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2日,由河北省诗词协会精心编纂《燕赵诗典》新书发布会在石家庄市中山宾馆召开。编纂工作历时两年半,共十二卷,收录先秦至当代燕赵诗词近万首,涵盖河北14个地市,时间跨度超3000年,是河北省首部纵贯古今的诗词通代总集。该书的出版,不仅是河北诗词界的里程碑,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发布会上,《燕赵诗典》编委会主任、主编郭羊成发表了题为《一部典藏千年的诗意绝唱》的讲话,河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成轩就该书的出版情况作了专题介绍,协会副会长张雷详细介绍了《燕赵诗典》的成书过程。为方便广大诗友更深入了解和解读《燕赵诗典》,现对三篇讲话文稿予以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一部典藏千年的诗意绝唱
——在《燕赵诗典》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郭羊成
(2025年7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诗友,文化界的各位同仁,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河北省诗词协会编纂的《燕赵诗典》付梓出版。在此,由衷地感谢为此书付出艰辛努力的省诗词协会的所有工作人员和河北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这部诗典从策划到出版,历时两年,举全省诗词组织和诗家之力,收录了从先秦至当代的燕赵诗词近万首,地域涵盖之广,年代跨度之大,收录作品数量之巨,可谓尽心竭力,不求史无前例,也不求后无来者,只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无论如何,这部诗典的问世,都是我省诗词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文学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有外省的专家跟我说,它填补了省域诗选无通代的空白,实现了诗词典籍编纂工作的历史性突破,是一个推动诗词入典、入史的河北实践、河北样板,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若真如此,则是时代之幸,也是我们三生有幸,值得庆祝。借这部书的隆重发布,我讲一些心得和意见。
一、《燕赵诗典》出版的背景和目的
众所周知,燕赵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明源远流长。有些读者到河北文学馆参观之后常常感叹:“一个河北文学馆,半部中国文学史”。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尤其先秦以来,在燕赵之间、河北大地,产生了许许多多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其中一批又一批声名显赫的诗人,为世人留下经典之作。如荆轲的《易水歌》、曹操的《龟虽寿》、毛泽东的《北戴河》,或悲壮,或慷慨,或豪迈,感应时代风云,抒发高远之志,彪炳千古。近当代,又涌现出李大钊、公木、孙犁、顾随、刘章、尧山壁、旭宇等诸多杰出诗家,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和讲述者,以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让读者交口称赞。由此可见,燕赵诗歌文化底蕴丰厚,燕赵诗歌意象丰富,燕赵诗歌创作土壤丰饶,燕赵诗歌成果丰硕。
然而,在燕赵诗词入典、入史方面,尤其是现当代诗词作品收集整理方面,我省还缺乏系统化整理,大量的优秀诗词作品,需要有效整合,形成合力,以期发扬光大。由此,赓续燕赵诗歌文脉,深入燕赵诗歌研究,弘扬燕赵诗风,从而形成完整的燕赵诗歌文化体系,不仅是时代文化的需求,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基于此,河北省诗词协会在认真研究、广泛论证、精心策划的基础上,着手编纂了这部《燕赵诗典》,追溯燕赵诗歌的源流和发展历程,探寻燕赵诗词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蕴含,力求清晰准确地向世人回答,何为燕赵诗风,燕赵诗风何以形成,有着怎样的成果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明确燕赵诗歌今后的发展方向。这部诗典的问世,是对燕赵诗词传统的溯源,也是立足新时代,面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宣示。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文化自信,强调文化/文学的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强调我们的党从建立之初就有建设科学的、大众的民族文化的自觉,还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这部《燕赵诗典》的面世,正是河北省诗词协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燕赵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建设河北文化大省的文化实践活动,我相信一定会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获得积极评价。
二、《燕赵诗典》的内涵和特点
审视燕赵诗歌,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燕赵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以及诗歌史上的地位、作用和魅力。燕赵诗歌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是其标识,燕赵大地特有的地域环境特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立场综合孕育形成了燕赵诗歌风骨、诗歌精神,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重要诗歌命脉:
