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通知公告
诗坛讯息
更多
株洲市诗词协会十一月份集体作品
贺夏盛庆儒商分会成立南楚又开花一朵,沐霞饮露壮山河。春风摇曳千姿秀,十里清香儒雅歌。 侯李平秋游偶得雨过风尘静,悠闲野岸行。莲开邀蝶舞,果熟惹人惊。望水云霞涌,听蝉鸟雀鸣。漫观秋色爽,那得不怡情。 孙晓廷听秋斋印象院雅绿丛遮,庐幽接绮霞。霜侵双鬓染,露湿寸心赊。阅世文通古,临池笔走蛇。鹤庭多朗客,消夏聚贤家。 周祥新咏莲子翠房孕得玉玲珑,暗蓄清芬泥土中。雨洗冰心青壳润,秋催苦意淡香融。曾随绿盖承朝露,终化琼珠映晚虹。深锁朱胎贞性在,春塘再发万枝红。 邱碧琪临江仙·山间消夏叠嶂乱峰青未了,闲云香雾轻浮。噪蝉鸣鸟竞风流。伏天炎暑盛,且借一山秋。 懒卧藤椅荷风细,夕阳斜挂山头。诗书数卷酒三瓯。桃源信有路,乘醉月中游。 彭合成鹧鸪天·三元河溯源两畔丛林鸟任啾。循声觅涧小如沟。倏儿淅沥浑身冷,煞那迷濛动客忧。 彼酷暑,此清秋。凉风轻送布衣讴。多情雨后三元水,笑逐俚歌自在流。 郭竞芳齐天乐江天萧瑟冰轮淡。茫茫又将岁晚。惨绿年深,软红尘苦,只是难将愁剪。素窗须掩。若无限思量,如何消遣。长梦其深,看留灯火照醒眼。 人间难得年少,是春风十里,长生光焰。永夜心情,中年况味,到此天都不管。故人劳念。约同赏梅花,共消寒靥。努力殷勤,自斟杯酒劝。 秦友成送水灵入黔避暑楚地炎蒸暑气盈,纷纷入贵觅凉清。蝉音凄切星河绕,萤火参差草棘迎。懒问青烟迷远目,何堪翠柳叙离情。愿君此去逢佳境,养得身心格外精。 罗利生月夜昆明湖云泊渔舟天在水,南星北斗成邻里。玉盘托起夜明珠,月色今宵份外美。 马焱明为《正然诗集》题序有感花甲吟诗感万千,后昆赓续步先贤。唐松宋柏新芽发,古韵今声美誉传。梦绕五车光日月,身居八斗览坤乾。同春福运延年寿,有幸黄忠见上天。 言文杰画雄鸡图偶得冠丹昂首立新枝,一唱千门万户知。锦绣翎毛添瑞气,人生好运静心时。 洪湛参观齐白石展览馆墨香盈舘韵悠长,虾趣桃鲜虫鸟翔。似与似非堪奥妙,精微豪放并芬芳。 彭竞莹茶松风炉火煮春迟,玉盏浮香蝶未知。若问此中真意味,一瓢云水即禅时。 沈衡丽高坳知青小屋小屋茅棚板扎墙,絲风穿隙透幽光。凉夏冬寒油盏暗,不乏歌声帶韵扬。 易小平分袂亭江岸巍峨一胜亭,沧桑饱历艳阳升。朱張分袂传佳话,民众捐修颂友情。日炸火烧多次毁,华腾楼耸各方迎。诗歌放彩歌飞梦,告慰宗师国脉兴。 李德元乙巳游春山感怀乙巳春来暖洋洋,清晨漫步小山冈。声声鸟唤知音伴,隐隐鱼游活水藏。日照寒林添秀色,风摇玉树送清香。且将逸兴酬佳景,沉醉其间意未央。 李纪干浣溪沙·听曲《闻君》梦里林间步月归,连枝比翼燕双飞。胭脂红烛度芳菲。哀怨源于惊梦醒,闻君别自忍相违。曲終缘尽泪交挥。 刘世霖咏荷藕荷玉立夕阳下,碧水清波影自华。无蔓无枝香益遠,披红披绿体不邪。任伊污浊藏池底,我且迎风唱晚霞。尘世谁能同日语,菊梅或可共同夸。 巫绍中钓鱼不羡人高蹈,临溪自钓鱼。竿轻收暇日,地僻喜关雎。老眼漂能察,鲜鳞梦可虚。归斟醪一盏,月色满庭除。 余明桂登岱有吟东岱嵯峨侵九宇,登临云磴映霞明。三千险径壁间绕,百二雄关脚底横。凌汉方知群岳小,倚天始觉万峰倾。一心向顶诗坛论,且揽仙风李杜惊。 周良文快递哥轻车载晓暾,日复串城村。碾破三冬雪,敲醒万户门。鲜花传谊厚,笑语递春温。为筑心中梦,霜和五味呑。 刘诗文望夏谷雨匆匆过,前头暑日长。初生牛犊闹,后起燕儿忙。种豆东原始,插田南土狂。春天随即逝,翘首薄衣裳。 易佳良沁园春·荔枝荔子轻红,羡杀繁星,香飘九州。望千年古荔,依然绰约;万山珍果,分外风流。烱似明珠,灿追艳女,莫怪坡翁杜牧讴。