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谈诗说词
为时而作
诗意日常
登山临水
倚马作赋
咏史怀古
诗坛档案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诗坛讯息 >> 详细信息
新雅诗词研修社2022年秋季第二次研修

发布时间: 2022/9/18 22:41:42    阅读:661

分享到

时间:2022/9/13

主持人:杨奕珂

现场参与人员:杜华平 陈德强 徐良 董军杰 何陈艳 王文玲 丁宁 蔡谌妮 饶文佳 王蔚 徐诗怡 杨奕珂

线上参与人员:饶金萍 周佳辉 王根妹 俞文倩 郑小丽

记录人:王文玲

一.社员作品点评

 

客行山中

杨奕珂

斜日江山寂,林开啼鸟多。

涧花埋曲径,沟洫通横河。

雾重游人袖,山传客子歌。

怅然迷远路,南陌闻鸣珂。

(注:横河为家乡的一条河)

杨奕珂自述:这首诗是我在杜老师诗词对联写作课期末时提交的作业,作业题目是“将‘迟日江山丽’改动一两个字使之成为一首五律的第一句,并补充剩下的七句”,首句由此而来。整首诗写我在山中的一次经历,表达想家的情感。写作这首诗时我正读王维,诗中“林开”“鸣珂”等词属学习积累,不知是否得当?王维等大诗人对仗浑成开阔,而我在对的时候总觉拘束单调,不知如何改进?

杜老师:这首诗整体不错,学到了王维的好处。但也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第一句和第六句的“山”字重复,在律诗中应尽力避免,二是末句“闻鸣珂”三平尾。初学阶段可摹仿名作慢慢积累,但在借用时要注意词语的色彩和风格。创作熟练后就不能有痕迹太重的摹仿。

徐良:“鸣珂”在搜韵上的解释是显贵者所骑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用在这里是否合适?

杜老师:碰上这类问题可以去查这个词历来在诗词作品中的用法,弄明其特点。“鸣珂”原本是这样的意思,但后来有所放宽,这里用问题不大。

王文玲:雾重游人袖”中的“重”是想表达林雾打湿衣袖的意思,用这个字会不会太重了,没那么贴切?

何陈艳:我反而喜欢这个字,因为它还带来了一种沉重感。

杨奕珂:我是想表达在行走中渐渐濡湿衣袖,有一种时间的流逝,也是思乡情感的加深。

杜老师:借这首诗我想提醒大家一个小问题,即地名入诗。并非写一处景,一定要在诗中用了地名才能表明在此地,不能这么死板。在唐朝的边塞诗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地名,比如“居延”“燕然”,如果仔细考究,就会发现它们实际指的不是同一个地方。同理,我们写校园不一定就要出现“惟义楼”“静湖”这些具体的地点。那有同学会问,可是诗中确实经常用到地名啊,应如何把握?事实上,很多地名被一代代诗人使用,逐渐意象化,产生了附加文化价值,已经不仅仅指一个地点。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地名尽管没有意象化,但却可以和全诗水乳交融,也是可以的。像这首诗中的“横河”,作者注明为家乡的一条河,尽管上一句的“曲径”不是地名,不符合对仗要求,但从词语结构来看,都为偏正,从字面意义看,“横的河”“曲的径”,这构成字面对,是用得很恰当的。

 

 

二.诗词研读

1)

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澳,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徐良为大家串讲结构大意后,提出几个可供思考的问题:

1.对比不同流传版本字词的不同,比如“忽视人”和“不见人”,“几度”和“几曲”;

2.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以来,许多诗人以桃源为题材写过作品,且多将桃源作为仙境来写,赵殿成说“右丞此诗亦未能免俗”,应如何看待?(具体请参考赵殿成笺注《王维诗集》诗后注释)

 

杜老师:这首诗以《桃花源记》为蓝本,进行不同文体间的改写,除了这首,王维还根据《史记》中的一些故事创作咏史诗,而且这些诗都写于早年,和同学们年龄相仿。在这一阶段,我们大多过着书斋生活,对社会的许多复杂问题没有深刻的体验,短于阅历。但好处是,我们富于想象力和激情,读到的东西经过想象就能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这是王维这首诗产生的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要注意再创作不能写得和原作雷同,而应该有自己的发挥创造。《桃花源记》作为散文,原委清晰而用笔简洁,有神态等细节刻画但点到为止,从叙事角度看,它口吻客观,隐藏了观点态度。而《桃源行》是句式整齐的七言诗,要发挥诗的特色,它也叙述故事,但加入了作者的情感。我们如果对这两篇作品细细品读,会发现二者韵味极不相同。

刚才提到这首诗中多次出现“成仙”“仙源”这样的字眼,这是王维对桃源世界的理解,后来的韩愈、王安石在写作桃源主题的作品时,参考了陶渊明和王维,在前人的基础上挖掘主题,有相同之处,也有较大差异,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至于版本差异问题,我们要根据校勘的规则来处理。版本有正误之分,或者在历史流传中形成多样面貌,面对这些不同文本,我们要先弄清它们的来历,比如研究王维的诗,如果有唐代的版本,这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如果没有,那宋初的选本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这种不断追溯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然后我们再来判断艺术表达上孰好孰坏,当然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还要注意到,这首诗写法上富有变化。在押韵上基本四句一换韵,一韵为一层次,但也有六句一换韵,韵又分平声韵、仄声韵,整齐中带有变化;诗中有对仗,有似对非对,也有散句,错落开来,显得自由。这些变化都是有意识训练的结果。七言歌行常用顶针的手法,这首诗中第十句和第十一句开头均为“居人”,这不是常规顶针,而是它的一种变形。古体诗发展至王维那个时代,出现了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即诗中一些句子符合平仄规则,这可以认为是受到律诗影响,属于这一时期古体诗特有的面貌。之后的很多诗人比如杜甫和韩愈意识到这一点,就开始有意区别这两种不同诗体。

王文玲:《围炉诗话》中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我在一篇赏析中看到说《桃花源记》作为散文细节更丰富,而《桃源行》作为诗歌意境更开拓,这应该如何理解?