一是《诗经》命脉。在当时的历史境遇下,河间毛亨、毛苌叔侄以生命守护《诗经》,开创了“毛诗学”,不仅让“诗言志”“诗无邪”的诗教扎根河北,向九州传播,更催生了韩婴“韩诗”学派,正是这些文化先贤们的执着追求,将《诗经》从古老歌谣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心灵之声,也为河北传统诗词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现实关怀与教化的担当,有了诗歌信仰。据说现在河间诗经村有近四万册藏书,是《诗经》的不同版本,这是世界文化史和出版史上的独特现象。《诗经》是让我们民族诗歌生根、成长的肥沃土壤。
二是“慷慨悲歌”命脉。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论断,源于《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绝唱,这声穿越千载经久不衰,早已超越荆轲个人的英勇壮举,成为了燕赵诗歌的品格之一,提升一代又一代作家和诗人的精神气节,强化了燕赵诗人和诗歌形象。
三是“建安风骨”命脉。建安文学,特别是建安诗歌,充分展示了其个体生命的血性、风骨,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使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年代。曹操横槊赋诗,曹植落笔惊鸿,蔡琰泣血成篇,他们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将刚健与悲悯情怀熔铸为燕赵诗歌的脊梁,尽气、尽才,尽心、尽情,为后世树立了一种既关注社会现实又富有激情和力量的文学典范,确立了新的诗歌风范,让燕赵诗歌抵达另一种境界。
同时,《燕赵诗典》具有鲜明的文本特色:
在编纂方式上,《燕赵诗典》沿着以上的诗歌主脉,以书写燕赵大地的诗词作品为主体,以年代顺序为编排线索,14个地市分12卷各成一体,古代、近现代、当代作品首尾呼应,缤纷呈现,力求展现燕赵诗歌3000余年的发展脉络,力求实现河北所有地域全面覆盖,力求实现自古至今所有年代全覆盖,力求诗歌体裁全覆盖。
在编纂内容上,《燕赵诗典》承接几千年的诗歌传承,力求全方位以诗的方式呈现作为古燕赵地理和作为行政区划、文化区域的河北,记录自然、历史、人文,和历朝历代人的情感气候,充分展示燕赵地域诗歌文化的鲜明特色。我们一个省,集中了世界地理风貌,独一无二;我们有过“三个走来”,特别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无以复加。这些今天不再多说,也不深说,说也说不完。
在编纂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到时代性,尤其是当代诗词的选编上,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轫,历经抗战烽火、解放战争硝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奋进,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蓬勃发展,既突出红色基因的赓续,又彰显不同时期的时代风貌。同时,延续燕赵诗风的传承脉络,坚守中突破、融合中创新,既展现了燕赵诗歌精神的一脉相承,又实现了燕赵诗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生动展现燕赵诗词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三、《燕赵诗典》的意义和启示
回到《燕赵诗典》这部文献本身,它在燕赵诗词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首次接近了燕赵诗词总集选本通代编纂。全书收录近万首诗词曲赋,时间跨度超越3000年。古代大文学家、大诗人的作品光彩依旧,近现代伟人领袖、革命先驱的作品璀璨夺目,当代名家的作品万象纷呈,古人交相辉映。
二是树立了燕赵诗词入典、入史一个标杆,尽显历史之镜、美学尺度和精神风范。即,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从先秦至当代各个时代、各个时期多种体裁的诗歌风貌,为研究燕赵诗歌提供了学术资料;选编作品反映了燕赵诗歌从古体到近体诗的文体流变和精神传承,为中华诗词创作树立了美学标杆;突出和强化燕赵精神、燕赵风骨等燕赵文化认同。
三是推动了诗词“入史”的河北实践。马凯同志在《中华诗词》2020年第5期撰文指出:要“推动现当代中华诗词‘入史’工作”,“通过推动诗词‘入史’,进一步推动诗词事业发展”。当代诗人的作品在这部诗典中占有很大分量,交给读者检验,交给时间检验。
《燕赵诗典》的编纂出版,源于我们对燕赵诗词历史与现状的省察,体现了我们对燕赵诗词传承和发展的自信和愿景,得益于中华诗词学会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诗词协会工作的大力支持,是对我们当代河北诗词文化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阅,是我们省诗词协会成立38年来一个标志性事件。
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怎样走好今后的路至关重要。通过对《燕赵诗典》的编纂,我们从中得到了重要思考和启示大体有两方面。
一是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坚持正确的东西,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知其“正”,才能创其“新”,燕赵诗词的这个“正”,亟需《燕赵诗典》加以呈现。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只有做到了守正这一点,才能保持战略定力,不偏离发展方向。创新,就是要有创造性思维,善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寻求突破,适应时代变化。做事情不能总是墨守成规,要在守正中凝魂聚气、强基筑根、固本培元。《燕赵诗典》编纂出版还告诉我们,开展协会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扎扎实实,孜孜以求。
二是要行稳致远。河北省诗词协会作为全省性的诗词组织,指引方向,引领创作,在《燕赵诗典》的编纂过程中,我们坚持一贯的工作作风,始终笃行不怠,始终敢打硬仗,勇于探索,创新实践,从而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河北诗歌发展的根基,开创时代语境新局,拓宽诗词发展之路,现实终将成为历史,而历史将成就未来。
