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锋(一首)
满庭芳·访瓦瓷窑人家
初夏清阴,东风习习,蔓枝爬上篱笆。石桥廊转,流水绕桑麻。听鸟飞鸣院落,人客至、笑煮新茶。蓬门外、井苔痕碧,远黛罩轻纱。
君家,居此地,桃源世外,不染尘沙。想陶令当年,抛却奢华。顾影闲吟自许,心花绽、戏逗娇娃。天伦乐、鱼虾佐酒,灯火映窗花。
冯继勇(一首)
瓦瓷窑村
千峰翠色映元桥,永润丰河唱宋谣。
欲问青陶何处有,原头当在瓦瓷窑。
王有器(一首)
瓦瓷窑村
当年烟火映斜阳,天宝物华留雅香。
双手抟泥生极品,一窑抱瓮换红妆。
青花素净三秋画,彩釉辉煌五色章。
莫道此间无乐土,瓦瓷传世韵悠长。
徐中美(诗一首、联一副)
咏瓦瓷窑古村落
恍入永丰畔,呼风扶石桥。
湾存商埠影,地隐海门潮。
耕读性难改,蚕桑业未凋。
遥年曾系艇,帆竞瓦瓷窑。
注:1.“永丰”指永丰河,该河自沙埠穿村而过,流向东海;
2.“海门”系瓦瓷窑村古地名之一。
题瓦瓷窑村联
瓷土犹存,遍沐和风欣野外;
窑烟已熄,频传宋韵粲河间。
翁 筱(一首)
江城子·游瓦瓷窑古村
小桥流水曳斜阳,柳丝长,麦波扬。黛瓦青檐,花木拥回廊。漫步其间心自醉,风袅袅,燕双双。
遥思窑火映天光,匠工忙,艺精良。昔日繁华,皆入梦中藏。且盼明朝春更艳,新景秀,向康庄。
邬俊成(诗十二首、词二首、联四副 新诗一首)
暑日游瓦瓷窑村
隐隐飞檐疏远楼,清芬绕碧浣溪流。
斜光山外扶篱落,穿越荫深向故秋。
暮过瓦瓷窑永丰河边
绿合永丰辞万船,夕光穿树起炊烟。
投林不遇人来去,半落溪声倾暮蝉。
游瓦瓷窑村漫成
一
采色瞒天集雨烟,滩涂泥软火生坚。
溪山凝碧浑如玉,看去浮云送故船。
二
林入幽深溪弄长,野花濯釉散泥香。
千峰底色凝珠翠,淬火琉光胜月光。
于瓦瓷窑村寻得沙埠窑址文保碑
茫茫海落隔翔鸥,窑火烟消疏远舟。
大路通联峰外拓,深林守望水中流。
无需绿道耽生态,犹对慈亭酬故秋。
一睹陈碑掀底气,九龙盘碧信源头。
秋日游瓦瓷窑村寸草园慈亭
霜华催白首,藤蔓误青丝。
篱外露滋路,泥心慈炼瓷。
尺涯疏近久,寸草憾枯迟。
落叶秋风意,曾经多别离。
望海潮·贺黄岩区诗词楹联学会创作基地在瓦瓷窑村挂牌
海门遗埠,瓷窑旧址,浪迁沧海麻桑。亭记义茶,碑存善念,瓷纹诉说苍茫。花径浣溪长,云岚摇影碧,釉色邀觞。翠陌飞莺,红篱招蝶,沐春阳。
岁抬龙首期翔,促诗联焕彩,村野添香。清韻久传,平台广筑,水山信寄流光。乡土绽芬芳,将自然生态,融入行藏。文旅交辉,更起雅乐谱新章。
春日瓦瓷窑樱花绿道赏樱花
一
篱落荫深一径幽,流光酌釉入波流,
闲寻古渡接芳客,暗寄浮云藏月钩。
千岭翠融窑火烈,半溪烟起柳风柔。
恐来不识此间老,故扮高龄染白头。
二
竹漾清波接陌幽,苔痕浅印惜残留。
千枝粉雪穿云过,万片晴霞逐径浮。
