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社团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社团期刊
网站互联
通知公告
暂无公告
诗坛讯息
更多
紫气东来,乙巳元吉
苏建华 元旦贺吟 一夜笑声连,原知庆跨年。 凭窗听晓唱,伏案写花笺。 苦乐随风逝,情怀对月闲。 惟期亲友好,互问润心田。 备 年 岁近年终百事忙,当家恨不手多双。 长街釆货丰仓储,老屋除尘洁户窗。 客在天涯思故里,童游闹市盼新装。 谁人玉笛声清越,欲唤春风染彩章。 贺春节 鼓乐响连天,神州过大年。 蛇盘丰谷地,龙隐彩云间。 昨岁成追忆,今朝盼凯旋。 唯期希望籽,趁雨种心田。 拜年 笙歌脆且甜,亲友相拜年。 拱手施仁礼,同期好梦圆。 春夜街景 一夜鞭炮声,欢游快活人。 明朝何处聚,长街赏花珍。 咏和纲仁方家《金江雪景》 金蛇报喜准时来,久盼瑞雪润玉阶。 花市香飘人爆满,门前玉蕊照常开。 许世鹏 瑞雪迎春 瑞雪迎春乙巳临,山容树貌付云深。 冬阳犹记通和煦,炉炭频添散积阴。 叉手微醺佳句想,冲寒大放异香寻。 城乡红透山茶艳 ,积玉堆银富远岑。 乙巳元吉 一 乙夜燃藜天禄静,巳珠焕彩岁华新。 大书福字嘉平庆,吉兆丰年喜瑞春。 二 暖风唤醒千山绿,灿灿朱联万户红。 柳眼欲舒春雨润 ,茶园沾溉瑞先通。 李琦天 市文代会有感 奎星熠熠照临翔,文道千秋壮志昂。 大业燃情书伟绩,高贤聚义吐芬芳。 旗山揽秀花争艳,艺苑撷英梦起航。 花甲拈须重上阵,讴歌时代韵飞扬。 和东山君 今日登楼瑞兆临,银装素裹入云深。 花间添雪不多见,白里透红哪怕阴。 心旷神怡居二十,老安幼适上千寻。 天公作美当莫负 ,满室祥光接远岑。 春日有感 城南形胜紫霞升,仁里安居捷足登。 市井繁华皆遂意,人文炳蔚共欢腾。 何当壮志三千仞,更上高楼二十层。 待得惠风和畅日,凭窗览秀会亲朋。 黄建林 雪中游石洞寺兼和东山师 瑞雪悄然梦里临,南滇老少尽欢心。 登双阁为红花赞,过一桥听白雪吟。 池上暗香馨远近,枝头冻雀影浮沉。 故人旧事炉茶暖,窗外纷扬压竹深。 舒学俭 除夕有感 除夕甘霖浥旧尘,千山瑞雪迎新春。 鲜花香果漫街市,万户团圆笑语频。 杨成智 春歌 滇西破晓启行匆,千里驰驱向友逢。 酒盏频传欢畅意,歌台同唱兴无穷。 陈庆洪 乙巳新春有吟 日暖山川照大同,龙蛇起舞满城中。 声声爆竹开心笑,对对春联好运通。 喜迎2025年除夕日 户户迎来气象红,大街小巷挂灯笼。 人间皆是好时节,岁岁相逢入画中。 贺春节列入世界非遗 欣闻春节入非遗,盛事催人应贺诗。 华夏文明传世界,全球瞩目复兴时。 施太忠 咏梅 又见梅花发暗香,雁飞南北忆天长。 新春已近农家院,白雪同歌乐未央。 家乡忆友 老来年事忆春秋,镜里容颜变白头。 我在家乡怀故友,酒温何日共登楼。 乙巳开元 祥云一片向南开,瑞似梅花扑面来。 雪后无霜冬巳尽,青阳遍布满春台。 春游古寺 古寺清烟篆吉祥,俗人到此拜高香。 虔诚愿发三阳泰,贝叶经祈万世昌。 虎岭增光光皎洁,龙泉赐福福绵长。 诸多孽障金盆沐,拔除迷雾日重光。 雪润丰年 乙巳开元兆吉祥,青山素裹白茫茫。 梅花倩影高标雪,桃叶菁芽敬候妆。 四野鸡声惊客梦,九州燕语报春光。 向阳门第清风笑,红日中天照四方。 乙巳开元 雪润蛇年送吉祥,老松岭上历风霜。 才听杜宇思乡梦,又是春风染翠苍。 近水楼台诗与酒,对花心境寿而康。 今朝且共东君醉,把酒凌风日月长。 春游凤庆城 轻风拂我过堤桥,雪润山茶别样娇。 觅景寻欢清影下,张灯结彩太平朝。 一池春水嫣红在,满腹愁虑浊酒消。 直上高峰诗意远,赏花作赋日昭昭。
