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谈诗说词
为时而作
诗意日常
登山临水
倚马作赋
咏史怀古
诗坛档案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诗坛讯息 >> 详细信息
新雅诗词研修社2022年秋第三次研修

发布时间: 2022/9/26 20:46:49    阅读:769

分享到

时间:2022920

现场参与人员:杜老师 王文玲 何陈艳 蔡谌妮 饶文佳 徐诗怡 杨奕珂 王蔚 丁宁 董军杰

线上参与人员:饶老师 郑小丽 肖杨 黄锐

记录人:董军杰

腾讯会议号:866 948 578

 

社员作品研修:

 

痛经

徐诗怡

恻凄癸水钻身痛,敛目无声泪到勤。

纸上墨痕几处断,杯间药力不胜分。

气争宇内空劳我,风荡天边自在云。

辗转中宵犹未寐,梦回难忘此心慇。

 

经过徐诗怡同学的讲解,大家展开了以下讨论:

王文玲:第三联有些难以理解,最后一联逻辑有些不通顺。

蔡谌妮:感觉第三联蛮好的,细腻的表达出了情感。

杨奕珂:“空劳我”与“自在云”能否对仗?

杜老师:初看两者结构不同,不可对仗。但是恢复单字,“空劳”与“自在”,“我”与“云”可以对仗。古人常有此种对法,不算宽对。

蔡谌妮:“钻身痛”是否太直?

杜老师:作者为了把感觉表达清楚,不算大碍。

杨奕珂:最后一句,“殷”的异体字,有丰富热情的意思。这里能否用异体字,是否不太合适?

杜老师:问题很细,需要斟酌。此处乃是“耿耿难忘”之意。

何陈艳:《说文》之中,乃是“痛也”。古汉语中:异体字乃是音义不同,可以通用,是否能否这样用。

杜老师:两字是否属于异体字,有待考究。

王文玲:题目直接这样写是否合适?

杜老师:第五句相对于主题略有扩展。(转述:在这个世界上再怎么努力,也都是空劳,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情绪)。

何陈艳:我认为第五句没有脱离主题,切身经历。像这种某个群体的感受,应当怎么表达让更多人更好的理解。

杜老师:除了第五句(有争议),其余句子全都紧紧扣题,那这样题目就没有问题。至于用词,现代化的词语能否这样用?答案是可以的,指示了一种现象,可以使用。诗要回应当下生活,才有生命力,但要注意,正文当中使用要很慎重。补充而言:1.第一次看到如此的内容,把一种特定的生活内容(略有隐私)表达出来,是应该写的。2.表达特殊类群感受,这种生活体验怎么写。全诗当中很少提到事情本身,而是很多自己的生活体验,这种处理方式是很好的。关于这类作品,作品要让完全无感的人有所感,这是一般的做法。但是是否所有的事情都适合详细叙述,稍微隐私的东西却是做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想办法让读者基本上明白。那么这首诗的作者对情感有着比较刻骨铭心的体验,做梳理之后具体呈现之后,比较成功。下面结合这首作品:

温庭筠《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孤独、幽怨、宁静、清幽仿佛是仙境一般。仿佛是在写仙人的孤寂。诗常见的是写具体的人与事情,也可以写内在的感受。但是也要塑造出一定的形象,通过环境来表现内在感受。不要直接把情感点出来,不然会缺少余味。努力的营造出一种氛围,把境界写出来。

蔡谌妮:前两联写的具体的感受,后面两三联有所升华,最后该如何回归?

杜老师:可以虚化,在境界上提升,这是一种方向。1.初学者要大胆写,不要局限于小毛病。将生活中的情感提炼出题材。2.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不要过于完美。从生手慢慢熟练。

 

  

作品研读:

《归辋川作》

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杨奕珂进行串讲之后、提出问题:

    1.最后一句:惆怅点出了全诗的主题,那么前面几句是如何慢慢酝酿这种情感。

    2.五六句:单独领出来,好像是在,讽刺小人,但好像格格不入。

 


王文玲:颈联我认为可能不是在讽刺小人,我理解为:首联开始渲染景色,塑造孤寂之感,颈联应该是在说人生漂浮不定的感觉,蔓草、杨花象征人生中有些事情不受控制,有种漂浮不定之感。另外,前面每一联堆积情感,由此形成了最后一句的“惆怅”,因此是有由来的,不是突然提出来的。

何陈艳:结合王维的人生经历,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在朝廷上处于不得志的状态。因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无法得知,大概推断他经历安史之乱之后,感觉到漂泊无常,身世浮沉于大地。杨花,蔓草比较柔弱,依靠外力,不能很好地掌控到自己的人生。

杨奕珂:我感觉这首诗的大体背景在天宝三年,王维买下辋川别业,在首次去隐居的路上写的诗作。五六两句,能否有讽刺小人的意味呢?