瓷砾半埋春草瘦,砖垣斜倚暖风柔。
闲翻瓣影疑陶屑,露点芳心怯梦收。
题瓦瓷窑樱花
漫写行文字满枝,溪光润笔信流思。
花飞锦句随风落,半入瓷泥半入诗。
经瓦瓷窑当年电影《桔园情》取景地
早投光影景还留,依是春风隔数秋。
古渡帆收开远道,新楼云接照清流。
浣纱石上纹苔碧,医树桥头斜径幽。
镜摄眼前犹未改,网搜旧帧识乡愁。
于瓦瓷窑题永丰河桥
截段流光印万踪,洪峰抵处作潜龙。
未攀高岸逐霞影,却揽水天长在胸。
观电影《桔园情》
黄龙狂虐处,携手护桑田。
疫恶千株瘁,情真一诺坚。
心灯明暗夜,病榻拒良缘。
果熟酸甜里,清歌满碧川。
望海潮·乙巳瓦瓷窑樱花诗会
春深乙巳,窑山凝翠,竹风摇碎清寒。遥送去帆,沉滩海处,永丰犹绕晴川。樱谢绿荫繁,惜茶碑斑驳,留照人还。瓷韵凝魂,釉光曾共火云燃。
漫嗟樯橹成烟,幸春痕未老,慈念碑传。苔碧旧基,香浮绿道,茶烟漫袅晴峦。生态护遗垣,听溪声断续,犹话当年。且共樱阴煮茗,清韵入诗笺。
拟瓦瓷窑村楹联
一
忆窑火依稀,青山似故;
随潮声浮落,碧水如常。
二
底色同峰云浣出;
坚心如玉火烧成。
拟瓦瓷窑村慈亭联
泥抟瓷梦初心软;
火炼凰身玉质坚。
拟瓦瓷窑村茶亭楹联
水含瓷韵馈时客;
茶沸潮音道世情。
穿过千年的瓦瓷窑釉光
碎瓷片咬住苔衣的边缘
像一句未说完的窑火
在竹根下保持着坚挺的姿势
那些被火吻过的纹路
比春天更早抵达年轮深处
海门埠的帆桅沉进河底,折叠成鱼的鳞片
永丰河搬运着云朵的碎银
漫过青苔斑驳的堤岸时
总把窑址的倒影,冲洗着
半阙未干的宋词
樱花褪去最后一层釉彩,
把枝头的句号送给了风
枝条空出的位置,被鸟鸣填满
像当年窑工擦汗的瞬间
燃烧着熊熊火焰
茶碑把名字泡成浓茶
苔藓正在临摹落款
风穿过竹枝的间隙
将瓷土的密语,翻译成
新叶舒展的声响
有人捡起半片瓦当
缺口处生长着多年的嗟叹
釉色里游动的鱼
突然摆尾,搅碎
河面上摇晃的天空
此刻,我们站在时间的裂缝里
看碎瓷与新竹平分春色
当流水漫过慈碑的基座
那些被窑火烧透的岁月
正从草根深处,渗出
带着火与土的体温
王文龙(一首)
瓦瓷窑村有题
白羽浮春水,流波映碧霞。
桥边多翠竹,亭外几人家。
十里龙窑地,千年云海槎。
青山埋旧迹,归看浣溪纱。
吴文君(诗一首、联一副)
过黄岩瓦瓷窑村
九仙窑火接沧溟,竞引千帆日日停。
抟土集思生巧技,运刀成器赖劳形。
磬声如是穿林脆,峰色犹同过雨青。
又借清风归唱晚,寻溪落处看曾经。
拟瓦瓷窑村楹联
过雨青同峰碧色;
穿林风起玉清音。
王观麟(诗四首、联一副)
参观瓦瓷窑青瓷窑址
不忘初心同筑梦,凤凰山麓意寻踪。
千年旧址名依旧,万件晶莹窑未封。
褐彩纹镂堪作鉴,铭文宝器可传宗。
浮花翡翠遗神气,陈氏金昆化九龙。
青瓷窑
瑰奇釉彩出青山,历尽沧桑今日还。
窑火升腾传国粹,天工巧夺现真颜。
记黄岩诗联学会瓦瓷窑村工作室挂牌
情醉村居处,悠游碧水湾。
