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社团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社团期刊
网站互联
通知公告
诗坛讯息
更多
望海潮诗友迎元旦同题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它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元旦的历史悠久,其庆祝方式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但它始终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韩景凤〔双调·祆神急〕岁杪思亲瑟风寒气严,飞絮长空漫。银装素裹,茫茫天向晚。云浓惹绪多,孤寂闻长叹。离鸿去,凭梦还,缘何情两牵?不得言欢。孙金玉楹联·奉望海潮诗词文苑辞行二四,望海潮挥毫泼墨,功成果遂;迎接新元,欣云卷作赋填词,静待花开。常向峰新年时光催奋进,一夜两年人。勤劳艰苦度,美梦定成真。姚宪民岁杪感怀一元复始转年轮,岁杪回眸日月新。循史谈经文笔老,吟诗敲韵感怀真。三生有幸红尘客,四世同堂耄耋人。堪叹苦心追大梦,咸鱼奋斗可翻身。刘文臣迎元旦一笔小财来龙年已聚紫鸿来,元旦蒸蒸又旺开。意满昂头朝旭日,新程锦梦始收怀。刁厚琢年终总结年光欲尽过平凡,夏北冬南两地迁。卡上劳资犹见少,眼中多病甚生烦。可怜食品毒三顿,到底文凭值几钱。停酒无关潦倒事,风尘艰苦鬂毛斑。韩春久五律·岁杪风含暖岁杪风含暖,街衢灯火繁。千门迎瑞雪,万户换新幡。玉漏声催夜,金樽酒泛恩。今宵人共醉,笑语庆丰垣。李亚杰听元旦钟声斗转星移岁序更, 文坛攻读庆初成。求知何惜霜斑鬓, 烛伴年钟又笔耕。马金中岁杪有思身栖僻野侍农林,卖力图生老骨沉。业绩虽难来炫耀,诗文却也去追寻。欣观落日红霞灿,不学村耆白首吟。岁杪闲思无憾事,还持拙笔写初心。田金鹏元旦龙年已尽望春荣,复始天和元旦生。祈盼银蛇交好运,人勤业旺百家成。李维岩元旦感怀时光荏苒岁年匆,己巳苏醒龙入宫。回首云烟无憾事,吟诗作对颂春风。宗文英鹧鸪天·元旦有感一减一加五味翻,奈何台历换新颜。门前寒叶成三叠,额上深纹又一圈。温岁月,忆悲欢。纷纷扰扰只须删。何妨脚步调迟点,慢享时光静与安。邓玉荣岁杪感怀荏苒时光岁末临,星移物换又迎新。坐观风雪添愁绪,独倚轩窗念旧人。拙笔难书游子意,穷词怎叙故园春。羁居小巷盈年气,梦返乡关泪湿巾。闫秀蘭元旦感怀九域同庆岁序迁,一元复始贺新年。华灯点点乾坤灿,福字敲门色泽妍。笑逐飞歌金缕曲,欣看靓彩鹊桥仙。河清海晏春来早,十亿神州喜梦圆。杜明智(古槐)前夜岁尽方元旦,明天是隔年。银蛇嬉戏到,摆尾舞龙翩。常取新年抒怀二首一一轮红日照新年,亿缕霞光靓万千。瑞气层层笼白絮,祥云朵朵挂蓝天。勤劳朴素人民美,智慧刚强社稷妍。喜看今朝华夏地,豪情壮志尽良贤。二寒梅傲立散幽香,白絮翩跹爱四方。火树开花家雀乐,山歌悦耳野狐慷。新年老酒醇浓郁,古话今谈气激昂。百姓情怀天大事,人民幸福万般强。王金峰岁杪怀吟时节大雪气温寒,夜影孤灯难入眠。壮志未酬怜鬓发,韶华已逝叹流年。亲朋相聚杯中酒,故友重逢心里欢。往事如烟懒回顾,诗词做伴望新天。弋蜀霞岁杪有思天寒日暗雨无声,只影孤灯奋笔耕。回首龙年诸事勉,跻身诗路一时荣。清心不慕名和利,怡性常修德与情。跌宕生涯纷彩梦,佳人迟暮踏歌行。周延如行香子·岁阑有感旧岁将阑,寒雪初扬。望山川、素裹银妆。案头尘满,心海波藏。叹几多愁,几番累,几分茫。梅枝悄绽,新元待访,盼明朝、暖日晴光。且抛过往,再启征航。愿梦恒圆,志恒遂,路恒长。姚宪民元旦抒怀暖阳元旦沐蓉城,北望长安意难平。五味人生堪入梦,七旬年华未成名。柔肠九转家国事,思绪千条亲友情。