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通知公告
暂无公告
诗坛讯息
更多
滨州散曲(第46辑)碧玉箫喧四月天
本期作者 马明德|唐海民|崔可宾|常宝祥刘树廷|陈桂兰|孙乃芳|曹方针贾洪岩|王泽湖|王 涛|张爱珍高惠娟|李建祥|朱法旺|夏新联石秀霞|冯增群|付爱玲|隆新霞孙祝田|刘洪村|卢玉莲 〔双调·碧玉箫〕海堡即景马明德暮柳摇阳,清籁卸桅樯;竹篓腾舱,银鲫跃鳞光。卡车鸣笛抢筐,壮夫挥肱垒箱。童戏忙,喧闹融波浪。香,酒助豪情放。 〔双调·碧玉箫〕徒步淄川卧虎山(新韵)唐海民背起行囊,穿过那村庄;登上高冈,吼起那秦腔。风吹青草长,花开岩野芳。尤爱赏,蝶舞蜂轻唱,强,没白来一趟。 〔双调·碧玉箫〕春韵(通韵)崔可宾柳绿花腥,邀客品佳茗;天朗风清,携友越危峰。农家忙备耕,诗人忙采风。春味盈,万物芳华竞。行,运笔圆新梦。 〔双调·碧玉箫〕情醉仲春常宝祥换上春装,沐浴了晨光; 来到农乡,享受了花芳。河边烟柳曳,林间莺燕翔。听远方,布谷欢声唱。强,引我诗情漾。 〔双调·碧玉箫〕春游(通韵)常宝祥春日悠闲,恰遇艳阳天; 溪水潺湲,穿过翠芳园。花繁香气溢,林深鸟语喧。看远山,葱郁连成片。欢,画境人迷恋。 〔双调·碧玉箫〕春山行吟(通韵)常宝祥岭上春风,吹过翠屏峰; 树上莺声,漫绕紫花藤。桃红香味逸,山青图画成。意纵横,溪水明如镜。行,景美人高兴。 〔双调·碧玉箫〕赏梨花刘树廷花海如霜,风扑满鼻香;白缎新装,好似嫁时裳。蜜蜂绕蕊忙,蝴蝶穿树翔。听远方,小妹情歌唱。强,此景谁能忘。 〔双调·碧玉箫〕林陌散步见闻陈桂兰笑对朝阳,信步向前方;欣沐春光,蕊绽漫幽香。青林空气新,鸟鸣传韵响。溪水旁,垂柳青丝荡,祥,万物生辉相。 〔双调·碧玉箫〕踏春孙乃芳园里喧嚣,追蝶把蜂抛;亭里逍遥,醉酒把春撩。别思阿妹小,簪花其母巧。谁叫好,来个全家照,瞧,人比花儿俏。 〔双调·碧玉箫〕暮春(新韵)曹方针桃李花残,柳絮舞清欢;月季霞燃,花蕊依红颜。麦苗笼玉烟,长河接碧天。双燕翩,布谷声声唤。田,绿意如绸缎。 〔双调·碧玉箫〕四月春光贾洪岩蝶燕轻狂,九陌野花香;湖水粼光,两岸柳丝扬。画船摇桂桨,鸳鸯梳俏妆。升艳阳,游客排成行,忙,少女开怀唱。 〔双调·碧玉箫〕樱花王泽湖媚眼儿抛,朵朵炫颜娇;纤手儿招,簇簇弄情骚。借春风香远飘,惹游人魂渐消。君莫摇,别把钗摇掉。瞧,就数她灵俏。 〔双调·碧玉箫〕赞实验幼儿园“与春有约”系列活动(新韵)王 涛手绘风鸢,油彩染衣衫;诗颂春天,稚语醉华年。童真如画展,何须开美颜?春意燃,且向园中看,甜!童趣随风漫。 〔双调·碧玉箫〕乙巳年三月十四日预报狂风虚惊一场(新韵)王 涛预警狂风,央视紧发声;关注舆情,大众乱争鸣。商超虽售罄,车船依旧行。窗外明,污染真严重?懵,大树轻摇动。 〔双调·碧玉箫〕忆齐山行张爱珍花又纷纷,应记谷间春。草正茵茵, 行看洞前文。登山欣遇邻,登台安享餐。前景新,吟诵诗高奋。曛,乘车时闲论。 〔双调·碧玉箫〕赏牡丹高惠娟富贵颜娇,园里彩蝶飘;倩影姿妖,枝上蜜蜂招。醉芳人尽陶,赏春红未消。摘朵吆,别在衣襟闹。瞧,花与人谁俏。 〔双调·碧玉箫〕春景李建祥云雾遮楼,夜半雨声稠;风语惊飕,昼退鸟欢喉。桃园花蕊艳,河堤芳草柔。意未休,谁把春来奏。悠,沃野歌儿秀。 〔双调·碧玉箫〕观棋小记朱法旺烽火纹枰,胜负竞豪英;袖手幽棚,白黑发雷霆。先飞边角星,还争中腹城。劫又生,一记全盘定。铿!恍若瓷瓶迸。 〔双调·碧玉箫〕挖荠菜夏新联不染尘埃,野菜野花开;没有阴霾,雨露日光裁。田园泥土揣,天然优质摆。兴致来,挖了新鲜菜。猜,满了三麻袋。 〔双调·碧玉箫〕暮春有怀石秀霞不到园林,且莫说春深;幸有清琴,更不负初心。樱花山听妙音,杏花村同酌斟。新绿阴,直把心脾沁。今,最是情难禁。 〔双调·碧玉箫〕梁邹四月风光冯增群陌上花香,杨柳絮悠扬;郊外风光,山色染红黄。黄河岸幽径长,黛湖边游客忙。赞故乡,鹤伴风情荡。强,一首诗歌唱。 〔双调·碧玉箫〕六旬老太荡秋千 付爱玲春日晴和,庭院笑声多。老太身挪,彩索荡欢歌。忆青春岁月磨,叹时光似箭梭。今日呵,且把童心破。