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现代诗
草原文化
个人专辑
诗坛讯息
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会员佳作三十一期
范如铖 观忻州秀容古城打铁花 新月钩帘大幕开,匠工昂首立高台。迎风奋臂一槌起,天上银河落下来。吕 生 玻璃赞 转壑离峰济世行,输光掠影体晶莹。熔凝几度身心许,唯恐人间不透明。苏永兵 娄山关 连绵盘道越峰巅,峻岭巍峨插九天。昔日烽烟常入目,今人能不诵遗篇?贾 琼 登弥陀山 碧草纤花铺满坡,清风衣袂舞婆娑。明眸一放三千里,览尽涳濛山与河。静 聆 雨后随感 琴起幽居韵绕梁,风徊小院逸清芳。空山一道歇疏雨,明月千寻照两乡。安美玲 农家六月喜雨有感(新韵) 芭蕉伞底漏声微,慢把甘霖注玉杯。一夜筝弦弹到亮,眉心两叶带欢飞。邓 嵘 晚登浦东双子山 双子高低暑雾开,蟾光导客独登台。山中云影随风去,江上轻帆逐浪来。胡文美 收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有记 得有金章白发人,回眸半纪守吾真。曾歌赤帜三山倒,更染青衿九域新。雪鬓未遮霜履迹,蓬窗犹记斧镰尘。此生无悔知行事,明月清风七十春。张 伟 游花港观鱼 苏堤朝界泛璘盘,花港名因宸藻欢。红鲤簪波藏复现,金鳞濯影喜同观。牡丹亭外亲风露,御笔碑前识改翰。最是闲情消永日,倚栏心与水天宽。曹永伦 夏访绿江村(新韵) 丹东宽甸第一村,誉满尘寰景诱人。热烈祥和山醉客,温馨僻静水勾魂。稻青漫漫集金蟹,湖碧晶晶跃玉鳞。绿柳如烟花似海,琼楼遍布美绝伦。王翠萍 近 况 恬退终成散淡人,赏花赏月赏三春。闲居偶有同流泽,小酌依然独善身。白发红颜虽是梦,青山绿水竟为邻。眼前风景君稀见,飞鸟归云故事真。穆凤岐 海勃湾放歌(新韵) 黄河浪涌海勃湾,历古览今龙虎蟠。一水径流连后套,两区接壤望银川。参禅南去拉僧庙,赏景东登桌子山。大漠无垠悬落日,余晖依旧照雄关。李秀兰 赴达茂百亩马兰花海错过花开之景有寄 香销芳海淡晨霞,不复簇前盈紫纱。蛱蝶有情寻落影,游心空憾悼残花。元知世事常难料,何许枯荣留叹嗟。碧叶衔天关塞阔,马蹄踏老是人家。邢爱学 卜算子·诗社逢知己 君在赤峰南,我在红山北。结社同城唱和诗,气韵逢知己。 赋咏竹林旁,赋颂梅园里。不屑争春伴鹤吟,字句陶然醉。武晓霞 行香子·暮登感怀 草色齐肩,暮色垂天。登临处、送目云边。万家灯火,星落人间。映夜之宁,月之淡,野之宽。 身尤舟楫,心随鸥鹭。任浮沉、过眼千山。东坡醉墨,摩诘诗禅。共一襟风,一壶酒,一天烟。王腾威 浣溪沙·夏雨 ?红瓦垂珠溅玉绳。台阶漫作小银泓。谁家纸伞曳烟青。 风卷纱帘消暑气,云流檐角挽花藤。慢煎心事道浮萍。白文华 西江月·夏至 尽享夏凉光景,焉知稼穑忧伤。蛇年一半叟心慌,籽粒如何茁壮。 农事常留心坎,闲愁总占诗行。秋高但得暖阳常。还我丰收景象。董 彤 西江月·七一随笔 晓角催明长夜,赤旗扫尽寒霜。红船星火遍苍黄。九域罡风涤荡。 擘画山河焕彩,激扬岁月流芳。重霄瀚海任腾翔。更待钧天浩唱。杨素清 八声甘州·凤凰古城 看卧虹桥拱映沱江,云水自悠悠。叹藩墙藓软,碧辉门固,曲巷通幽。错落木房吊脚,影驳老城秋。谁在文昌阁,夜读《边州》? 漫述烽烟南楚,有残碑断字,史记藏鸥。怅霜欺废寝,风雨蚀雕楼。石阶道、默然无语,夜郎西、鼙鼓动高秋。任凭说、跳岩人去,古镇名留。周外芳 水龙吟·梦父 别离只恨无常聚,空叫长情无故。春来辞岁,西窗白发,炯然双露。伫影临屏,和钟萦耳,呼儿同住。把盏聆听诉,峥嵘岁月,胸中笔、春秋赋。 每叹枪林弹雨,几番离,死生无路。履新使命,开荒塞北,支边敲鼓。雨里风中,潜藏身影,呕心痴吐。愿精魂旧梦,安劳前辈,化平生许。郅关印 鹧鸪天·老年大学的学生 霞染桑榆夕照明,党恩沐我胜瑶英。三餐温饱何须虑,四季康宁自有凭。 临晋帖,诵诗经,校园幸许作门生。公交红卡身边带,载我书山自在行。李明冰 水调歌头·瞻仰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感赋 盐阜耸雄馆,塞客拜忠魂。纵横南地山水,星火是红军。即使风低潮落,即使身孤力弱,依旧不沉沦。野菜饱肠胃,豪气满乾坤。 卧幽谷,穿峻岭,建奇勋。少枪缺炮,同敌缠斗恁多春。频创东洋雠寇,勇扫中州污垢,舍命荡残存。国祚今朝旺,亏得好儿孙。(选 稿:贾焕文 审 核:赵丽春)
学会简介
更多
内蒙古诗词学会成立于1999年9月14日,是挂靠自治区文联并在自治区民政厅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实体,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 内蒙古诗词学会历任会长刘哲、谭博文、贾学义。 现任会长贾志义。现有理事52名、常务理事47名。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顾问若干名。 内蒙古诗词学会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近几年出现了蓬勃向上的盛况。现有两个二级单位,分别是“内蒙古诗词学会女子工委”(下设草原女子诗社)和“内蒙古诗词学会散曲工委”(下设草原散曲社)。