朋友们!从击石而歌,到玄鸟和鸣,从易水河畔的迎风歌唱,到铜雀台上对酒当歌;从大唐边塞的河北诗阵,到太行烽火的战地诗篇;从新中国成立的文艺新生到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放歌,燕赵诗歌是一条奔腾的长河,始终流淌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大地之上,创造了文化辉煌,而文化,是我们未来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今天,这部《燕赵诗典》的出版,必将使燕赵诗词焕发勃勃生机,必将点亮燕赵文化的复兴之光,必将推动中华诗词事业繁荣发展,也必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燕赵诗典》出版情况介绍

尊敬的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向精心组织本次新书发布会的省诗词协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出版方,我们也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发布会,致以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
在省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河北人民出版社始终秉持服务大局、服务读者的理念,致力于出版导向正确、内容精良、质量上乘的优秀图书,已形成党史国史、学术著作、大众文化读物等特色与优势板块,多部图书荣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 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及 “年度好书” 等重要奖项。
近年来,我社出版的主题图书包括《知之深 爱之切》《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 习近平正定足迹》《共产党宣言与新时代》《从历史深处走来 —— 马克思主义谈话录》等,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我们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类选题的策划与出版,推出了《苏轼全集校注》《汉字发展史研究新编》《中国陶瓷艺术史》等著作,这些图书或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或列入 “十四五” 规划;在地域文化挖掘方面,出版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河北新石文化图书”、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 “山花奖” 的《大运河河北民间故事》等一大批精品图书。
这部《燕赵诗典》,是我社近几年在挖掘、传承和弘扬燕赵地域文化方面的重点选题。出版社对此高度重视,抽调精干编辑组建专业团队,古籍方志编辑部全体编辑均参与了本书的编校工作。经过多轮精审精校,最终高质量完成了编辑出版任务。
在此,衷心感谢省作协的大力支持,以及省诗词协会历时数年的精心策划与组织,正是这些努力,才成就了这部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燕赵诗典》。同时,也感谢各位作者:正是你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让这部著作不仅内容厚重,更在装帧设计的每一处细节中,都彰显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这部凝聚集体智慧的煌煌巨著,具有多重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
其一,它是传承文化的 “活档案”。《诗典》系统梳理了从先秦到当代跨越三千年的燕赵诗歌脉络,既收录了李白、杜甫等大家咏叹燕赵的名篇,也纳入了当代诗人的精品力作。全书共 12 卷、近万首诗作,立体呈现了燕赵诗歌发展的完整轨迹。
其二,它是文献典藏的学术宝藏。编撰团队秉持守正创新原则,既精选历代传诵名篇,又发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佳作,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其三,它是时代精神的艺术载体。《诗典》创新性地将新诗创作纳入其中,展现了传统诗词艺术的当代生命力,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既传承了燕赵文化,又彰显了新时代燕赵儿女的精神风貌。
其四,它是文化创新的示范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指引下,《诗典》的出版是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燕赵诗典》的出版,是河北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燕赵文化的典范。在此,再次感谢省作协、省诗词协会的鼎力支持,感谢各位作者的倾情创作,也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本书的关注与推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以图书为形式的出版物,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进而推动文化的赓续与发展。《燕赵诗典》的出版,是我们对燕赵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具体实践。
作为河北省重要的文化出版阵地,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河北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文化巨著,在弘扬燕赵文化、传播中华诗歌词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祝愿河北文化事业蒸蒸日上!
谢谢大家!