丹青描岫谷,诗赋咏乡间。
修竹延花径,残瓷隐翠山。
虔心扬国粹,窑火复重还。
题瓦瓷窑村樱花
休看陌上得春迟,一夜樱花开满枝。
玉树临风迷粉蝶,永丰河畔踏青时。
楹 联
鸿蒙肇判,一千年出彩青花凭巧手;
艺苑腾龙,百十载传承宝器见匠心。
陈子芳(诗二首、联一副)
高桥瓦瓷窑
昔日高桥炉火红,瓦当瓷韵物值隆。
置身旧址临黄野,放眼古窑妍碧空。
乌玉萦回呈妙像,青花刻画见真工。
宋精融冶越千载,神匠情怀透土中。
注:乌玉,墨的别名。
贺黄岩区诗词楹联学会创作基地建成
高擎一帜树奇峰,借得春光润色浓。
坐拥瓷山尤炼句,醉吟烟雨谱新容。
弘扬国粹宏图远,承载文明大业重。
沥血诗词平素愿,耕耘创建促成龙。
题瓦瓷窑村联
一
窑辉霁月,满城绚烂陶瓷地
艺竞群芳,一曲纵横瓦韵村
二
瓦韵千年留厚重,
瓷窑三味锻辉煌。
林允华(诗五首 词三首 联二副)
瓦瓷窑村
九曲沙川十八弯,流经此地几多关。
苍天布下迷魂阵,水竹成林节节环。
千年青瓷窑旧址
名村旧里瓦瓷窑,近水依山地富饶。
更有千年存古迹,文明赓续几多骄。
西江源
千年旧地瓦瓷窑,此处曾经可见潮。
江水东流行百舸,远航四海路迢迢。
海 门
青山作背对田园,此处为何称海门?
历尽千帆潮落去,沧桑变幻旧名存。
南 山
长堤坝上望南山,过去炊烟屋后环。
今日农房成景色,为何偏把灶门关?
忆江南·重游瓦瓷窑
清明到,古邑雨潇潇。诗友同行寻梦境,重游名地瓦瓷窑。时见水滔滔。
浪淘沙·瓦瓷窑
故地瓦瓷窑,碧水滔滔。青山横贯白云飘。更有宋瓷存旧址,历尽风骚。
景色有多娇,享誉高桥。黄岩古邑美名招。两个文明双硕果,分外妖娆。
诉衷情·下乡过瓦瓷窑
当年屡过瓦瓷窑。重担在肩挑。为何在此留足?定是命难逃。
追溯本,是天骄,好根苗。命途多舛,恰遇狂飙,折翅难翱。
楹联两副
本是穷乡成富地
曾经沧海变桑田
横批:山乡巨变
社会安定,百世村庄换新貌
中华复兴,千年窑址见青天
横批:文脉长存
林玉华(词二首)
敬和朱老总《满庭芳.访瓦瓷窑人家》
明媚韶光,清寒破暖,春风野外黄花。小桥村落,流水绕田家。飞燕轻穿柳带,望远黛,缥缈烟霞。蓝天上,几行鸿雁,矫矫影倾斜。
喳喳。人客至,枝头喜鹊,报讯争哗。见楼主,笑迎又酌新茶。自赞瓜畦莱圃,河塘鲤、鸡鸭棚笆。农家乐,怡然自得,不羡市繁华。
满庭芳·春日雅聚瓦瓷窑
翠柳摇金,青山泼黛,暖风吹醉春韶。瓦瓷窑畔,诗韵正喧嚣。墨客骚人毕至,杯齐举、逸兴如潮。展佳卷,珠玑落处,妙语领风骚。
陶情追古韵,瓷光焕彩,思绪飘遥。忆窑火,千年故事如涛。且趁春光正好,同吟唱、意满眉梢。欢声里,流年凝墨,雅事共相描。
高玉梅(词二首)
西江月·龙窑宋韵
炽火晕开越色,龙窑乍绽涟纹。永丰河畔梦浮尘,千载杳然无讯。
寂寞不消光采,殷勤唤醒精神。天青犹待贮冰魂,看取宋时风韵。
鹧鸪天·青瓷遐思
素胚晕染越窑春,驰名天下裂冰纹。
