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社团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社团期刊
网站互联
临沧诗词选
通知公告
诗坛讯息
更多
赵梅燕:童年老家(总第22期)
心灵的港湾赵梅燕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幸福的归宿。是充满爱和情的栖息之地。有钱人的别野、普通人的小区房,家没有统一模式,有人住着几千平米的大别墅,夫妻感情不和,形同陌路、整日鸡飞狗跳。物质的富有弥补不了精神的匮乏。有人住着几十平米的小平房,夫妻恩爱其乐融融。幸福的家不是豪宅,也不是富丽堂皇的装饰,更不是高端家具。而是夜里那一盏为你点亮的灯,是父母孩子的欢声笑语,是亲情的自然流露,空洞洞的大房子,没有亲人的陪伴,家是寂静的,你是孤独的,娘在,家在,父母健在,家才有存在的意义,家里才有饭菜的温度。父母之情,儿女之情,家是核心,是基础,有一种幸福叫等你回家。家是幸福的源泉,家的温暖来自每天下班回家,可以吃到母亲做的饭菜,周末,可以陪着母亲到菜市场买菜,与母亲一起做一桌香甜可口的饭菜,一家老小,围着饭桌,边吃边聊,吃完饭,帮着母亲刷刷碗筷,收拾厨房,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吃水果,安逸,舒坦,温馨。家是每逢中秋,春节,兄弟姐妹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看春晚放烟花,定格在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家是幸福的童年时光,那年那月,放学以后,把书包往家里一撩,就跑出去和小伙伴们玩了,临近黄昏,母亲在自己家门口大喊,回家吃饭了,我们这群孩子就飞奔往家里的方向赶,狼吞虎咽的吃着饭,玩累了,吃饱了,开始赶作业,在灰暗的灯光下,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小时候对家的理解就是回到家里第一眼就可以看到父母,如果有一天回到家里看不见母亲,就莫名其妙的紧张起来,到处找,找到那一份钟,心情才平静下来。家是一幅温馨的画卷。勾勒出陪伴孩子的每一个白天和黑夜的水彩画。有了孩子之后,家也就变得更加热闹了,孩子的各种小玩具,分散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给孩子洗澡,喂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回到家里,总有忙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情,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晚上,看到孩子酣睡的可爱模样,一种做母亲的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曾经的我们,也是孩子,多年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时光匆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孩子渐渐长大,到外地读书,家里又变得安静了,时常回忆和孩子在一起的那些时光,更多的是对孩子的一种牵挂和思念。家是幸福的源泉。有家的人,幸福一生。温馨的家是亲人之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的不离不弃。家人在彼此的包容,理解,关爱下,让家爱意缠绵。家,如同岁月深处的一首老歌,旋律悠扬,温暖着我;家,又像狂风暴雨中的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家,是我永远的心灵港湾。
社团简介
更多
1989年6月23日,由杨士纬、王儒昌、周士林、萧其祚、周天祥五位先生发起成立临沧诗社;2007年6月23日,由王永康、李景煜等14名会员集体发起成立临沧市诗词协会;2020年7月29日成立临沧诗社党支部;2022年2月20日,由龚财荣、王建宁、李政军三位先生发起启用临沧诗词网;2024年4月23日,临沧诗词入驻喜马拉雅并相续发布公益性音视频专辑《声音里的临沧诗词》《跟着诗词游临沧》《沧江茶香·临享诗会》。2024年8月1日,临沧市诗词协会荣获中华诗词学会诗词网站联动工程建设先进单位表彰。 2007年6月23日临沧市诗词协会在1989年6月23日成立的临沧诗社坚实基础上而成立,由临沧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临沧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市级文艺家协会,获临沧市老干部局纳入涉老社团组织,是中华诗词学会诗词网站联动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是由诗词爱好者、创作者、研究者和诗教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公益性、学术性、非盈利性的诗词组织,活动地点挂靠临翔区老干部局,宗旨是动员组织、团结引领广大会员和诗词爱好者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服务。