《燕赵诗典》成书过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由河北省诗词协会组织编修的《燕赵诗典》,在全省诗词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在在座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两年半时间的精心打造,在近期终于出版了。《燕赵诗典》共分十二卷,可以说是汇聚了河北千年文脉,为诗词爱好者提供了一部兼具收藏与鉴赏价值的诗词读本。
现将编修过程回顾如下:
我们河北是诗词大省。2023年初,为给燕赵大地提供一部可供借鉴与珍藏的诗词读本,河北省诗词协会郭羊成会长提议,编修一部纵贯古今的河北诗词专著——《燕赵诗典》。为此,协会前期进行了广泛调研,多次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进行研究。在取得广泛共识的基础上,成立了由郭羊成会长为编委会主任、以协会各副会长和各地市诗词协会主要负责人为编委会成员的领导班子。
2023年1月2日,河北省诗词协会召开2023年度首次会长办公(扩大)会,郭羊成会长在讲话中提出了关于《燕赵诗典》的创作出版工作,并决定成立图书编著中心,来统一安排部署和组织调度编修工作。讲话中,郭会长就图书的卷数、入选作品范围、经费、卷首语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
2023年2月12日下午,河北省诗词协会图书编著中心在弥古书院成立。郭会长在大会上对《燕赵诗典》的各个编辑出版阶段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节点,并就图书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023年2月23日,河北省诗词协会下发《关于编纂《燕赵诗典》系列丛书的通知》,开始向各地市诗词协会征稿。根据省协会文件的要求,各市协会、学会积极行动,把编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适时组建了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按照省协会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省诗协各工委、中心、部门也积极配合,从而保证了编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图书编著中心于2023年3月11日召开《燕赵诗典》图书编著工作推进会。会议通报了各地市编委会组建情况,宣读了《关键节点追踪表》填报要求及《编著指导意见》。听取了各地市《燕赵诗典》图书编著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包括意见和建议。张雷副会长作总结讲话,对编著工作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五点建议与要求。
推进会后,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图书编著中心人员广泛搜集资料,努力查找属于河北的古今诗词精品,并进行分门别类,反复甄别。一是在政治上严格把关,避免一些格调低下庸俗的作品入选;二是在艺术上严格把关,避免一些平庸的作品混杂其中;三是选择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作品入选,避免作品的盲目性和平庸性。同时,主动加强与地方宣传部门、文联部门、旅游部门的对接,搞好工作对接,采集达成共识,虚心征求地方的意见,既密切了与地方党委、政府部门的联系,也力求在编修质量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许多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对这次编选工作都给予了良好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
2023年4月14日,河北省诗词协会在石家庄召开会长办公(扩大)会议,郭会长就《燕赵诗典》的编辑工作再次进行调度,对图书编著工作提出把好诗词质量关、把好设计编审关、把好出版时效关三方面要求。
2023年5月9日,河北省诗词协会下发了文件《关于编著<燕赵诗典>系列丛书的补充意见》,对《燕赵诗典》图书编著工作提出了补充意见。
2023年9月初,《燕赵诗典》编著工作进入了第四轮修改和复审阶段。9月3日,图书编著中心在石家庄品正书院召开《燕赵诗典》图书编著工作推进会,与会人员提出了编审过程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张雷副会长指出《燕赵诗典》的编辑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编委们要精益求精地打造《燕赵诗典》的综合品质,让《燕赵诗典》尽快保质保量地光荣问世,并对当前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诗词协会召开春季会长办公(扩大)会议,明确《燕赵诗典》编辑出版工作要全力推动。既要落实好经费,还要保质保量、加班加点、抓紧送审。更要做到精品设计,美编与排版统筹考虑,尽快付诸印刷。
2024年10月13日,河北省诗词协会召开第七次会长办公会,会议听取了图书编著中心关于《燕赵诗典》编撰进度的汇报,对交付时间做了明确要求,要求春节前后必须全面完成。
2024年10月26日,河北省诗词协会召开四届六次理事会,再次要求编辑出版好河北诗词史册《燕赵诗典》。一是下力气搞好审校工作,争取不出错和少出错,保证出版质量。二是要密切与出版社和印刷厂家搞好对接,确保按时出版;三是要组织力量搞好相关宣发策划工作,完成征订统计工作;四是要开好《燕赵诗典》新闻发布会,争取让这部经典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2024年12月9日,河北省诗词协会下发《关于征订<燕赵诗典>丛书的通知》。图书编著中心迅速联系各地市诗词协会及省诗协各工委中心,于2025年1月完成征订统计数目的汇总。
