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百家诗词
楹联天地
他山之石
散文新诗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诗坛讯息 >> 详细信息
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举办“感人的诗才是好诗”讲座

发布时间: 2025/8/22 23:48:50    阅读:22

分享到


      2025 年 8 月 3 日上午 9 时,南平诗联学会在学会住址如期举办了每月一课题讲座,二十余位诗词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场知识盛宴。




      讲座现场,武夷学院教授、南平诗联副会长刘用麟以“感人的诗才是好诗”为主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课题讲座。刘教授凭借其学术底蕴和创作经验,结合精心收集的资料与自身诗词创作的深刻体会,从三个独特方面对诗词创作展开了深入论述。


抒情之美,胜于言志

      在诗词创作的表达手法上,刘教授讲解“言志不如抒情”。言志,往往是诗人借助事物来传达自身的志向,对于初学者而言,有时易陷入喊口号式的表达误区。而抒情则是诗人通过拟人、比喻等多样的修辞手法,将自身情感寄托于外物,从而更细腻、真切地抒发内心感受。相较于言志,抒情能够让诗歌更具感染力与情感张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例如,许多经典的抒情诗词,往往能在不经意间触动读者的心灵深处,让人们感受到诗人彼时彼刻的喜怒哀乐。


白描之妙,超越象征

      谈到诗歌的表现手法,刘教授还重提了“象征不如白描”的观点。象征是利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此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然而,白描以其最简练的笔墨,不加过多烘托,便能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这种手法语言简洁、朴素,直接描绘人物、事物或环境,尤其适用于叙事和写人。寥寥数语,就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像古代许多优秀的白描诗词,仅用简单的文字就展现出了生活的百态和人物的神韵。


宣泄之畅,优于回旋
      在诗歌情 感的表达方式上,刘教授认为“回旋不如宣泄”。他强调,写诗不应将情感过度含蓄,把话语绕成结,而应让情感如决堤之水,直接撞碎回声,让每一声都落在该去的地方。诗歌本就是情感的宣泄出口,诗人应借助言语抒发内心的情绪,释放内心的痛苦、恐惧、愤怒或压力,从而达到情绪的舒缓与心灵的净化。当诗人将内心的真实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注于诗歌之中时,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在讲座过程中,刘教授不仅展示了许多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并详细解说了创作历程,让大家了解到每一首诗背后的灵感来源与创作艰辛。同时,他还旁征博引,引用古人的经典诗词进行深入剖析,使抽象的诗词理论变得生动易懂。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刘教授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赢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通过这场讲座,听众们对诗词创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诗词创作的热情与兴趣。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南平诗联学会将继续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为诗词爱好者们搭建起交流与学习的优质平台。



地址:南平市延平区三元路142号乙幢401室

邮编:100007邮箱: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