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感吟(二)
发布时间: 2025/7/25 11:58:45 阅读:22次
王湛梅
夏夜有寄
我与清波分素晖,圆荷裁作碧罗衣。
收来蛙伴华胥里,夜夜家山愈见肥。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清幽,富有画面感。熟练运用通感移情与虚实相生手法,以“圆荷裁衣”化静为动,赋予自然灵性。“圆荷裁作碧罗衣”又运用比喻与拟人手法,生动展现荷叶之美;“夜夜家山愈见肥”则以虚实结合,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整体语言凝练,情感含蓄。
杨建凯
麦收忆当年
镰舞金黄一亩田,弯腰驮日汗浇衫。
麦芒扎血钻心痛,还要碾场午不眠。
观山赏评:此诗以质朴语言再现麦收辛劳,情感真挚。通过“镰舞金黄”“麦芒扎血”等意象,展现农耕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现实主义风格,令人感同身受。这种田园诗,是以田园生产的参与者、亲历者的视角来叙事,非常难能可贵。然四句四个画面,若能提炼出更深层次的情感则绝佳。
文心雕龙
夏夜有寄
银钩弄影镜湖陪,我与清波分素晖。
袅袅万枝青苇瘦,亭亭一杆粉荷肥。
观山赏评:此诗意象清新生动,通过“银钩弄影”“清波分晖”勾勒出夏夜静谧之美。以“青苇瘦”“粉荷肥”等意象,素描出夏夜湖畔的静谧与生机。对仗精巧,“袅袅”对“亭亭”、“瘦”对“肥”,以矛盾修辞强化视觉张力。情感含蓄,借景寄情。
风化雨
夏临滹沱河畔
太行叠翠日初斜,浪卷滹沱淘细沙。
高树蝉鸣云浸水,荷风几缕透轻纱。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开阔,融自然山水与夏日气息于一体。以工笔绘就夏日河畔图:太行叠翠、滹沱卷浪、高树蝉鸣、荷风透纱,视听嗅触等多感交织,意境清幽。巧用动静相生,“浪卷”之动衬“云浸”之静,灵动而不失恬淡。以虚实结合手法勾勒出清凉意境,富有画面感和层次感,情感含蓄悠远。
张军法
题莲花
都爱莲花雅正红,谁怜白藕浊泥中。
生来本是同根物,却让清污两不同。
观山赏评:此诗借物喻理,情感深沉。通过“莲花”与“白藕”的对比,揭示同一根源却命运迥异的不公现象,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写作手法上采用托物言志,含蓄批批判世俗对表象与本质的割裂,甚或判社会不公。
游太行大峡谷
寻芳涧底望高峰,苍柏横崖傍岭松。
欲与青山歌一曲,忽听泉水已叮咚。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清新,情感愉悦,以“寻芳”为眼,展现游历山间的闲适情怀,勾勒太行峡谷的视听之美。其中“欲与青山歌一曲,忽听泉水已叮咚”的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以灵性,动静结合,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语言简洁而意蕴悠长。
齐剑如
高考首日感怀
默契全城启静音,长街短巷论题新。
自家虽未升学子,敬畏之情亦几分。
观山赏评:此诗以小见大,情感含蓄。通过“全城静音”“长街论题”捕捉社会集体仪式感,展现高考日的社会关注与庄重氛围,表达对知识与教育的敬畏。语言平实自然,手法巧妙。
杜明海
芒种田园即景
布谷田头唤意长,金波涌动稻浮秧。
