觞。从醉里,认微茫,几回蝶梦绕仙乡。而今独对玲珑影,犹恐清芬冷夜霜。38.联咏桂花 陈继新滑露还期浓,幽霜莫许凛,无须盛宴春光好;早开难入杏,晚放不思梅,只待佳人玉簟秋。
学会简介
更多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

邮编:100007邮箱:1378098809@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