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魂诗社赴卸甲河村助力白求恩纪念馆文化活动
发布时间: 2025/5/16 18:36:34 阅读:252次

5月15日,适逢平山县卸甲河村庙会日,该村的白求恩广场迎来一场红色文化与诗词艺术的交融盛会。包钢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周茂森、省散文协会负责人韩联社、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副会长暨山魂诗社社长张凤奇等领导嘉宾,与山魂诗社16名骨干成员齐聚于此,深度参与由卸甲河白求恩展馆主办、山魂诗社协办的“瞻白求恩事迹,赶大山村庙会”主题活动,通过诗词朗诵、赠书献礼、文化采风等形式,为红色精神传承注入文化力量。
活动现场,山魂诗社以“诗词+红色文化”为特色,成为亮眼焦点。诗社诗人齐利贞、刘建平、王平、赵五朝等依次朗诵《白求恩广场抒怀》《卸甲河的记忆》等原创作品,以细腻笔触勾勒白求恩大夫在卸甲河救死扶伤的历史场景。“手术刀切开硝烟的褶皱,你把生命的重量,刻进太行的肌理”——饱含深情的诗句引发在场嘉宾共鸣,让历史记忆在文学意象中鲜活再现。随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诗社成员们以铿锵歌声传递红色信仰,白发诗人与青年会员的同声高歌,成为传统诗词文化与革命精神共振的生动注脚。
在致敬环节,山魂诗社社长张凤奇代表诗社向白求恩纪念馆捐赠诗集《山魂诗选》。他在致辞中表示:“这些诗词是平山诗人对英雄的礼赞,更是以文化传承践行‘二为’方针的初心答卷。”据介绍,此次参与活动的诗社成员涵盖老中青三代,既有德高望重的闫玉梁、吴梅生等资深诗人,也有朱利波、于佳佳等青年诗友,还有从鹿泉区慕名赶来的赵五朝、杜熙朝等诗人,体现了诗社“传承诗词精髓、服务人民群众”的一贯宗旨。张凤奇特别提到,山魂诗社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平山红色热土为创作源泉,此次专程组织采风团参与活动,正是希望通过“寻红根”汲取创作养分,让传统诗词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播载体。
活动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地女作家郝崇书为山魂诗社诗友逐一赠送了她的长篇纪实文学《永远的白求恩》。
同时,诗社与卸甲河白求恩纪念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将携手打造“山魂诗社采风创作基地”,依托白求恩纪念馆、千年崖柏等文化资源,定期组织诗人开展主题创作,以诗词形式活化红色历史。张凤奇表示:“我们期待与卸甲河村优势互补,让传统庙会成为‘红色文化+诗词艺术’的展示窗口,让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诗词中延续生命力。”当日,诗社成员还在纪念馆创办人赵廷凯的带领下,深度参观了馆内历史文物与史料展览。看着泛黄的书刊与珍贵照片,作家诗人康习龙感慨:“每一件展品都是鲜活的创作素材,我们将以笔为刃,让英雄事迹在诗词中‘永不褪色’。”
这场融合历史追思与文化创新的活动,不仅是山魂诗社“以文化人、以诗铸魂”的实践缩影,更标志着平山红色文化传承迈出“诗词赋能”的新步伐。当千年崖柏的枝叶与平仄韵律共振,白求恩精神的火炬,正通过诗词艺术照亮更多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