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诗词学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2/8/11 11:33:11 阅读:309次
宣城敬亭山诗词学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3月10日)
2021年度,宣城敬亭山诗词学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华诗词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安徽省诗词学会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诗词学会制定的《“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抓重点,攻难点,转作风,树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新时代宣城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诗会被会员们亲切地誉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积极稳妥,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2021年2月,市委宣传部印发《关于成立宣城敬亭山诗词学会换届工作筹备组的通知》(宣宣干字〔2021〕4号),部署诗会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明确了筹备组成员,市委宣传部分管领导章卿副部长任筹备组组长,决定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二级调研员陈虎山同志负责办理具体筹备事务。筹备组办公室先后召开23次筹备工作会议,在多次调查研究和征求敬亭山诗词学会老会长以及县市区诗会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理事和常务理事名额分配方案,经各县市区诗会和市直分会的民主推荐,产生了理事会候选人名单,并向市委宣传部分管领导做了汇报,宣传部主要领导主持部务会,对诗会换届工作两次进行专题研究。经批准,敬亭山诗词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21年9月28日召开,省诗词学会周正环会长、市委宣传部分管领导章卿副部长莅临会议指导,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郭金友部长到会讲话,对换届后的新一届诗会领导班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对敬亭山诗词学会如何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活动,服务广大会员,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及领导班子成员。本次大会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二、服务大局,年度重点工作有特色
文以载道,诗为时歌。2021年敬亭山诗词学会带领广大会员紧跟时代步伐,服务大局,守正创新,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是积极与市团委、市委党史和地方志室合作,组织开展了“跟着诗词学党史”活动,由敬亭山诗词学会精选10多首与宣城党史上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诗词,撰写赏析文本,拍摄了8集专题片,以人物专访和组织中小学生现场参观、追寻历史故事的形式,把诗词赏析和讲好党史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既对青少年进行了诗教,又使党史故事生动和鲜活起来,受到中小学师生广泛好评,专题片在团网播出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现已成为我市中小学少先队的队课教材。二是与市委宣传部、关工委、团市委、教体局、市委党史和地方志室等部门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宣城少年说四史·争做党的红孩子”语言类才艺比赛,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广大青少年学习党的历史入脑入心,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全市累计有4008个中队,15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活动,17人分获一、二、三等奖。三是组织会员开展党日采风和诗词创作活动,《敬亭山诗词学会微刊》公众号编发了七一专刊。同时争取宣城日报社的支持,在宣城日报副刊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版形式集中发表了会员诗词作品30多首,受到社会好评。各县市区诗会也紧紧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这个主题,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歌咏和采风活动,创作了一大批“跟党走、颂党恩”的诗词作品。宣州诗会编辑发布了《庆祝建党百年专刊》,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词歌咏大会,并组织会员到烈士陵园开展瞻仰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表达了广大会员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和矢志不移守初心的情怀。泾县诗会编印了庆祝建党100周年诗刊《颂歌献给党》和书画作品集《党旗在飘扬》,承办了由县委统战部和县文旅局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心杯’格律诗词创作大赛”,与县文化馆合作,承办了“百年征程·诗意泾川”诗词创作和吟诵大赛,《绿色泾县》报和泾县电视台、泾县新闻网对获奖作品均作了宣传发布推广。四是组织部分会员走访革命遗址,参观了皖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旌德三都农民夜校支部”旧址和宣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皖南地委旧址”纪念馆,接受党史教育,提升政治站位,并在旌德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支持下,在《今日旌德》报上开辟专版,刊发了会员采风作品,扩大了诗会的影响。五是围绕乡村振兴开展调研走访和采风活动。