办主刊《临沧诗词》、运维网刊《临沧诗词网》、主办一年制诗词班,拥有电子书《五彩沧江·田园诗话》、有声书《声音里的临沧诗词》。现有3家国家级团体会员,4家省级团体会员,13家市级团体会员,2家诗词创作基地。现有会员263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5名,云南省诗词学会会员42名,1名中华诗词大数据志愿者。先后出版《临沧古今诗书画集》《临沧诗社志》等图书20余部,收集整理出版临沧境内明代清代诗词500余首。在市委、市政府、市文联、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全体会员的有力支持下,充分发扬“五老建社”“14名会员集体建会”“三友建网”“五贤同音”的奉献精神,相信临沧诗词事业一定会从复苏、复兴、逐渐走向繁荣,营造临沧人创作临沧诗词、临沧人朗读临沧诗词、跟着诗词游临沧的浓厚氛围。 【临沧诗词网发展历程】 【2022年】 2月20日,启用临沧诗词网,管理中心主任:龚财荣,副主任:王建宁、李政军。同时,龚财荣兼任中华诗词学会诗词云平台网络监督员(中华诗词大数据志愿者)。 9月4日,中华诗词学会官网采用临沧诗词网推送的105岁会员段天锡先生作品《临沧诗词:段天锡集》。 【2023年】 5月20日,中华诗词学会公布全国716家单位2022年度诗词网站建设、使用和管理情况综合考评结果,临沧诗词网位列市级社团第52名,管理员位列市级第6名。 12月14日,温度临沧·新田园诗·百名诗人创作千首诗词活动启动。 【2024年】 2月7日,启用《临沧诗词网》印章。 8月1日,中华诗词学会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中华诗词大数据研讨暨诗词网站联动工程颁奖活动,临沧市诗词协会荣获2023年度中华诗词学会诗词网站联动工程建设先进单位,龚财荣获2023年度中华诗词学会诗词网站优秀管理员。 8月7日,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云南文艺网以《临沧市诗词学会荣获中华诗词学会表彰》为题对临沧诗词网建设成效进行宣传报道。 8月10日,创建《临沧诗词网年鉴》。 11月20日,成立临沧诗词大数据事业部,主任:龚财荣,副主任:王建宁、李政军。 11月20日,临沧市诗词协会与中华诗词学会官网技术支持单位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签订《诗词大数据建设战略合作意向书》。【2025年】1月1日,临沧诗词网优化升级新增上线《临沧诗词选》《临沧诗人集》两个特色精品栏目。 1月25日,《临沧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内容写入,中华诗词学会官网采用临沧诗词作品2000首。 2月2日,拟提临沧诗词网文明公约:“清朗、和谐、共享、健康、安全”。 2月22日,临沧诗词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2024年度诗词网站联动共享工程建设优秀管理员。 3月23日,龚财荣获“2024年度云南省诗词学会网站联动共享工程建设优秀管理员”表彰。 3月23日,《云南省诗词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内容记入:“临沧诗词被中华诗词学会通报表彰为2024年度诗词网站联动共享工程建设优秀管理员”。 7月10日,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委网站与临沧诗词网建立友好链接。 【临沧诗词网年度十佳诗词作者名单】 【2022年】龚财荣、李政军、王 琼、夏德彦、肖洪渭、周益宗、普继元、毕天祥、唐建昆、邱怀珠。 【2023年】龚财荣、李政军、王 琼、夏德彦、肖洪渭、彭 进、普继元、何平军、李家祥、刘世坚。 【2024年】夏德彦、何平军、王 琼、李 田、王建宁、邱怀珠、王顺义、张友福、彭 进、庞秀杰。
诗词速递
更多
[龚财荣]
一品冰岛正山茶
2025-05-24
[龚财荣]
遇见琼英
2025-05-24
[龚财荣]
坝糯藤茶印象
2025-05-24
[龚财荣]
兴村即景
2025-02-16
[龚财荣]
春节赏博尚油菜花
2025-01-29
[龚财荣]
雪山林海
2025-01-29
[龚财荣]
夜宿茶山
2025-01-13
[龚财荣]
滨河光影
2025-01-05
[龚财荣]
遇见边迈
2025-01-04
临沧诗词选
更多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临沧市临翔区临翔路382号区老干活动中心

邮编:100007邮箱:15126583310@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