泥因茧手生灵气,火奉平生锻玉魂。
开片细,釉光温,宋风清雅讵堪珍。
盈盈一盏天青色,便只遐思已动人。
牟素玲(二首)
瓦瓷窑赏樱
白雪香犹淡,红云色渐微。
春风挥玉剪,遍地织璇玑。
瓦瓷窑春行
樱花半落柳枝摇, 篱草茵茵接古桥。
拂面春风藏旧事, 沉沙瓷土育新苗。
龙窑火尽青痕在, 海路帆归云迹遥。
莫问千年兴废处, 一溪烟雨自朝朝。
牟淑萍(一首)
瓦瓷窑村
永丰河畔炊烟袅,村舍安然柳色青。
春水茶亭逢故友,樱花竹里隐归舲。
昔时瓷瓦遗踪在,今日龙窑荣愿铭。
古曲余晖精采绎,诗情云集遂风馨。
张木清(二首)
瓦 瓷 窑 吟歌
一
峰峦叠翠绘元桥,古韵丰河唱宋谣。
百载名瓷宜赞颂,弘扬胜迹赏文韶。
二
旷远烟尘韵致丰,名瓷丽质震寰中。
韶华璀璨崇珍宝,古迹生辉百代鸿。
陈洋波(一首)
过瓦瓷窑村
瓦瓷窑色并樱花,把盏提篮试点茶。
闲听春风翻老屋,过村疑至宋人家。
方子成(一首)
咏瓦瓷窑
瓦窑弥久佳誉享,得宠紫台泥赐香。
方寸匠心连万户,绮纹妙思越千坊。
逸姿青釉凝祥气,质朴瓷罂聚瑞彰。
今日钩沉史册扬,骚人翰墨付流觞。
葛维来(十三首)
青瓷问古
匣钵深藏五代烟,越窑青釉此中眠。
雕梅纹沁冰绡薄,刻鹿光凝玉魄圆。
火浣霓裳经百劫,尘封蝉翼已千年。
忽闻秘府传宣令,要补钧台缺月边。
樱谷晴雪
粉阵冲寒破晓天,乱抛珠唾向人前。
飞红欲补云根裂,却待山风捻作笺。
樱花绿道春行
樱云匝地接山泉,竹径通幽石臼边。
稚子追风摇碎玉,老翁倚杖数新笺。
永丰河畔即景
翠幕垂波接远天,虬根抱石漱寒泉。
拾来瓷片纹犹暖,却道窑烟几百年。
青瓷源博物馆
龙窑火色透窗悬,釉影浮光落枕泉。
稚子举高摹刻鹿,银丝俯首辨雕莲。
古窑址拾遗
晨雾未消瓷片冷,苔衣半裹晋时烟。
指痕深浅藏锋里,釉泪横斜坠足边。
樟影筛金铺野径,樱云泼粉染春肩。
忽闻深巷捶泥响,惊起新莺破晓天。
偕游拾趣
妻拈瓷碎览玄文,我拂苍苔辨旧纹。
忽有樱花肩上落,恍然同立宋时云。
樟樱古道
古树垂髯扫石矶,早樱抛雪点人衣。
根缠晋瓦藏深土,瓣覆唐窑掩旧扉。
竹帚沙沙清晓径,瓷光隐隐暮春晖。
忽惊涧底流霞碎,原是残瓯映翠微。
瓷慈广场即景
双樟连理立庭前,社戏台边起夕烟。
稚子绕碑摹古字,银翁拄杖说残钿。
茶亭漫煮三春雪,石臼犹存五代泉。
最是慈风穿巷过,青瓷片里认流年。
村 变
苔墙斑驳记流年,一路樱花接翠巅。
竹帚扫开三代垢,瓷泥塑就九秋烟。
舟裁云锦星河碎,窑纳春风釉色鲜。
最是慈亭碑影里,翁姑争说振兴篇。
瓦瓷窑雅集
一
窑烟初散曙星稀,碧叶摇窗试笔时。
淬釉光浮三寸砚,流霞句染九秋枝。
敲诗石案承新露,论韵瓷坊理旧丝。
最是清辉铺满径,青衫白袷各参差。
二
青溪绕舍接南川,赤焰腾霄溯宋年。
云走龙窑分曙色,泥抟雁柱扣冰弦。
诗笺每共陶坯叠,墨渖长随釉彩旋。
莫道村深风物寂,星槎一夜到吟边。