哦,再享这逍遥乐。 〔双调·碧玉箫〕赏梨花(通韵)隆新霞素蕊多娇,香气彩蝶招;倩影妖娆,清韵客魂消。舞风白袂飘,教人诗兴高。佳句敲,树下拈花笑,瞧,那副出神貌。 〔双调·碧玉箫〕春行水落坡孙祝田古道青云,百卉绽清芬;名镇阳春,万户列奇珍。雅章古物纯,金书家具新。翰墨魂,漫步青石印。春,乐享桃源韵。 〔双调·碧玉箫〕参观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刘洪村连霄玉宇,银塔试新刀;碧树含娇,雏凤理金毛。春风拂柳梢,云梯探九霄。谁弄潮?笑指龙门道。瞧!这厢是科技人间蓬莱灏。 〔双调·碧玉箫〕游春赏花( 通韵)宁治国粉面妖娆,笑靥对春娇;蜂簇飞飘,奋翅趁晴朝。耆翁扶杖骄,老妻沿路聊。河水迢,波荡游船翘。瞧,花径红颜笑。 〔双调·碧玉箫〕暮春卢玉莲怕见春归,偏生得柳绵飞;忍顾红稀,却添得木芽齐。红绡香若绮,碧纱笼作围。双燕追,剪剪春声碎。嘻,乱了春滋味。 初 审:王 涛 石秀霞隆新霞 付爱玲 曹芳针编 审:卢玉莲刊头题字:马明德
学会简介
更多
山东诗词学会前身是历山诗社,成立于1984年国庆节前夕。由李予昂、高启云、李子超、余修和王希坚五老发起。时任省委书记苏毅然批转各常委研究同意,邀请省直部分喜爱传统诗词者组成,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办公,后来迁往山东省政协,更名为山东诗词学会,由省政协办公厅主管。 山东诗词学会成立41年来,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为宗旨,以会员为主体,以《历山诗刊》(现更名为《历山诗苑》)为阵地,以诗教活动为核心,同时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论坛、培训、采风、联谊、创作、吟诵活动,先后编辑出版了《历山诗刊精选》、《齐鲁百年诗词选》、《当代中华诗词集成》(山东卷)、《山东首届优秀诗人作品集》等重量级作品集。2019年及2024年被国家民政部连续评定为5A级省管社会组织,学会现有直属机构4家,会员单位16家,企业理事单位47家。 在全省16个地市级团体会员单位相互支持,携手共进下在全省十二个县市区(昌邑、即墨、临淄、莒南、桓台、寿光、曲阜、沂水、博山、临朐、新泰、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创建齐鲁诗词之乡,前十一个县市区进而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涌现出众多齐鲁诗教先进单位和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在广大诗词爱好者中间产生了积极地影响,为山东诗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诗词速递
更多
[唐海民]
拜读张文星先生《韵语心声》有怀(新韵)
2024-06-20
[唐海民]
鹧鸪天·游临淄天堂寨(新韵)
2024-06-20
[唐海民]
青玉案·游打渔张森林公园
2024-06-20
[唐海民]
沁园春·博兴赞(新韵)
2024-06-20
[唐海民]
浪淘沙令•游凤凰城感赋(新韵)
2024-06-20
[王越]
赞美丽乡村蓑衣樊
2024-06-20
[钱杰]
登无棣碣石山
2024-06-20
[唐海民]
沁园春·红旗杨柳雪(新韵)
2024-06-20
[山东诗词]
“齐国首城·宝石之都” 诗词征文获奖作品赏析
2023-09-12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里河路2-9号科技佳苑7号楼5楼

邮编:100007邮箱:sdshici@163.com联系电话:0531-87031210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