樱桃甜透农翁乐,曲韵凝成岁月香。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明快,情感质朴愉悦,展现田园丰收之景。以“金波涌动”“曲韵凝香”等妙喻勾勒芒种丰收图,视觉、听觉、味觉交织,尤以“甜透”“乐”“香”层层递进,将农人喜悦升华为岁月沉香。虚实相生,富有诗意与生活气息,语言清新自然。
王卫东
麦收时节
麦浪风吹泛淡香,收割机器秆秸光。
镰刀生锈轻声叹,三夏竞然仍不忙。
观山赏评:此诗艺术性在于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含蓄而富有时代感。“镰刀生锈轻声叹”以拟人化表达对传统农耕方式变迁的感慨,意境深远。“三夏竞然仍不忙”语意略显模糊,表达可更精准。另,此诗与《收割小麦》意境大体雷同。
涛声依新
芒 种
光芒四射淡云飞,麦浪金黄夏种催。
绿树成荫田野旷,农忙汗水满身皑。
观山赏评:此诗以“芒种”为眼,勾勒夏日农忙图。“麦浪金黄”“绿树成荫”营造出浓郁的夏收夏种氛围,情感朴实热烈。“光芒四射淡云飞”的开阔起句,为全诗奠定阳光炽烈、劳作辛勤的基调,富有感染力。“皑”字形容汗水当斟酌。
李瑞段
午月时光
榴花灼灼映檐廊,金色田间泛夏光。
叶底青蛙鸣鼓乐,闲听天籁韵悠长。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清新,情感闲适,展现夏日田园静美之景。“榴花灼灼”“金色田间”色彩鲜明,画面感强。“叶底青蛙鸣鼓乐”以动衬静的灵动,与榴花映檐的视觉璀璨相映成趣,增强诗意层次,体现自然和谐之美,富有田园情趣。
杨建凯
荷塘月色
蛙鼓清波水月天,银光柳影洒斑斓。
荷风绽蕾娉婷立,俏舞花姿醉九仙。
观山赏评:此诗以视听交融之笔勾勒荷塘夏夜:蛙鼓、清波、银光、柳影织就斑斓画卷,“绽蕾娉婷”“俏舞花姿”赋予荷风灵动之态,营造出荷塘月色的梦幻氛围。“荷风绽蕾娉婷立”一句用拟人手法生动展现荷花之美,语言绮丽,情感含蓄柔美。
韩铭忠
麦收时节
熏风细浪推金穗,媚眼频催万把镰。
莫笑工蜂闲不住,槐香散后枣花添。
观山赏评:此诗意象生动,情感明快。“熏风细浪推金穗”描绘出麦浪翻滚的丰收美景,极具画面感。作者以拟人化笔法见长,“媚眼频催”赋予自然以灵性,工蜂与农人的互喻巧妙勾连劳作之勤。末句“槐香散后枣花添”以植物更迭暗藏时序流转,余韵悠长。
乡村仲夏偶拾
金波滚滚浪滔天,豆架青藤乱紫烟。
吠越高墙迎叫卖,临行倒怨老槐闲。
观山赏评:此诗以“金波”“紫烟”绘就仲夏斑斓画卷,动静相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金波滚滚”“豆架青藤”展现仲夏田野景象,情感质朴而略带诙谐。后两句以“犬吠迎商”的鲜活市井声与“老槐闲怨”的静谧形成张力。尾句表达有余味。
仲夏回乡偶拾
数里青峦戴羽巾,鸡鸣绿缝靠山村。
宅前杏树知归客,百盏黄灯早挂门。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温馨,情感真挚,善用拟人,通过“青峦戴羽巾”“杏树知归客”等意象,营造出亲切自然的乡村氛围。“百盏黄灯早挂门”巧化实景为温情守候,生动传达出家的温暖与期待,富有画面感和人情味,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
疏 影
麦收时节
热浪翻腾汗水频,田间收麦笑纶巾。
丰粮颗颗装仓满,播种新苗又一轮。
观山赏评:此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前两句以“热浪”“汗水”刻写当下艰辛,后两句“装仓满”“又一轮”将丰收喜悦延展至未来轮回,体现农民勤劳乐观的精神风貌。写作手法上采用白描与口语化表达,贴近生活,富有现场感。“笑纶巾”意象虽然想法奇特新颖,但跳跃太大,显得突兀。
