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媒祭英烈,红色采风续初心 山魂诗社南滚龙沟红色采风活动
发布时间: 2025/8/20 6:37:35 阅读:462次
为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落实诗社“七进”采风计划,8月19日,山魂诗社组织近30名骨干诗人,赴平山县南滚龙沟景区开展“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主题红色采风活动。
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长韩存锁,市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建军、李玉法,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菊莉,市作协副主席、平山县作协主席邢建军,《太行文学》编辑樊更喜,省诗协乡村工委秘书长韩霞,市诗协诗教中心常务副秘书长刘彦乔等诗家应邀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宅北乡乡长张鹏飞、南滚龙沟景区董事长刘建忠分别致辞,对各位作家、诗人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景区的历史沿革与红色底蕴。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山魂诗社社长张凤奇向莅临指导的韩存锁会长及景区领导致谢,同时向景区赠送了诗词书刊。他表示:一众诗人齐聚这片红色热土,旨在以笔墨追寻革命足迹,让红色基因在诗词中传承,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注入诗词力量。韩存锁会长对此次采风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就红色文化传承与诗词创作提出殷切期望,并向景区捐赠了个人诗词集。邢建军主席分享了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深刻记忆,表达了诗社应侧重传承红色文化的期许。
南滚龙沟坐落于平山县宅北乡,总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超90%,不仅有灵秀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是全国知名红色旅游圣地,也是连接西柏坡与驼梁景区的重要节点。这片土地历史悠久、充满传奇:因光武帝刘秀的传说得名,革命战争年代更是英雄辈出——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就发生于此,杨开慧侄女杨展烈士亦血洒此地,《人民日报》前身《晋察冀日报》曾在此留下“七进七出铧子尖、八匹骡子办报纸”的动人佳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李全寿为代表的南滚龙沟人凭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天斗地,成为第二个大寨式先进典型。2004年,景区入选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与西柏坡、李家庄构成平山县红色旅游“金三角”。近年来,景区深挖红色内涵、修缮历史遗迹、完善旅游配套,已成为集红色教育、生态观光、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正向着石家庄“美丽后花园”的目标稳步前行。

采风伊始,诗人们首先参观了南滚龙沟村史馆,听取了刘建忠和当年战天斗地的“铁姑娘”史兵联的详细讲解,随后又参观了廉政文化馆。
进入景区采风途中,诗人们沿着红色足迹依次前行。在王二小烈士墓前,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列队致哀、献花鞠躬,并合唱红色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之后,大家参观了晋察冀日报社旧址办公室、邓拓旧居、排版室石屋等遗存,参拜了革命烈士墓……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诗词为媒,把所见所感融入笔墨,让南滚龙沟的天然美景、英雄故事与奋斗精神通过诗句广为流传。

采风结束前,大家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南滚龙沟主题吟诵活动。李玉法、王平、秋雁、齐利贞、刘乐梅、马连山等诗友表演的诗词朗诵《清明》《情定滚龙沟》《王二小的放牛鞭》《南滚龙沟,我们来了》,歌曲独唱《八路军拉大栓》、萨克斯联奏等节目依次登场,以诗歌和红歌缅怀烈士、传承薪火、发扬传统、激发斗志!邢建军、曹俊海、郭彦平,檀彦龙、刘胜利等书法家还为景区赠送了书法作品。
山魂诗社始终以“传承文化、书写时代”为己任,此次活动既是对历史的深情缅怀,更是以诗词为媒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后续,诗社将整理采风作品,通过公众号推送、微刊传播、朗诵会吟诵等形式,让更多人透过诗词认识南滚龙沟、铭记革命历史,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花山书匠/撰稿 杨兆/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