学会内设党支部、办公室、组联部、《内蒙古诗词》编辑部、诗教部、网络部、学术部、培训部、青年部、楹联部、新诗部、朗诵部、艺术团,共13个部室。 截止2020年7月,学会有包头师范大学、大唐国际资源再生公司、沅梦艺术中心、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学校、托县神泉旅游生态景区等六个团体会员单位;已发展个人会员1000余名,其中女会员300多名(她们同时属于草原女子诗社社员),推荐发展中华诗词学会会员600多名。 内蒙古诗词学会秉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宗旨,注重诗词文化的传播,深入乡村、学校、社区、企业、部队、城镇各单位进行宣传、动员、指导诗教工作,成绩显著。现有8家"中华诗词之乡",65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1家中华散曲文化教育基地,110家"内蒙古诗教先进单位”,8个“中华诗词村”、30多处中华诗词采风创作基地、2个全区散曲创作基地,1个中华诗词培训基地。 内蒙古诗词学会从2014年到2020年成功举办了六届诗词理论研讨会(每年一次)、三届大型草原诗会(每两年一次)、两届正北方诗词奖(每两年一次)、两届中华诗词研训班(每年一次)。此外,经常举办笔会、采风、诗歌朗诵等各种丰富多彩的诗词活动。2015年内蒙古诗词学会在通辽市科尔沁区承办了中华诗词学会第29届诗词理论研讨会;2018年邀请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一行6人到内蒙古诗词学会举办的“中华诗词高级研训班”授课;2019年7月份,内蒙古诗词学会在正蓝旗元上都草原艺术公社承办中国第四届散曲学术创作论坛。2021年,在龙舟竞渡、粽艾飘香时节,内蒙古诗词学会将联手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市人民政府,与中华诗词学会在河套平原主办第四届中华诗人节。 内蒙古诗词学会创办有《内蒙古诗词》杂志(季刊),办有内蒙古诗词学会微信公众账号平台(每半月一期),内蒙古诗词学会美篇账号也已运行,不定期地及时发布学会的重大事情以及学会会员的应时佳作。内蒙古诗词网的上线运行,标志着内蒙古诗词工作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019年,内蒙古诗词学会被内蒙古自治区文联评为优秀社团组织。2023年被中华诗词学会评定为先进会员单位。 内蒙古诗词学会愿意接纳所有有入会意愿、品德高尚的诗词爱好者成为学会会员。
诗词速递
更多
[向上向善]
暑期教师研修感怀
2025-07-25
[姚文长]
渡江云 游宁夏黄沙古渡
2025-07-25
[李贤君]
晨光
2025-07-25
[林荣先]
百兰行感怀
2025-07-24
[沈福东]
八一礼赞
2025-07-24
[陈立军]
西江月·品太平猴魁茶有感
2025-07-22
[王振和]
连雨
2025-07-22
[陈立军]
破阵子·沙漠生灵
2025-07-20
赛事纵横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秋实(曹宝全)]
立秋
2023-08-06
[秋实(曹宝全)]
大寒
2023-06-18
[秋实(曹宝全)]
惜春
2023-06-18
[秋实(曹宝全)]
榴花
2023-06-18
[秋实(曹宝全)]
麦收
2023-06-17
[秋实(曹宝全)]
芒种
2023-06-17
[秋实(曹宝全)]
夏夜雨后
2023-06-17
[秋实(曹宝全)]
城南仲夏夜
2023-06-17
[秋实(曹宝全)]
惜春
2023-06-01
现代诗
更多
[汪元芝]
中秋望月(新韵)
2023-09-28
[李明]
岭南流连客
2023-06-18
[萬鈞]
巡游张家界
2023-06-01
[萬鈞]
霜降把酒
2023-05-27
[萬鈞]
春日城郊遇故友
2023-05-27
[汪元芝]
再咏月季花
2023-05-27
[萬鈞]
春日金城抗疫有感
2023-05-27
[抚琴听鹤]
我爱你的形式是光明的缠绕
2023-05-27
[汪元芝]
登将军渡纪念馆顶楼
2023-05-27
草原文化
更多
[萬鈞]
西江月--故乡中秋
2023-09-28
[萬鈞]
抱朴含真
2023-09-28
[陈光宇]
月饼
2023-09-28
[陈光宇]
中秋赏月
2023-09-28
[春风雅苑]
荣归
2023-08-24
[贺成元]
与志义会长赴东京赶考
2023-08-23
[陈光宇]
布谷催收麦
2023-08-23
[陈光宇]
农家乐
2023-08-23
[李明]
书店素描
2023-08-23
个人专辑
更多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63号院7号楼203室

邮编:100007邮箱:nmgscxh2021@126.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