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诗坛讯息 >> 详细信息
《八声甘州诗苑》第102期

发布时间: 2025/11/5 9:01:54    阅读:16

分享到

绝句摘精



赤壁怀古

王洪德(甘肃甘州)

智慧助成功,联心架彩虹。

骄兵终自败,何必怨东风。


院里小吟

张玉宏(甘肃临泽

色扮秋林艳,花开小院香。

一年今日好,把酒话重阳。


夜问

陈俊远(广东广州)

静夜境清幽,西风冷上楼。

借杯问明月,何以解乡愁?


鼎湖峰

何鹤(北京)

居高千古啸风云,炼就金刚不老身。

拔地横空凭底气,冲天直上很男人。


山中秋晚

成文生(甘肃兰州)

雨褪残红叶敛霜,晴时复见水云长。

寻无井陌秋声赋,应替枝头纴玉装。


逛庙会有感

莫明(甘肃张掖)

岁暮风寒市井新,摊呈百货卖吆频。

红尘烟火真禅味,何必旁门问果因。


府城戏韵

梁平林(甘肃甘州)

古装戏韵炫甘州,袖舞影飞声自流。

一调一腔情未了,余音长共月西楼。


伤秋

陈桂元(天津)

潇潇黄叶谢红尘,枯草明朝又度春。

坎坷浮生能悦己,伤秋却是不由人。


思游

阮莲芬(北京)

古寺禅扉紫竹幽,瑶塘叶老绿萍稠。

几回欲问荷花好,偏我难行已是秋。


秋末感怀

王敬平(甘肃陇南)

西风飒飒送寒声,露结千珠碎复明。

幸有东篱金菊好,秋光未让逊春荣。


秋日感怀

石金龙(甘肃甘州)

慢煮时光细品茶,心追云影遍天涯。

浮生似梦何须扰,闲对庭前四季花。


学诗有感

滕好栋(甘肃民乐)

退休本是一台阶,日月无聊乱旧怀。

幸有同仁邀望岳,诗词赋韵唱和谐。


立冬

陈国礼(甘肃武威)

寒浸田畴草木凋,云凝空谷景萧萧。

朔风遍煞残秋色,忽见琼英漫野飘。


重阳助老

谢建英(甘肃甘州)

菊绽重阳秋意浓,妪翁银发沐金风。

温茶热粥伴亲语,孝润高堂福寿融。


深秋

郭满顺(甘肃武威)

一夜飞霜剪柳桐,荷塘萎叶舞秋风。

杜鹃偏在云深处,万岭千山尽染红。


立冬吟

张天泉(四川)

凛冽寒风百草亡,蛙藏蛇隐日昏茫。

欣唯松翠丹枫赤,稻粟盈囤硕岁昌。


景泰黑山峡行

王扶显(甘肃白银)

登高识霭浮涵片,浊雾环山罩紫烟。

暗黑乌垂寒水峡,雷鸣电闪一平川。


秋夜

王芳花(甘肃张掖)

秋风黄叶落红飘,冷月寒星照小桥。

孤影戚凄思往昔,余温犹在玉人遥。


府城菊韵

梁玲(甘肃甘州)

菊满府城诗韵扬,风姿绰约斗寒霜。

不随娇艳争春色,独占甘州第一香。



暮秋有吟

杨托红(甘肃高台)

花叶飘零满径蹊,青空廖阔鸟声凄。

海棠最是多情物,硕果盈枝望眼迷。








图片

律诗选粹


重阳节午后芦水湾漫步

王跃农(甘肃甘州)

缤纷用眼量,林密透霞光。

远望山披彩,徐行菊溢香。

蓝空孤雁语,碧水对鸭翔。

虽未登高处,步欢追太阳。


暮秋林间漫步赏枫

赵光源(甘肃张掖)

向往霜林景,丹枫最惹夸。

摇风皆醉客,顶汉似流霞。

移步乐声脆,动心吟兴嘉。

静观红叶落,近柏也开花。


咏方岩

卢冷夫(北京)

奇山浙地聚精灵,赫赫千年况有名。

圆梦塔前心共许,感秋身外兴犹清。

丹青妍妙多重彩,草木凋疏拾晚荣。

诗笔相怜五峰近,伫听爽朗读书声。

诗吟高台

宋进林(甘肃甘州)

知名古邑誉神州,将士西征器宇流。

弱水沿途歌往事,烽烟棋布守春秋。

繁华盛世晋砖载,正道沧桑红色收。

今日粮仓参湿地,高台观景又层楼。


骆驼城遗址怀古

曹国虎(甘肃张掖)