最爱红梅凌雪俏,严冬过后笑春风韩志强元旦抒怀梅花斗雪又迎春,山舞银蛇气象新。往事如烟赖回顾,一元复始利亨贞。黄亚林岁杪有感烽烟岁节年知晓,大小雪来送春兆。松竹欲飞云水缠,梅兰起舞清风绕。举杯遥望亲朋颜,醮酒远思故人筱。一载梦酣别旧情,乡关何处不新昭。王勇元旦喜鹊喳喳唤主人,琼妃遍撒雪花银。老翁一扫呵呵笑,压岁儿孙足够分。单春梅元旦琼花斜柳瘦云飞,岁晚冰封万事归。难忘初心迎盛日,新程提笔逐芳菲。冯卫鹧鸪天·喜迎元旦彩凤呈祥色舞欢,神龙摆尾贺收关。风随客梦深思了,云接诗情勇往前。辞旧岁,祝新年。取之有道慰心安。笔飞两岸千重浪,花落谁家百尺竿。刘金凤元旦有感几度梅开岁杪忙,容颜已去鬓侵霜。尘风莫忆伤心事,福眷余生秀夕阳。张洪亮行香子·迎元旦客岁方阑,新日初妍。执金樽、把酒言欢。可温往事,当慰心安。别几分甜,几分苦,几分酸。人生五味,宏愿三千。看成败、飞逝如烟。不悲天命,不负流年。继肩头责,心中志,梦时闲。韩金坡新年感怀桃符新换又增龄,岁月如歌激素情。煮酒嘉朋忆凄雨,登枝喜鹊唱融晴。丰盈仓廪黎民悦,淳朴世风华夏荣。镜里银霜虽染鬓,诗中警句励余生。北方的云 七律·辞旧感怀山舞银蛇意未休,穿墙雪蝶绕层楼。琼英满苑轩窗映,玉树成排眼底留。才纳新元添喜庆,又承岁序好开头。长街锣鼓摇红袖,婆汉秧歌实在牛。 原慧〔越调·小桃红〕欢庆元旦龙腾蛇舞喜迎年,万象更新变。一树红梅俏枝现, 报春先,千家万户灯笼旋。(吃)菜肴美味,(尝)蟹虾鱼肉,欢聚笑声传。杜忠芳五律·元旦随感节序又新年,艳阳高照天。墙根人说笑,亭角鸟蹁跹。雪柳随风秀,金梅含蕊妍。何时生瑞叶,炫彩我山川。刘云元旦闲情时光一去任悠悠,岁末闲来联句搜。偷懒猫儿犹可爱,梅花几朵福中浮。赵俊海元旦感怀年来盘点费周章,一片诗情暗自狂。半世尘间求白玉,几回枕上梦黄粱。忍离赌桌贤妻悦,惟爱骚坛雅韵扬。岁暮余辉寻乐趣,夕阳唱晚道衷肠。孙金玉(童心)奋前(读习主席2025新年贺词感怀)岁月流光似箭穿,彩虹风雨又新年扬鞭策马神提爽,踔厉前行志更坚顶首工农创伟绩,高端科技铸新篇辉煌事业划时代,国泰民安胜洞天北立新元旦用舍行藏又一轮,将随百卉早吟春。碎银堪折飞鹰翅,埋下辛酸笑对人。
社团简介
更多
望海潮诗词文苑创建于癸卯年春,随中华诗词学会网络共享工程而生,社长面朝大海静待花开,在河北省诗词协会、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支持下,中华诗词学会大数据事业部技术指导下,以传承传播优秀的中华诗词文化为己任,专注于学会网校及广大诗友的诗教练笔活动,开拓视野培养人才。独坐吟秋月,悠然望海潮,欢迎天下学诗赏诗以诗为乐的朋友加入。
诗词速递
更多
[孙德发]
春之勤
2025-04-22
[北立新]
五言排句·思念母亲
2025-04-22
[北立新]
龙风五期高研班研习(赋)得皇字
2025-03-19
[北立新]
西江月·春种
2025-03-17
[北立新]
汪国真:那些诗,那些年
2025-03-12
[北立新]
行香子·春雪
2025-03-06
[北立新]
长相思·贺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5-02-25
[北立新]
〔正宫·醉太平〕春潮
2025-02-20
[李晟国]
对机学诗法
2025-02-02
赛事纵横
更多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更多》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地址:黄骅市锦绣华城

邮编:100007邮箱:421804946@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