年底,市诗词学会在泾县琴溪镇召开八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将总结年度工作和采风活动结合起来,会议期间,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琴溪镇新元村古代宣州“陶窑”遗址,听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古陶窑工艺的介绍,进一步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采风活动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也全部刊登在《宣城日报》上。各县市区诗会都根据各自工作安排,把采风活动当作会员接触基层和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宣州诗会先后组织会员到养贤、五星、杨柳和周王等乡镇进行参观调研。郎溪县诗会组织会员先后赴飞鲤镇、凌笪镇和建平镇的最美乡村以及钟桥河水利兴修工程现场采风。每到一处,诗人们无不被美丽乡村建设的日新月异所鼓舞,情不自禁引吭高歌,创作了一首首美丽诗篇,而这些诗词作品又通过《今日郎溪》《诗词月刊》等报刊杂志和新媒体向社会传播,扩大了郎溪的知名度。泾县诗会认真贯彻县委领导关于诗词学会应围绕乡村振兴尤其是文化振兴开展诗教活动的要求,组织会员先后到昌桥乡新垅村、琴溪镇新元村进行实地调查,开展“送诗词书刊送春联进乡村”活动,向村两委和村民赠送会刊《桃花潭韵声》和泾县地方文化读本《经典诗文》等书刊,受到热烈欢迎。
三、坚守阵地,业务建设取得新成果
诗会换届后,强化阵地意识,重视主业建设,提升了美誉度,增强了凝聚力。一是拓宽展示平台,努力增加会员的获得感和荣誉感。诗会是“会员之家”,积极为会员打造展示才艺的平台,加大了《敬亭山诗词微刊》电子公众号的推出频率,从不定期发布到每月至少一期,以“有诗有歌有快乐”的理念,对《微刊》进行改版提升,力求新颖美观,赏心悦目,要而不繁,主题突出,受到会员喜爱,成为会员展示才艺、以文会友的重要平台。诗会换届后,共制作微刊7期,发布诗词曲等各类作品300多首。另外,为培养散曲作者,诗会拓展会员学习场所,开办散曲“手机课堂”,新办了《敬亭山散曲微刊》,由专业老师定期辅导、定期出题、定期出刊,会员之间相互点评学习,交流创作体会,在互学互鉴中培养了兴趣,陶冶了心情,提高了人文素养,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也增加了会员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广大会员2021年发表诗词曲赋等各类作品累计达6000多首。宣州诗词学会在展示会员才艺的平台建设上成效尤为突出,相继开办了《宛陵吟苑》《宛陵楹联》和《宣州散曲》三个微刊,还成立了“词社”和“宣州诗词学会诗词培训指导组”,在微信群中开展诗词研讨沙龙活动,每半月进行一次,每次确立一个研讨主题,围绕主题大家畅所欲言,为会员营造了“求上进、出精品”的良好氛围,有力提升了会员创作水平。通过编发大量本土诗人有质量的诗词曲联作品,提高了中华诗词之乡和诗山知名度。2021年5月,中华散曲工委将宣州区定为安徽省首个“中华散曲创作基地”,中华散曲工委主任徐耿华、省诗词学会会长周正环等领导亲赴宣城进行授牌。其他各县(市)诗会也想方设法为会员发表作品打造平台,如郎溪诗词学会2021年出版了会员作品集《郎川诗苑》等。二是创办了《敬亭山诗词学会工作通讯》,切实加强学会的影响力建设。为改变诗会以往外宣不够、自娱自乐的不足,新一届学会班子加强了同主管部门、省诗词学会、市直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区宣传部门以及诗会的联系,不仅及时向主管部门请示汇报工作,还新编了专供领导参阅的《宣城敬亭山诗词学会工作通迅》,结合诗会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落实市委领导要求,以工作通讯为载体,开设了“宣文化说”、“敬亭诗院”、“八面来风”、“诗家论诗”、“诗教追踪”和“工作动态”等固定栏目,重点围绕“宣文化”研究,深度挖掘宣城诗歌文化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撰写并编发了《谢朓:宣城文化肇始流播第一人》《宣城诗派宣城体》等研究“宣文化”的专题文章。这是全省首份诗词学会工作通讯,成为宣传诗会、上下沟通、内外联系的重要渠道,得到了省诗会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成为诗会影响力建设的重要抓手。三是积极向省诗会推荐宣城诗词名家及其作品,坚持为会员创作和研究点赞。2021年,我会会员嵇寅、朱恩三、徐德明、邢少山、黄爱武、李泓、张嘉毅、刁春旭、苏子农等人创作的诗词作品入选由安徽省诗词学会编辑出版的《安徽当代诗词选》。省诗会会刊《安徽吟坛》两次推出宣城专辑,集中刊发了我会90多名会员的诗词作品100多首。同时,不定期为《江淮吟苑》微刊公众号推送本会会员作品,其“诗会巡礼”栏目先后对敬亭山诗词学会、宣州诗会、宁国诗会和绩溪诗会进行了专题介绍并刊发会员作品累计达500多首。鼓励会员对外投稿,在诗词创作和研究上,学会班子成员身体力行。黄爱武副会长创作的诗词作品获“全国第二届杜牧诗歌奖”。 常务理事李泓的诗词作品入选安徽农民诗歌会作品选辑《江南新韵》、郎溪诗词学会会长、本会常务理事刁春旭的作品被2021年9月《当代中国诗词精选》收录。副会长方诗韵,会员马云骧、殷红波的诗词作品被《中华诗词》采用,另有汪传春、肖礼堂等几十位会员的诗词作品被《诗词月刊》采用。敬亭山诗词学会顾问、原副会长徐德明出版了诗词作品集《康桥诗草》,本会会员、原郎溪诗词学会会长苏子农也出版了《春蛙八集》。多位老会员、老诗人笔耕不辍,吟咏不止,堪为后辈楷模。四是开展诗教“回头看”,着力巩固“申创”成果。宣城是安徽省迄今为止唯一的“中华诗词之市”,除广德外各县市区皆为“中华诗词之乡”。根据中华诗词学会的要求,诗会组织人员对我市部分“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开展了复查和“回头看”,重点对宣城市烟草局、气象局、中煤电厂、宣州养贤中心小学、泾县稼祥中学等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的“诗教”接续开展情况进行了巡查,总结了经验,指出了不足,提出了整改要求。《敬亭山诗词学会工作通讯》先后刊发了市烟草局和宣州养贤中心小学坚持诗教育人的典型经验。省诗词学会周正环会长两次到宣城检查指导“诗教”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由于诗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新入会人员络绎不绝,特别是一些“80后”和“90后”也纷纷申请加入敬亭山诗词学会。目前我市有诗词组织8个,诗词曲联刊物10个,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31人,省级会员408人,市级(敬亭山诗词学会)会员950多人。陈虎山当选为安徽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黄爱武当选为安徽省诗词学会理事。
四、练好内功,加强政治建设和学会规范化建设