风卷寒沙掩惨黄,胡天云暮暗秋光。

残垣遗落北凉雪,断壁犹屯东晋粮。

泉涸渐辞驼铎远,途宽惟剩棘丛荒。

凭栏遥忆征人泪,独对斜阳酹一觞。


漫游居延湖

刘爱国(甘肃临泽)

弱水披金黄叶倾,祁连叠玉雪山明。

天开宝镜云梳影,谷响琼帘客驻声。

霜浸菊枝千簇瘦,鹊鸣松壑百回轻。

秋风欲揽诗囊满,夕照偏斜爱晚晴。


贺神舟二十一号发射成功

谢东(甘肃张掖)

神舟火箭入苍穹,六杰精英聚太宫。

探秘灵霄寻奥妙,求知银汉建奇功。 

追星逐梦豪情在,揽月遨游壮志雄。

祖国航天前景阔,宏图再展耀青空。


临松薤谷

鞠勤(甘肃甘州)

临松谷邃隐云烟,薤影多生石径悬。

晴雪辉光通壁寺,夜溪清浅抚琴弦。

佛龛次第承东晋,书韵从容接圣贤。

欲问郭门庠学处,马蹄踏月印苍巅。


雪日抒怀

武赞智(甘肃甘州)

老知难论是和非,强把狼毫赋采薇。

诗梦缠绵肝胆冷,雪花飘舞腊梅肥。

看书时拒爱妻饭,上网常辞新贵炊。

晚向芸窗斟半盏,静观日落雁南飞。


落叶吟

张和平(甘肃甘州)

金风漫卷入寒野,万叶翻飞落翠绡。

曾沐春曦舒嫩绿,乍经夜雨褪纤娇。

清霜犹护余青在,冷露侵催碎影飘。

莫道枯零多寂寞,化泥更沃翌年苗。


甘州秋韵

高玉珍(甘肃甘州)

谁持彩笔绘金秋,景色斑斓醉我眸。

逐水银花芦苇曳,迎风金甲密杨悠。

祁连叠翠添神韵,湿地飞霞焕彩柔。

塞上风光何处觅,登高望远数甘州。


秋游高台湿地公园

曹天才(甘肃临泽)

湿地霜明嘉景多,犹怜弱水泛清波。

天晴斜照抚金柳,日暖芦汀渡白鹅。

留恋杏林疏叶紫,徘徊阶岸惠风和。

秋深人惜流光促,夕落归来一路歌。


立冬闲吟

宋秉业(甘肃白银)

朔风卷叶叩窗纱,野老闲烹罐罐茶。

满岭凝霜侵旧草,一锅蒸薯绽新花。

漫谈今岁收成减,预卜明年计划加。

莫道冬来多寂寂,笑声烟火旺农家。


溧河洼秋兴

 何爱民(江苏)

淮水支流抱泗洪,一洼秋兴胜春浓。

苇花漫卷疑堆雪,水杉经霜欲灼红。

落日熔金铺碧沼,长桥卧浪贯长虹。

闲鸥偶啄波心月,碎作银光入梦中。





                                词赋情怀


DECEMBER


图片

西江月·秋思

任武德(甘肃甘州)

有酒能添惬意,无诗难去闲愁。长空雁叫又悲秋,竟见黄花影瘦。    岁月如烟飞逝,人生若水空流。几多往事怎回眸?唯有痴情依旧。


浣溪沙·立冬前夜坐

董生辉(甘肃兰州)

墨澹如云夜气增,小窗呵笔字难成。巡檐星斗玉壶清。    黄叶叩门疑客至,北风摇竹似琴声。桌灯点亮是余生。


鹧鸪天·念农

凌军强(甘肃陇南)

晨露沾衣垄上忙,躬身耙土契深藏。汗融田水滋禾绿,日炙肩痕映稻黄。    餐里米,碗中香,皆从辛苦得盈仓。若知一粒千般力,莫让余粮落满觞。


鹧鸪天·晚秋

高军积(甘肃平凉)

霜染林峦叠彩笺,风摇残叶坠金钿。寒云似絮萦孤岫,冷月如钩钓浅滩。    荷盖破,菊香残,归鸿阵里寄秋寒。流年恰似东流水,只把清愁漾碧澜。


鹧鸪天·参加高台诗词学会年会感怀

张雪琴(甘肃高台)

