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诗词协会派员赴安徽瑞普司法鉴定所调研
发布时间: 2025/11/17 18:12:40 阅读:117次
2025年11月15日,安徽省诗词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左会斌一行应邀赴安徽瑞普司法鉴定所调研。左会斌在调研座谈会上强调,诗词组织需要增强司法鉴定的“规则意识”,正如格律规范让诗句更具韵味,健全的传承机制与创新平台,才能让古老诗词在当代焕发生机。以诗词文化为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才情与担当凝聚精神力量。让法治之光与文化之美交相辉映,共同发展。诗词文化是中华文脉的“活态基因”,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滋养”,推动诗词文化发展,不是简单的复古怀旧,而是要搭建多元展示平台,让诗词走进企业、社团组织和鉴定机构,发挥积极质效;要坚持“守正创新”,让传统格律与时代精神相融,让古老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成为凝聚人心、赋能发展的精神力量。司法鉴定机构与诗词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这看似跨界的议题,实则蕴含着中华文明“法安天下、文润人心”的深层密码。司法鉴定以科学实证守护公平正义,诗词文化以文脉传承凝聚精神力量,二者虽领域不同,却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同向而行,共同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省诗词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法工委主任许三业指出,司法鉴定的高质量发展,根植于中华司法文化的深厚土壤。从南宋提刑官宋慈《洗冤集录》“洗冤泽物”的初心,到如今“严格准入、严格监管”的行业准则,司法鉴定始终传承着“察情据证”的科学精神。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三重发力,朝着“高资质、高水平、高质量”的目标迈进。司法鉴定的“硬核”专业与诗词的“柔性”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司法鉴定需要诗词文化中“求真务实”的精神内核,诗词文化也需要司法鉴定的“规则意识”,让“实事求是”的精神融入鉴定人的执业准则,让“精益求精”的追求映照在技术攻关的征程,让“海纳百川”的胸怀助力行业的开放发展。当诗词文化的人文温度与司法鉴定的专业精度相遇,便能涵养出既守法律底线、又有文化情怀的行业生态。
安徽瑞普司法鉴定所所长许云表示,司法鉴定是司法公正的“技术基石”,更是人民群众感知法治温度的“前沿窗口”。从文书痕迹鉴定中还原事实真相,到法医鉴定中守护司法公正,让每一份鉴定意见都经得起法律检验、人民监督,让公平正义在科学求证中落地生根。安徽瑞普司法鉴定所将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与制度建设,传承“洗冤泽物”的初心,以司法鉴定为器,筑牢事业发展的技术基石,用专业与诚信守护公平正义。让司法鉴定在服务司法审判、保障民生权益中发挥更大作用。 司法鉴定与诗词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征程中相得益彰。司法鉴定需要诗词文化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严谨执着,正如鉴定人在实验室中反复核验、在现场勘验中明察秋毫,唯有这份较真精神,才能让每一份鉴定报告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
省诗词协会法工委常务副秘书长何勋,省建设法制协会全过程咨询与合规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卫,安徽瑞普司法鉴定所副所长方邡,法医主任陈红宇等参加了调研座谈。
据悉,安徽瑞普司法鉴定所是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司法鉴定所,具有专职教授3名,同时拥有一批行业认可的优秀司法鉴定人。获得两项发明专利和五项实用新型的专利;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具备最先进的文检专用鉴定设备。主编、副主编国家级及省级规划教材10余部,主参编学术著作7部。鉴定能力受到社会各界认可。
安徽瑞普司法鉴定所副所长兼文检鉴定室主任方邡教授,系本所本省唯一国家库文检专家,方邡教授原工作于安徽省公安厅,长期担任文检室主任职务,高级工程师,本所首席笔迹、印章司法鉴定人。1986年,方邡教授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为我国第一届文检专业本科生。在从业38年里,他一直从事检验和鉴定工作,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处理各类文检案件达一万多件。2022年入选全国司法鉴定专家库,是我省至今唯一的文书鉴定入选国家库鉴定专家,成为全国文书鉴定行业领军人物。
撰稿:许三业 审核:左会斌 签发:叶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