红尘里,听宋唐故事,换了春秋。 如今品种全优。早馔列千家网上搜。喜夏城入市,人争彩炫;乡村酿酒,客醉香浮。糯米冰清,白糖罂嫩,妙味从来好润喉。歌南国,把贵妃一笑,绽放云头。 彭光辉疏影·江畔澄江似练,正翠绦舞浪,摇曳天半。暑气蒸云,风织浓阴,万缕暗垂青幔。雨梳烟浣婆娑态,怎绾住、逝川奔缓。算流光、穿叶成丝,偷换岁华如幻。 休问长桥别怨,看柔条蘸水,新绿裁剪。聚散流霞,起落阴晴,都付柳烟消散。荣枯本是寻常事,莫空惹、愁肠千转。待月明、倒影横江,照见本心清晏。 徐钒观株洲八斗山溪谷探胜循溪入翠微,天光摇碎溅珠飞。千岩竞秀苍苔碧,万木争荣野蕨肥。泉击危岩鸣玉磬,风穿幽壑响清埙。欲摹妙境难成句,空惹云衣湿落晖。 熊志民养老儿孙容往返,翁媪自忙闲。早远公家事,宜居斗笠山。 刘铁宏水调歌头饮尽壶中酒,消得世间愁。若怀天下怼怨,万事恨悠悠。朝看白云舒卷,夜伴青灯览阅。天地古今游,寻得书中趣,翘首傲王侯。 春已逝,夏方过,又深秋。白驹过隙,休管他世事沉浮。走遍九州五岳,历尽千辛万苦。往事莫勾留,捷足登高处,放眼尽皆收。 李泽平江村夏晨日上东冈飞白鹭,水乡蛙鼓贵如醇。碧蓝天宇田田叶,万面红妆正可人。 龙鹏程观花胜日寻芳芳满径,一川春色尽金黄。今年花似昨年好,只叹刘郎鬓已霜。 刘飞跃乡居纳凉柳下清风送藕香,竹床移影避骄阳。蝉鸣渐歇茶烟起,共话桑麻鬓已霜。 张明大乙巳夏至随笔花开日映千钟醉,果熟田沉万里香。风展荷裙留客步,水撑玉伞引君觞。播种村夫急急忙,农家夏至不分秧。鲤跃龙门生福祉,榴红时节谱华章。 陈国云夏夜对月有怀炎宵坐未宁,移榻近中庭。竹露滴清响,荷风送远馨。蟾光千里雪,客鬓一秋星。忽念故园柳,应垂旧石汀。 王重之咏竹穿岩裂石气方遒,照水梳风意亦幽。惯看千山雷雨夜,长凝九畹雪霜秋。苔阶影扫尘难染,茅户声敲韵自流。何必凌霄标瘦骨,一身青翠立云头。 王恒芳过三峡萦回长笛翠峰间,破浪游轮只等闲。两岸猿声惊旧梦,一行雁影笼秋山。已寻帝女摩云立,未见纤夫攀葛还。李白不知何处去,平湖谁写最斑斓。 李晓清破阵子·贺诗协第四届会员大会召开墨染青笺旧梦,笔耕岁月新章。廿载吟风裁锦句,今续骚魂接宋唐,星河流韵长。换届群贤毕至,承前雅志同襄。且看新雏舒劲羽,更展云程万里翔,诗心共举觞。 丁源珍消暑感怀炎威肆虐透层霄,斗室栖身似火烧。 蝉噪高枝声响亮,荷撑翠盖影逍遥。 吴牛喘月棚中卧,楚客吟风野外邀。 安得飞廉驱酷热,千畦稻浪涌江潮。 聂毅编凉席纤指千回转,柔肩七尺伸。青丝成素缎,碧草化冰鳞。静卧槐花落,欣闻桂味醇。愿赊三伏月,分作两重春。 李可可夏日吟怀熏风添暑色,草木长生机。叶密蝉声噪,檐低燕自归。绿盘擎露碎,红菡曳波依。野阔星初定,新凉蟀语稀。 卜素文荷畔闲吟十里横塘翠盖稠,一枝菡萏立汀洲。云光映照摇波面,暑气轻熏浅粉头。舍外风微筛叶影,堤边香细和蝉讴。幽襟不共浮尘老,独对莲华意自悠。 邓金龙赞渌湘农林公司渌湘开胜境,山水抱天真。顺势农商合,应时禽果珍。产型凭链衍,生态借环循。富韵流乡土,桃源在比邻。 朱金彪渌口大石围龙舟赛即景鼓沸云雷势撼川,千桡劈水竞争先。啡香漫引矶头客,笑看飞流入碧烟。 易佳旺桃园即景灼灼夭桃带嫩芽,满园春色竞繁华。引来蜂蝶翩翩舞,疑是遥台落九霞。 龙平波琴茶悟 通幽小径帘虚半,砌下蛩声在主先。轻弄篆云风任意,慢吟窗影月悠然。 沉浮杯底空三界,清浊尘间寄七弦。莫向壶中询岁次,须弥芥子内长圆。 萧学菊松果风霜推转时,灰鹊又衔持。晃朗枝头落,飘零树叶垂。收来藏箧笥,得趣显幽姿。装满童年爱,无穷乐自怡。 罗冰观雁荡山大龙湫瀑布 白龙吐雾下云端,一泻深潭雪浪残。 诺讵那亭人已去,飞珠犹带昔时寒。 欧阳建平蝶恋花·散步碧江两岸清风杨柳翠,倒挂柔枝,引钓潺颜水。