岁末回眸韵果丰,锦章万卷灿如虹。采风每向云山外,得句常于烟雨中。    星璀璨,月朦胧,新雏老凤竞豪雄。来年再种蓝田玉,更听惊雷破碧空。


采桑子·甘州府城菊花节感吟

李玉梅(甘肃甘州)

时逢九九重阳至,林染金黄,人沐秋光。沉醉篱前醉菊香。    凋零落叶情难已,意韵徜徉,思绪忧伤。闻雁悲鸣欲断肠。


鹧鸪天·立冬

王永忠(甘肃白银)

节序轮回入孟冬,阴云叠嶂锁苍穹。千峰落叶铮如铁,一脉流泉凝作钟。    呵冻笔,数归鸿。泥炉煨芋话年丰。忽闻篱角寒香动,先破冰霜是此丛。


鹧鸪天·火刺果

马守华(甘肃武威)

火刺生根遍野中,深秋季节果繁红。强身健体除身毒,开胃容颜输胃通。    光有泽,味无穷。千姿绚烂舞香风。沙丘栖宿不争地,酿汁酸甜营养丰。


减字木花·吟枫叶

贾登炜(甘肃临泽)

金风知美。最爱秋山霞采斐。丘壑丹敷。霜染层林入画图。      骋怀嫋嫋。花若焰燃山不老。枫落泥香。唤醒春枝梦未央。


千秋岁·秋风扫落叶

石生才(甘肃高台)

西风卷席,败叶纷如织。阶前积,檐边掷。枝空摇瘦影,苔冷侵残迹。抬望处,云沉日隐天如墨。    莫叹芳华掷,春信终须毕。藏劲骨,埋新粒。待惊雷破冻,萌蘖争相出。君记取,枯荣自古皆循律。















































诗  评




弱水河畔枫正红

文/何盛弟

冷雨初收霁色融,轻霜点染万千丛。

休言秋序多萧瑟,弱水滩头枫正红。


评析:任武德

何盛弟老师这首绝句是一首以景抒情诗,作者通过“弱水滩边枫正红”为核心意象,在秋景中书写出了传统悲秋的窠臼,兼具画面美感与精神张力。创作形式则通过“借景抒情、以景明志”,把“冷雨初收霁色融,轻霜点染万千丛”看似在客观描绘秋雨初歇、霜染枫林的秋景,为后文抒情做铺垫;为后两句“休言秋序多萧瑟,弱水滩头枫正红”提升打下伏笔,实现了抒情的直接跳越,以“枫正红”的鲜活秋景,反驳传统“悲秋”的情绪,表达对秋日生命力的赞颂,以及对“不随俗套、昂扬向上”精神的肯定。

一、层次递进,色彩鲜活。

诗中通过由“境”到“景”逐次递进。开头先铺环境,然后再聚焦物抒情。首句“冷雨初收霁色融”先写秋雨停、天色晴的整体环境,奠定了“清润不寒”的基调;次句“轻霜点染万千丛”,再将镜头对准核心意象“枫林”。一近一远、一柔一阔,让秋景既有细腻质感,从“大环境”落到“小景物”,让画面有“远观的氛围”和“近看的细节”,立体感十足。同时又有视觉冲击力,而“点染”二字更似画笔轻扫,让枫林的红有了动态的晕染感。

二、以景融情,立意出新。

一是打破“悲秋”俗套。用“休言秋序多萧瑟”直接反驳传统秋诗“伤秋”“悲秋”的固定立意,用“休言”的否定句式亮明态度;末句“弱水滩头枫正红”则以实景回应,用“枫红”的热烈,直接推翻“萧瑟”的定论,让“赞秋”的情感有了具象支撑,不空洞、不生硬。

二是巧用意象反差。末句“弱水滩头枫正红”则对“秋序多萧瑟”对作答,虽然弱水因秋天萧瑟渲染,景象更带几分柔弱之意,却因“枫正红”的浓烈色彩形成反差,用枫叶的热烈生命力,赋予秋景“壮而不悲”的新意境,暗含对坚韧、昂扬精神的赞颂。

三、 韵律自然,余味绵长

全诗押一东韵,各韵运用精准,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且末句“弱水滩头”与诗题“弱水河畔”相近,既呼应题目,又让结尾在重复中生出强调意味;既强化了核心意象,又让全诗结构闭环,结尾落点精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仿佛视线最终定格在那片火红的枫林上,让“秋不萧瑟”的立意更显深刻。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精巧的写景、新颖的立意,将秋日的清冷与枫叶的炽热巧妙融合,“层次”感和“画面”感极强,是一首兼具画面美与思想性的佳作。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文联

邮编:100007邮箱:582403304@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