敬亭山诗词学会换届后,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坚持练内功,不懈树形象,鼓励会员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一是努力加强政治建设。新一届诗会在新修订通过的《学会章程》中新增了“党组织建设”一章,明确了诗词学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讲政治,讲正气。诗会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把诗词创作政治关。二是加强组织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顺应会员要求,新成立了敬亭山诗词学会市直工作委员会和散曲工作委员会,确定了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的牵头人,做到责有人负,事有人管。建立了一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工作专班。特别是学会的诗词和散曲两个微刊的主编和编辑们,为了及时推出会员的作品和宣传诗会的工作,常常是废寝忘食,境界无我,令人感动!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诗会换届后,根据学会章程,及时召开了会长办公会,明确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的工作分工;根据会长的提议任命了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根据秘书长的提议任命了副秘书长,制定并规范了办公室日常工作制度、值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来人接待等项制度,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明晰,诗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广泛好评。
2021年度诗词学会的工作在取得若干成绩的同时,也还有明显的不足,有些预设的工作没有实施。如2021年度的会刊《敬亭山诗词》没有按时编辑出版,对入会25年以上的老会员授予“荣誉会员”证书的工作未能完成,制度建设还不系统完备,对广大会员的服务不够直接全面,走出去与外地诗会的交流也不多,等等。对于这些不足,在2022年度的工作中应予以纠正。
五、2022年工作设想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2022年敬亭山诗词学会将围绕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影响力建设施力用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工作姿态,努力服务大局、服务会员,为宣城的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此,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学会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并引领广大会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坚持历史自信,立德树人,弘扬正能量,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诗词文化上有新贡献。
2、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按照学会章程要求,结合诗会工作实际,发挥好党建功能性作用;严格按章办事,完善学会内部组织结构,切实办好两个工委,做到团结、阳光、奋进、服务,使学会在更高层次上成为会员的“精神家园”,增强会员的荣誉感。
3、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首要的是办好《敬亭山诗词》会刊、诗词微刊和散曲微刊这些展示会员才艺的媒介平台,增强内外联系和上下联动,在把好政治关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会刊和微刊的质量,不定期推出会员个人作品专辑,做到内容丰富,同频共振,雅俗共赏。其次,要帮助会员提升创作水平,增强会员热爱和创作诗词的自信心。要学习和宣传宣州诗词学会成立诗词培训指导组和在微信群中开展诗词研讨沙龙活动的好做法。拟办一期新会员诗词创作培训班。第三,鼓励有研究能力的会员在诗词赏析和诗词理论研究上多做开创性的工作,全面展现敬亭山诗词学会会员的创作水平、欣赏水平和理论水平。
4、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会员是基础,队伍是根本。为了准确、全面掌握全市诗词学会的现状,了解会员的年龄构成、行业分布和学历等基本情况,做好“荣誉会员”的认定及证书发放等项工作,拟在去年初步开展会员登记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敬亭山诗词学会会员摸底调查和重新登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敬亭山诗词学会会员微信群,确定专人负责。同时,推选一批诗词创作和诗词研究成绩突出的会员,成立骨干创作员队伍。
5、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完善、有章可循是规范管理的基础。诗会虽是群众性团体,却不可放任自流、无所拘束,要有章可循。拟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修订完善诗会各项规章制度。
6、进一步加强影响力建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影响力也是干出来的。为了进一步扩大敬亭山诗词学会在全市乃至全省和省外的影响,2022年,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办好《敬亭山诗词学会工作通讯》,以此为平台,深化“宣文化”研究,推介宣城诗词名家,宣传“诗教”典型,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主管部门汇报敬亭山诗词学会所开展的重要工作。二是争取市委宣传部支持,会同有关部门拍摄10集专题短片《诗意宣城·盛唐诗路》(暂定名)。三是拟精选会员诗作,公开出版《敬亭飞歌——2021宣城敬亭山诗词学会会员作品集萃》。四是组队参加“安徽省首届诗词大会”。五是组织会员围绕“春潮·走进古村落”“秋趣·乡村振兴”“丰碑·歌咏二十大”等主题开展三至四次采风活动,并争取宣城日报社支持,将会员采风作品集中刊发。六是争取有关领导和部门支持,积极推动“敬亭诗院”建设,为打造“江南诗山”新品牌贡献力量。七是继续深化“诗教”活动,按照中华诗词学会和安徽省诗词学会要求,开展“回头看”巡查。重点抓好青少年群体的诗词吟诵和退休老同志群体的诗词欣赏,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抓先进树标杆,力争爱好诗词、欣赏诗词、创作诗词在宣城大地蔚然成风。八是按诗会章程要求,开好八届二次理事会和八届三次、四次常务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