2024年12月中旬,经编委会集体商议、郭会长亲自参与,最终确定《燕赵诗典》的封面设计与封面题词。
2025年1月11日,在省诗协首次会长办公(扩大)会议暨迎新春座谈会上,郭会长对《燕赵诗典》的编辑、出版、发行、征订、宣传等工作再一次进行了具体部署。
2025年1月19日,《燕赵诗典》终审终校工作会议在品正书院召开。河北省诗词协会会长郭羊成、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剑章、副会长张雷出席。出版单位和印刷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杨永林、吕世军应邀出席会议。《燕赵诗典》在石编委会成员参加了会议。常务副会长梁剑章在会上围绕《燕赵诗典》的编撰终校,从综合性问题、各分卷问题、建议性问题和几点希望和要求四个方面作了主题分析。副会长张雷回顾了《燕赵诗典》的编撰历程,指出在各方齐心协力之下,《燕赵诗典》已迈入终审关键阶段。强调编委会成员务必高度重视编辑校审事务,严守书籍内容质量底线,切实将“精品创作”理念贯穿于校审全程,以专业、负责的心态,促使《燕赵诗典》质量跃升。会长郭羊成在总结发言中对后续编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各级编辑人员应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提升主观能动性与执行能力,依循本次会议确定的校审路径及问题解决策略,全力加快终审进程;二是强化书籍品质管控力度,对品质欠佳、意境不足、存在政治敏感问题的作品迅速删减或修改,对地市分卷中的人员与作品缺漏及时补全,对不合理之处及时调整;三是图书编著中心需统筹规划、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确保《燕赵诗典》出版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为燕赵诗词文化传承与弘扬筑牢坚实基础。
2025年1月,编委会对作品进行了最后的审定,于2月交付出版社三审三校。河北人民出版社杨永林主任收到稿件后,亲力亲为,将十二卷《燕赵诗典》从头到尾认真仔细的给予了再次校对。
2025年3月2日,河北省诗词协会召开驻石会长办公会,研究《燕赵诗典》的终审终校和印刷工作。河北人民出版社杨永林主任通报了相关校对情况,承印单位总经理吕世军通报了相关印刷事宜。
2025年3月8日下午,河北省诗词协会《燕赵诗典》终审会在美高集团召开。会议由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燕赵诗典》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张雷主持,执行主编杨国欣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出席会议。终审会上,编委们对《燕赵诗典》的稿件进行了最后的审定。经过数小时的热烈讨论和审慎斟酌,编委们对书中的存疑和不同见解最终达成统一意见。
2025年4月30日,河北省诗词协会在石家庄召开会长办公(扩大)会议。会长郭羊成,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剑章,副会长王殿明、张雷、安顺英、江合友出席。《燕赵诗典》印刷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郭羊成会长指出:《燕赵诗典》的编辑出版印刷历时两年半,协会从上到下的组织整理编辑人员付出了大量心血,保证了图书的顺利出版。在印刷中要务必保证质量,装订和包装要做到美观实用,下一步由图编中心与印刷厂共同落实邮寄发行工作。会议对新闻发布会的出席人员和数量、会议地址与相关议程作出了指导性意见,具体由张雷副会长牵头,杨国欣主任协助。
2025年6月25日,河北省诗词协会2025年第四次会长办公(扩大)会议在山榆书画院召开。协会主要领导郭羊成、梁剑章,顾问王国发,副会长王殿明、张雷、安顺英出席会议。会议决定7月12日在石家庄召开《燕赵诗典》新书发布会。并邀请业内外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省会诗词界人士出席,发布《燕赵诗典》出版发行的相关信息。为确保本次新闻发布会圆满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新闻发布会筹备小组,由常务副会长梁剑章担任组长,副会长张雷担任常务副组长,副会长安顺英担任副组长,统筹调度推进发布会的相关事宜。
在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中,河北人民出版社与石家庄宝丽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始终以高度认真与负责的态度,在排版印刷、校对编辑等方面对此书给予了大力帮助。同时,丛台酒业、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河北平普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美高集团等友好单位也为此书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在《燕赵诗典》的编辑过程中,为保证编选和出版质量,各市协会、学会对于基层报送的作品,也是认真进行遴选,认真校对审核,力求准确无误。在此尤其要讲的是,以杨国欣主任为首的省诗协图书编著中心的同志们,可以说是克服了各种困难,不负使命,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他们按照郭羊成会长和协会的指示要求,反复校对、沟通、修改,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以保证《燕赵诗典》的准确性、全面性、统一性和图书质量,同时积极动员和宣传,做好了相关征订工作。在他们的具体操作之下,终于完成了这一浩大诗词工程,为推进燕赵诗词的繁荣,贡献了他们应有的力量。
以上为《燕赵诗典》的成书过程,汇报完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