傍晚路边所见
浓荫路畔透余霞,三五闲翁慢品茶。
今古悠悠雅趣事,且随笑语佐千家。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闲适,情感平和。通过“浓荫”“余霞”“闲翁品茶”等意象,营造出傍晚路边悠然生活的画面,流露出对平凡生活中雅趣的欣赏。语言简洁自然,然意境略显浅淡,“佐千家”用字略显生硬。
王卫东
收割小麦
麦浪风吹泛淡香,收割机器秆秸光。
镰刀生锈轻声叹,缺我籽实仍入仓。
观山赏评:这首诗以传统镰刀与现代收割机的对比,展现农业文明转型的阵痛,情感深沉。通过“收割机”与“镰刀生锈”的意象并置,展现农业现代化进程,语言质朴,手法含蓄。拟人化“镰刀生锈轻声叹”巧妙寄托对农耕时代逝去的怅惘,而“缺我籽实仍入仓”暗含机械文明对人力替代的复杂况味。
刘彦乔
午月双辉
薰风卷浪穗初黄,铁马犁云垄上忙。
更见黉门飞翰处,青春并麦九天芳。
观山赏评:此诗于意象并置与时空双线交织方面颇有特点,将麦田即将丰收与学子即将升学考试的两种辉煌并列互喻。“薰风卷浪”与“青春飞翰”形成田野与校园、自然与人文的呼应,展现午月麦香与学子奋斗的双辉景象。情感昂扬向上,写作手法上虚实结合,富有层次感。
王凤英
童 趣
夏日晴光漫草堤,翻飞素袂拂香泥。
瓢虫点点红如焰,惹得顽童醉眼迷。
观山赏评:此诗画面生动,情感纯真。“翻飞素袂”“瓢虫点点”勾勒出夏日童趣的灵动画面,意境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写作手法上以白描为主,语言简洁清新,在童趣捕捉与色彩渲染上颇具特色。然内容较为浅显。
杜明海
茶煎芒种
仲夏风翻麦浪黄,闲期待得满仓香。
且将清兴融新叶,慢品回甘乐未央。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恬淡,情景交融。通过“麦浪黄”“融新叶”等意象勾勒出芒种时节的田园闲趣与品茶之乐,情感宁静愉悦,语言简练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与审美意趣。题目中已有“芒种”,首句“仲夏”冗余。
麦田里的歌声
麦涌金涛沐晓光,田畴百顷散幽芳。
黄莺几啭清晨曲,漫作诗心韵自翔。
观山赏评:此诗最大亮点在于意境开阔,语言凝练。“麦涌金涛”形象展现晨光下麦浪翻滚的壮美景象,借黄莺清啼衬田野幽静,情感明朗自然。写作手法上以景入诗、情景交融,富有画面感与韵律美,整体简洁生动,然内容稍显单薄,意蕴可更深入。
梁素芳
夏 荷
雨霁黄昏涨小池,闲情信步见仙姿。
初分菡萏风中举,一滴晶莹落入诗。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清幽,以“雨霁黄昏”“菡萏风中”营造出静美悠然的画面,情感恬淡怡然。亮点在“一滴晶莹落入诗”的巧妙联想,尽显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浪漫表达,将自然之美与诗意融合,含蓄隽永,富有画意诗情。
文心雕龙
夏韵新声
茫茫山野舞橙黄,日暖风和麦果香。
陌上层层灿金穗,岭间树树亮珠光。
蝉鸣叶隙午犹噪,蛙唱塘中夜愈狂。
闲看藕花锦鲤戏,摘颗红杏醒津囊。
观山赏评:此诗色彩鲜明,意境生动。“舞橙黄”“灿金穗”“亮珠光”等意象描绘出夏日山野的丰收美景,复借“蝉鸣”“蛙唱”织就田园交响,结句“摘杏醒津囊”更添生活意趣。情感明朗欢快,富有生活气息。写作手法上善用视觉与听觉描写增强画面感。然个别词句稍显堆砌、生涩,意境深度略有不足。