瓦瓷窑村雅集
瓷光透户引朋来,樱雪盈阶待客裁。
笔蘸永丰河上月,诗成窑火映苍苔。
石海天(四首)
访瓦瓷窑村古窑遗址(中华通韵)
详察构造作工精,可见当时已大成。
断瓦碎瓷皆话语,往来扑面宋朝风。
访瓦磁窑村(中华通韵)
春到瓦瓷窑,观光兴致高。
清溪临草径,白鹭上林梢。
拾趣听山雀,寻幽过板桥。
经行多古迹,疑是逛前朝。
永丰河(中华通韵)
一
鸟唱清幽树影遮,含情脉脉永丰河。
碧波淘洗千秋事,岁月流成一首歌。
二
竹篁拥岸暖香柔,鸟语花鲜石径幽。
千载唐风积底蕴,一江碧水运乡愁。
吴华国(二首)
瓷窑遗址怀古
唐宋灵胎育此村,遗踪几处动心魂。
瓷形逸态世间绝,釉彩浮光昔日尊。
苍莽烟尘虽己远,峥嵘岁月感犹存。
柔阳一缕樱花外,亦照春香染旧痕。
访沙埠瓦瓷窑旧址
曾是沧桑涨绿苔,九龙透日落尘埃。
多情最是破瓷片,却把繁华梦唤回。
九龙透日:南北朝到五代时期,高桥和沙埠之间共有九座古瓷窑。
洪宝法(一首)
西江月·题瓦瓷窑村
翠影环峰连舍,永丰波碧巡窑。透天焰炽岁华韶,燃就千秋瑰宝。
幸聚诗联雅客,情浓恰似香醪。墨翰四溢醉林梢,史迹重光堪傲。
金歌(一首)
临江仙·瓦瓷窑
翠麓遗藏千载忆,宋唐旧影栖身。古窑幽处守乾坤。火燃星月夜,龙绕浙东云。
越地工艺堪精湛,匣中清梦留痕。冰姿玉骨润含春。火凝千嶂色,万古颂窑魂。
王维新(词一首 联一副)
鹧鸪天·瓦瓷窑村
谁信青山绿水庄,当年曾照瓦窑光。每将谋食辛酸手,描出掠天动地妆。
凭苦作,美名扬,宝瓷钟爱万家藏。殊知沧海桑田变,仍复多姿似画廊。
联一副
炉光闪耀,折射千年宝地,瓦迹犹见,
画瓶斑斓,传承万世经天,窑名久香。
戎怡(一首)
满庭芳·瓦瓷窑雅集
芳草萋迷,瘦红肥绿,暖风熏醉游人。永丰曲岸,河道绕芳茵。古翠吞天蔽日,静谧处,不识晨昏。乍回首,东蓠漫步,落瓣牵诗魂。
鱼翔,鸥鹭集,临波作画,蘸取晴昀。汉服盛装姝,舞步盈温。箫笛箜篌献乐,银珠落,响遏行云。诗嗟叹,桃园胜境,不朽瓦瓷村。
任攀(一首)
瓦瓷窑村
百卉正嫣妍,三春游恰然。
新阳暄草木,古意染山川。
瓷以千重态,商曾万里船。
遗痕依旧在,时不见窑烟。
李友平(一首)
沁园春 春日瓦瓷窑
春日闲游,瓦瓷窑畔,翠影盈眸。望永丰河绕,清波潋滟;青山环抱,碧意盈丘。古宅遗痕,乡愁暗蕴,岁月悠悠静处留。龙窑址,证青瓷韵远,荣耀千秋。
遥思窑火长酬。忆往昔、辉煌青史遒。看瓷光焕彩,声名远播;美姿胜迹,国保名收。沙埠乡村,新图巧绘,樱道将成意未休。期来日,引游人似织,同赏风流。
张文杰(一首)
偶感瓦瓷窑村
云烟柳树清风送,碧水蓝天霞谷奇。
倩影飞翔扬舞蹈,俊姿移动诵词诗。
石桥楼阁田园骋,瓷址茶亭阡陌驰。
民宅厅堂哥快乐,永丰河道姐酣嬉。
(作品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