蔡谌妮:我认同何、王两位,杨花蔓草弱小的植物,中间两字一“弱”一“轻”。可以指代作者自己,也可以是说在安史之乱中命运漂泊的普通人。

何陈艳:蔓草杨花轻盈之感,《郑伯克段于鄢》之中“蔓草有不可除”多是讽刺小人之意。但在这首诗里面强调“弱难定”。背景应当是对的,王维半官半隐,晚年所作,多有漂泊愁绪之感。

杨奕珂:王维早年间有过八年隐居经历,那时候他就接触了禅宗佛教的影响,已经有了淡泊名利之感了。后面又开启了半官半隐的生活,却已经不在乎功名,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讽刺小人”确实不太恰当。

杜老师: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是不够确切。百度当中有很多是普通读者提供,仅供参考。那么可靠的依据主要是:清代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以及陈铁凝《校注》(编年)。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找这些可靠的依据。大家在讨论地时候特别提到了时间背景,但是从这首诗的文本当中,我们看不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要仔细查考。以整个描写的内容来看,应该还没有到安史之乱。并且从诗的感觉来看,应该是在安史之乱之前,而且稍早一些。大家讨论忽略了第七句“东皋春草色”,王维经常用到“春草”这个典故。看到满眼春草,他觉得自己应当归隐。全诗有一些字眼联系在一起可能更好理解,第四句“独向白云归”、“春草”、“惆怅”、“弱难定”、“轻易飞”,回到本首诗的中心是“归”。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归辋川时候的情思。一方面他需要“归”,颈联应该是对他人生状态的意象化表达。“弱”表示他自己在社会中是很弱的,无法立足。虽然王维出名很早,但是结合王维的文人习性,以及开元之后的政治生态恶化,王维深知自己不能有成就。“轻易飞”表明自己无法把握生命,所以这两句也是表明他自己在朝廷里面很难生存。所以与其说有所讽刺,实际上是在直接描写自己的处境。从诗的前面四句,“独”可能表达的更清楚,他找一个可以逃避安宁之处。尾联“春草”实则有一种递进之意,“独”半官半隐,“春草”则是彻底归隐,王维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样理解最后一句,会感觉非常贯通。同时也能很好地解释这个时期的王维。

杨奕珂:这时候确实应该是在还在归与不归的抉择之中,因为后期心态已经转变,从作品可以看出。

杜老师:从后面的归辋川的一些作品,看到他的心态已经转变,问题已经化解好了,所以看出来这首诗时间还是早一些。

何陈艳:我看了笺注,结合王维的早年经历,应该是从宋之问手中买下辋川别业,再次隐居了多年。

杜老师:从这首诗本身,我们可能无法得到更多的信息去确定时间,所以要借助更多的资料,研究王维的时候要着重注意这个问题。

 

《千秋岁》

黄庭坚

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始追和其《千秋岁》词。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附:

千秋岁(水边沙外)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由饶文佳进行串讲之后,大家进行讨论:


杜老师:注意这首词,没有取题目,苑边花外是首句,这里不能加个点放在词牌名后边。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中间点后面是词的正式题目。这种首句一般放个括号在后面。很多词没有取题目,为了便于称呼,拿首句来以示区别。

秦观这首词是词史上面一个重要的现象,很多人唱和。并且黄庭坚这首采用的也是诗里面“次韵”的方式。不过有所不同的乃是“追和”,不是同时所作,往往是原作者已经逝世。秦观这首很感人,黄庭坚这首分工很明显。上阙是回忆,回忆的是整个苏门学士同时在朝的往事,宋代李公麟曾经作画《西园雅集》反映此盛况,这画也是影响甚大。当时很多人以此来反映元祐盛况,几乎当作典故来看。黄庭坚上阙就是在写这个时期。下阙则是特别把秦观的原句“醉卧藤阴盖”作为骨干,这恰恰是一个象征。因为秦观是受到苏轼的牵连被贬,似乎是一个很委婉的写人受难最终离去的意象。此外,下阙“虎观英游改”中“观”应读四声。“洒泪谁能会?”的“会”乃是“懂、知晓”之意,这里的意思是黄庭坚在呼应秦观。这里和上阙跳跃的很突然,上阙的“杯盘狼藉犹相对”的犹字与“严鼓断”照应,表明夜已经很深了,他们仍旧在相聚。所以这两句与下阙没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这是猛然的一转,突然的转折,所以这里反映出黄庭坚创作的习性“峭拔”。上阙的喜、下阙的悲,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王文玲:最后一句的“波涛万顷珠沉海”,我理解的是他把秦观比作“珠沉海,”或者有没有别的意思。此外,他突然引入了这个意象,前面没有关联提示应该怎么讲?

杜老师:受到原作的限制和影响,“海”字必须要写。“珠”应当是指秦观,“波涛万顷”指代整个凶险的人世间,也包含黄庭坚自身的处境,但不是主要的。两首相比,秦观的更出色一些。黄庭坚的作品中少有出彩的句子。

 

以上就是本次研修的所有内容。


学会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邮编:100007邮箱:178030591@qq.com联系电话:079186399501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