不见游鱼稍露嘴,涟波声里霞光碎。 树暖烟轻莺舌脆,甜润如酥,直把人心醉。罢去尘牵忘步履,斜阳送影沙滩外。 李君团苍山观日落铁瓦仙台斜日尽,熔金泻作刹那黄。浮生纵有千重彩,终向苍茫一隙光。 龙志鹏沱江晨忆雾锁江心晓色朦,波光潋滟忆初逢。多情最是堤边柳,犹系当年那段风。 洪有规【正宫·鹦鹉曲】吟朋遍布神州住,曲社牌号慰冯父。艺坛中一树繁花,沐浴唐风元雨。 【幺】 喜今朝攸邑荣升,激励永朝前去。乘东风鹦鹉翱翔,咏不尽中华伟处。注:贺(攸县)冯子振散曲社荣升为株洲市诗词协会冯子振散曲分会 张和平暗香·观直播连线书乐感怀荧灯絮语。正剖心沥胆,人间平素。道是青衫,铁碗堪能盛寒暑?斜照轮痕巷陌,风尘里、何妨驰骛。但守得、避却公门,劲柏立霜驭。 知否?著书苦。纵戴月披星,未移庭户。砚田自舞,犹向深宵种章句。莫讶铜章渍露,烟火处、肩光如杵。看此际、担夜色,向晨曲去。 胡耀军半岁兜宝半岁兜娃欲地爬,翻身笑靥映晨霞。抬头望眼随声探,眸里含情育嫩芽。
协会简介
更多
学会简介 湖南省诗词协会成立于1987年,挂靠湖南省政协,归口湖南省文联。湖南省诗词协会现有团体会员165个,个人会员6000余人。离休老干部万迁、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黄道奇、省纪委原常务副书记赵焱森、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编办原党组书记、省人社厅原厅长彭崇谷先后担任过协会会长。现任会长为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蔡建和。 协会成立以来,一直受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高度重视,先后有刘正、程星龄、杨第甫、文选德、郑培民、吴向东、蒋建国、孙国治、王克英、熊清泉、郭开朗、谭仲池、沈瑞庭、唐之享等领导,或到会讲话、或出席会议、或担任名誉会长等,为湖南诗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湖南诗词组织遍布城乡,湖湘诗词人才辈出,诗教工作、"诗词之乡"建设稳步发展,诗刊整体水平逐步提高,很多工作走到了全国最前列。汉寿、浏阳、宁乡、涟源等地"诗词之乡"及常德、岳阳、衡阳、湘潭、株洲等"诗词之市"的建立,更是确定了湖南诗词大省的地位,诗词界也流传着"全国诗人半在湘"的美誉。 协会办有会刊《湖南诗词》、官网“湖南省诗词协会”、微信公众号“湖南省诗词协会”、微信公众号《湘江听潮》等。
诗词速递
更多
[逍遥子]
冬游
2025-11-21
[逍遥子]
〔正宫·白鹤子〕油茶园除草
2025-11-21
[逍遥子]
赏梅
2025-11-21
[萧学菊]
观景而慨
2025-11-21
[萧学菊]
选冠子·童年(周邦彦体)
2025-11-21
[蔷薇仙童]
昨夜寒潮入楚湘
2025-11-21
[邱碧琪]
夜半惊梦
2025-11-21
[邱碧琪]
鹧鸪天.贺天桥诗社十周年
2025-11-21
[萧学菊]
故约
2025-11-21
赛事纵横
更多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湖南长沙市开福区营盘东路69号

邮编:100007邮箱:hnscbjb@sina.com联系电话:0731-84437215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