社团简介
更多
凤庆诗词,是凤庆东来诗社由云南省诗词学会特批专业网页。该社有社员45人,其中省诗词学会会员28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7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7人、中书协会员一人、省作协会员2人、省摄协会员2人。省诗词学会理事1人,生南社研究会理事6人、常务理事1人;2024年3月云南省南社研究会授予“云南省南社研究会凤庆会员组”。 现任社长许世鹏;副社长:黄建林、彭昱发。十多年来,凤庆诗词秉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组织各类采风10馀次,编辑出版《苗岭党旗红》、《和风甘雨润梓桑》、《颂歌新时代》等刊物,社员作品登载于省公开出版的《云南当代诗词选》《云南诗词》(丛书十集)《中华诗词文库·云南诗词卷》《“行走云南 我为滇狂”诗词集》《铿锵护净土》《云南近现代诗词选》《血沃南疆——云南人民抗战诗词选》、《三迤风雅》等诗词集中。
诗词速递
更多
[阳承治]
晨登太华峰
2025-11-05
[杨国亮]
乙巳重阳抒怀
2025-11-05
[杨永泉]
秋夜
2025-09-02
[潘培春]
无题
2025-09-01
[许世鹏]
早赴犀牛
2025-09-01
[许世鹏]
犀牛渡
2025-09-01
[许世鹏]
江水澄蓝
2025-09-01
[李启固]
齐齐哈尔之鹤乡行
2025-09-01
[杨春墉]
百年校庆步国亮贺词
2025-09-01
赛事纵横
更多
楹联
更多
  • 新建文档NaN
[施太忠]
文塔硕池门联
2025-06-18
[杨劲松]
龙泉煮茶
2025-06-12
[杨劲松]
“蒲门、华夏”七言联
2025-06-12
[杨劲松]
自题文心阁长联
2025-06-12
[杨劲松]
题茶室
2025-06-12
[杨劲松]
题茶室之二
2025-06-12
[江石光]
题顺宁文化广场大门
2025-06-12
[李启固]
顺宁文化广场大门
2025-06-12
文章
更多
  • 辞赋
  • 碑记
  • 散文
[许世鹏]
凤庆一中赋
2025-06-13
[许世鹏]
天下茶尊赋(以题为韵并序)
2025-06-10
[许世鹏]
敦煌赋
2025-06-10
[许世鹏]
滇红茶赋(以题为韵)
2022-12-14
[马骕]
许樾村先生题诗书法跋
2025-06-13
[杨劲松]
玉砚塔记
2025-06-13
[许世鹏]
赵氏茶房记
2025-06-13
[许世鹏]
龙角岩碑记
2025-06-13
[杨春墉]
九旬浅识感言
2025-06-18
[胡树鹏]
散读萧先生与麒麟掌
2025-06-10
[马骕]
《马骕书画集》跋
2025-06-10
[许世鹏]
徐霞客在凤庆品茗论道第一人
2022-12-14
[范玉虎]
游黑龙潭有感
2022-12-09
[毕天祥]
爱茶的父亲
2022-09-05
[许世鹏]
杨渡传
2022-05-02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凤庆县凤城朝阳街老体协三楼东来诗社办公室

邮编:100007邮箱:2964732586@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