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协会期刊
网站互联
皖风徽韵
江淮耕韵
女工委风采
时代之声
山水田园
红韵流长
现代诗歌
楹联大观
辞赋天地
八皖声韵
唱酬雅和
诗论诗评
安徽诗路
徽商诗会
九华采玉
诗韵枞川
市县巡礼
精品推介
伟人诗词研学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诗坛讯息 >> 详细信息
《大美安徽赋》《大美安徽•皖风徽韵》创作启动会在合肥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 2025/7/21 22:00:00    阅读:1258

分享到


719日,以汇聚八皖才情,共谱安徽华章为主题的《大美安徽赋》《大美安徽-皖风徽韵》两书创作启动会在合肥盛大启幕。安徽省诗词协会联席会议班子成员,各分工委、办事处、联络处负责人,各部部长,部分诗词组织代表,协会副秘书长,编委会成员及特邀嘉宾等100余人齐聚会场,共商两书创作盛事,共绘安徽文化新篇。

会议由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左会斌主持。会上,与会人员共同听取了关于编纂出版两书的决定及专项创作活动启动通知,围绕创作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并初步确立了编委会领导班子。此次启动的两部著作,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强省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诗词辞赋为载体,全景式展现新时代安徽的自然灵秀、人文厚韵与时代风华。两书定位为系统性文化典籍、标杆性艺术精品与时代性历史印记,将以辞赋的宏阔意象与诗词的精微意境,立体勾勒大美安徽的多元维度,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诗赋力

会议聚焦四大核心议题,协会副会长蔡玉啟、潘保根、董万英及党支部副书记左会斌分别作专题发言。蔡玉围绕《何以呈现大美安徽——创作的广度、深度与时代性》,探讨如何以多维视角诠释安徽之美;潘保根以《辞赋之与诗词之”——文体的艺术特色与创作要求》为题,解析两种文体的艺术特质与创作规范;董万英在《深扎江淮沃土,提升艺术境界——创作方法与路径》中,强调创作需根植地域文化土壤;左会斌则以《打造传世精品——质量把控与编撰构想》,阐述了精品创作的质量标准与实施路径。四位领导班子的发言精辟深刻,为两书的创作思想与选稿标准明确了方向

协会辞赋部部长尤德木代表辞赋部及诗协会员发言,回顾了辞赋部过往工作成效,并展望了下一阶段创作规划,提出将以辞赋与诗词的交响共鸣,共同构筑江淮文化与八皖文脉的精神长城。董万英、潘保根还分别就两书的具体编纂规划作了详细介绍。

协会执行会长唐涛在讲话中指出,《大美安徽赋》与《大美安徽-皖风徽韵》的编纂,既是我省诗词界的一大盛事,更是传承弘扬安徽文化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安徽诗坛的百花齐放与多元发展,正是江淮文脉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他呼吁全体创作者心无旁骛投入创作,精诚团结凝聚合力,以如椽巨笔谱写新时代安徽华章,并以三个需要深刻阐释编纂意义: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展现安徽形象的需要,更是助力安徽发展的需要,为创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殷切期望。

协会党支部书记叶如强总结讲话,着重强调了思想引领与责任担当。他表示,安徽不仅孕育了徽派文化、皖江文化(包含桐城派文化)、淮河文化、楚文化等特色文脉,更传承了大别山红色基因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底色。安徽诗协始终以家国情怀为笔,为时代立言、为人民放歌,在主题创作、会员培育与文化活动中成果丰硕,在全国诗词界率先响应时代号召,展现了安徽诗人的使命担当。他进一步明确,两书将涵盖安徽的名山、名水、名城、名(古镇、古村落)名人名迹(历史名产(特色物产、名校(名院)、名企等众多标志性元素,全面客观地呈现安徽的历史纵深与当代风貌,有望成为代表安徽文化的靓丽名片与传世经典。

720日,全体参会人员赴包公园与包公故里文化园参观学习。通过触摸历史遗迹,追溯包公精神的根源与当代价值,感受清廉文化的千年传承,深刻领会公正、清廉、为民的精神内核。作为合肥文化的标志、安徽地域文化的瑰宝与中华文化正义符号的象征,包公文化为创作者提供了鲜活的灵感源泉。此次采风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为两书创作积累了宝贵素材。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全程协办支持,省内十余位书法家、画家为活动创作扇面作品,另有多家单位及个人提供了大力支持,共同为这场文化盛事增添光彩。

(撰稿:吴戌  初审:宋平  复审:左会斌 董万英  签发:叶如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仁和大厦906室

邮编:100007邮箱:ahshici@163.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