王瑞军
夜宿禾泉小院
一路蜿蜒幽境深,层林叠翠野花芬。
静听云顶松涛密,悠见潭心光影频。
里大河沿风凉爽,禾泉小院气清新。
农家饭菜久回味,好客山乡情本真。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通过“蜿蜒幽境”“层林叠翠”“松涛密”“光影频”等景物描写,勾勒出立体山居图景,营造出山居小院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意境,尾联以“饭菜回味”“好客情真”收束,由景及情自然升华。语言质朴自然,画面感强,但略显直白。
夏日回乡偶书
神往心驰梦故园,空暇觅凉赴深山。
香炉河道摸鱼乐,浴场流槽戏水欢。
柴灶铁锅风味菜,杂粮五谷养生餐。
僻乡自是休闲地,羁旅回归胜似仙。
观山赏评:此诗情感真挚,生活气息浓厚。通过“摸鱼乐”“戏水欢”“风味菜”“养生餐”等朴实描写,展现回乡避暑的愉悦与乡居生活的惬意,语言通俗自然,意境亲切。然用词较直白,意象稍显堆砌。
王凤英
咏芍药花
余寒犹冽气清嘉,已向霜泥孕玉葩。
不逐夭桃争早艳,独随谷雨绽风华。
香敷粉靥莹心貌,露沁芳魂明目茶。
休笑柔枝难守节,根深厚土自无瑕。
观山赏评:此诗托物言志,寓意深远。通过咏芍药“不逐夭桃”“独绽风华”等句,赞其不媚俗、守节自律的品格,情感含蓄而坚定。尾联“柔枝难守节”自问自答,借根深土厚暗喻内在坚守,升华君子风骨。写作手法上善用对比与拟人,增强表现力。“明目茶”意象与主题关联较弱,稍显突兀。
曲宗红
夏日麦田即景
薰风卷地金涛涌,万顷平畴接远空。
布谷声中镰影动,骄阳底下汗珠融。
蝉鸣高树喧炎夏,蝶绕新禾舞惠风。
最是农家心似火,盼将丰稔入仓中。
观山赏评:此诗意象壮阔,情感真挚。通过“金涛涌”“镰影动”“汗珠融”等生动意象,展现夏日麦田的丰收盛景与农忙辛劳,情感质朴热烈,富有感染力。写作手法上以景寄情,虚实结合,结句“心似火”与“丰稔入仓”形成炽热期盼的意象碰撞。
纳凉闲咏
竹簟横陈小院幽,荷风送爽暑情收。
冰泉煮茗香盈室,羽扇摇风月满楼。
棋罢灯前闻蟀语,书成枕上见星流。
闲心且寄清宵里,一任蝉声唱不休。
观山赏评:此诗意境清雅,情景交融,动静相生。通过“荷风送爽”“冰泉煮茗”“羽扇摇风”等意象,描绘出夏夜纳凉的闲适与宁静,复借“棋罢蟀语”“枕上星流”展现夏日纳凉的意趣,尾联“蝉声唱不休”更以声衬寂,将闲适心境融入夏夜物候。
感时抒怀?午月
菖蒲插户艾悬门,角黍盈盘祭屈原。
千载忠魂沉楚水,九歌遗韵动乾坤。
龙舟竞渡波翻雪,鼓角齐鸣日断魂。
莫叹光阴如逝水,英风长在照湘沅。
观山赏评:此诗借古抒怀,情感激越。以“菖蒲”“艾草”“角黍”勾连民俗,借“龙舟竞渡”“鼓角断魂”再现楚地遗风。通过“忠魂沉楚水”“九歌遗韵”等意象缅怀屈原,弘扬忠烈精神,意境壮阔,富有感染力。然用词稍显陈熟,略减新意。
词曲部分|
梁素芳
相思引·芒种
好雨知心沐故山。吟风翠竹更新鲜。石桥野望,幽谷澹川烟。
戴月荷锄青岭下,穿花扶杖白云边。恰逢芒种,熟麦俏畦田。
观山赏评:此词意境清新,情景交融。通过“好雨知心”“戴月荷锄”“穿花扶杖”等意象,赋予自然灵性,形成劳作与闲适的张力,展现芒种时节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劳作之美,情感质朴自然,流露出对乡土生活的热爱。结句“熟麦俏畦田”以“俏”字点活丰收图景。语言明快,画面感强。

本期上传:齐剑如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