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一行到洛阳参加“东方神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题一站式红色研学馆”开馆仪式并开展诗词文化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 2025/7/15 17:43:15 阅读:37次
七月的河洛大地,天朗气清,文化热潮涌动。7月9日上午,“中华诗词学会传承创作基地”——“东方神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题一站式红色研学馆”在河南省洛阳市理思实验学校隆重开馆。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副会长周达,秘书长杭中华、诗教部副主任李建春,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刘典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王绣,河南诗词学会会长马海盈、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张志钦、常务副会长郭友琴,东方神韵红研馆全国推广总策划人北京咏墨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磊,河南洛阳理思实验学校理事长刘凯辉,洛阳诗词协会会长鲍莹珂,洛阳市文联、书协、美协等单位的艺术家,以及来自洛阳理思实验学校的学生共100余人参加了开馆仪式,并作为首批观众参观了红研馆。
此馆的落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之举,也是我省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件盛事。“东方神韵”红研馆作为全国首座标杆示范馆,围绕“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勇和”十字体系,精心构思120个主题,创作出480件涵盖诗、书、画、金石篆刻四大国粹的原创佳作,汇聚362位艺术名家。诗词作品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知名诗人,书法作品作者为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画作作者为中国画全国获奖者,篆刻作品作者为西泠印社社员。这些作品巧妙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元素,既有“厚德载物”“宁静致远”等经典文化理念,“木兰从军”“程门立雪”等传统教育典故,“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经典神话传说,又包含“南湖红船”“兰考焦桐”等红色主题,以及“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彰显时代发展理念的内容,全面且清晰地呈现出中国文化从古至今的传承脉络与创新发展,深刻体现当代艺术家对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担当。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在讲话中对“东方神韵”红研馆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红研馆具有开创性意义,一是筹划精心,内容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二是作品精湛,邀请全国名家创作,内涵丰富、艺术价值高;三是展陈精彩,从作品摆放、板面设计到照明、区域划分,都令人耳目一新。周文彰会长衷心祝愿红研馆越办越好,在文化传承中发挥更大作用。河南诗词学会会长马海盈代表学会对红研馆的开馆表示热烈祝贺。
此外,开馆前周文彰会长还为洛阳理思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讲授了中华诗词发展导览一课。来自四、五、六三个年级的一百二十多名学生认真聆听,周会长风趣幽默的讲述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课堂气氛活跃,互动热烈。
仪式结束后,周文彰会长一行顶着烈日开展诗词文化调研活动。在龙门石窟的千年造像前探讨石刻艺术中的诗词意境,于白居易墓园(白园)追怀诗人风骨,赴白马寺感悟佛教中国化历程中的文化交融,最后在张海书法艺术馆品鉴笔墨丹青与传统诗词的共生之美。周会长指出:“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诗词创作的活水源头。”
“东方神韵”红研馆的落成,不仅为厚重洛阳增添了一处闪亮的文化新地标,更通过“研学+旅游”的创新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弘扬开辟了崭新路径。据悉,该馆未来将联合全国百家学校,广泛开展红色诗词研学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当起赓续千年文脉、培育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河南诗词学会也将积极关注并支持红研馆的建设与发展,共同为繁荣发展河南诗词文化事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