杜老师:这个有关文体差异的比喻很有名,它把生活本身比作米,写文章是把米做成饭,只需加水加热就能完成,而写诗是酿酒,要加酒曲,还要控制发酵温度,过程更加复杂。另外,不同人做的饭,虽有软硬之分,但差别不那么大,相对应就是说把生活变成文章较难写出个性;而不同人酿的酒往往很不相同,相对应不同诗人写同样题材但往往很不相同,像王维写的桃源和韩愈等人写的桃源就不相同。这个比喻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大概是表达这样一个意思。那具体落实到这首诗,它有哪些开拓呢?举个例子,“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它的上句传达出什么意味?

蔡谌妮:与世隔绝。

杜老师:有这个意思,但还不够,它还包含桃源里的人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这是一个自足的世界,而不需要也没兴趣关心这之外的事情。下一句呢,表达了世间人对那种理想化生活的神往,虽然神往但无法抵达。上下句的意思互相映衬,是王维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陶渊明的散文中,因为他没有直接点明,我们可以猜测他有这一层意思,但也不能说一定有,而这恰恰是王维的解读和开掘之处。

 

2)

御街行·秋日怀旧

宋 ·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丁宁为大家串讲后,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 范仲淹的词有境界开阔的特色,在这首词中如何具体体现?

2.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被李清照化用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大多数人认为李的句子青出于蓝,但它们是否各有所长呢?

3. 此词转入下阙,在情感内容上有哪些具体变化?

 

杜老师:读完作品,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是范仲淹作品中偏柔婉的,不同于《渔家傲·秋思》这类豪放词,但婉约中也带有疏放的气息。然后,再由一个一个句子慢慢沉入文本深处。词以“纷纷坠叶”这一秋天的常见景色开头,呼应题目“秋日怀旧”,值得注意的是“飘香砌”三字,它一方面预示主人公是女性,另一方面提醒读者是外界的落叶触动了室内的主人公。接下来是两个小短句,“夜寂静”很普通,但“寒声碎”值得注意,何谓寒声,何谓碎?这要联系第一句,那个时候可能尚未入夜,看得到落叶飘落,但慢慢地到了“夜寂静”,看不到但能听到,“碎”

说明落叶多且密,这种落叶之声仿佛敲击着主人公的心,写到这里,秋日的氛围已十分厚重。“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这两句有表现力,“空”字值得玩味,仅仅是独守空闺之意吗?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是和“真珠帘卷”配合起来?我个人认为,不仅仅是室内没有其他人这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是帘子卷起来后,主人公意识到在周边整个环境当中这个楼本身也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天淡银河垂地”刚才丁宁联想到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这种天地贴近的感觉是一样的,而且还有“天淡”高空无云这一前提。要注意,前面的三句和这两句形成两重境界。然后进入上片的最后一层,“月华如练”的意境包含在“天淡银河垂地”的描写当中,“年年今夜”说明独守空闺的处境延续多年,“长是人千里”是说她的丈夫远去,这种处境的具体内涵更具体地表现出来。这最后一层让我们知道主人公每到这种月华如水的夜晚就出现词的上片所描绘的内心感情。

在上片愁绪的基础上,下片写“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想要借酒排遣,但又无法真正达成目的,显得曲折。由这一层意思进入“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借灯光的忽明忽灭来写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到这里本来已经很难往下写了,但他还有几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无论眉上心上都无法回避刚才想借酒排遣掉的那种情感。对这一层意思我们不得不感叹,范仲淹作为一个政治家、改革家,内心竟然如此细腻,受中国文学影响的中国人,就算是英雄也有丰富的情感,格外真实可爱。但这毕竟是范仲淹,后来李清照以女性更为细腻的体察在这个基础上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人叹为观止,当然这并不是李清照的技巧有多高,而是她感受的层次超出一般人。纵观此词,上片由室外写起,再到室内室外打并一片,最终落到人,相对偏外在;而下片都发生在室内,并且除了“残灯”一句写环境,其他都是写人物的活动和细微的内心世界。

刚才提到这首词有疏淡之气,与豪放词有一定联系,对此我的理解是词的意境比较空,和很多婉约词人所感受环境的狭小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范仲淹的这首婉约之作和他的豪放之作有相通之处。

何陈艳:刚才老师说到“寒声碎”时解释说是因为落叶多而且密,但我觉得是因为这个女子多年独守空闺,内心孤独,在这种情况下她虽然坐在室内但能感受到外面特别细小的声音,所以我觉得这里是着重表现她的孤独。

杜华平: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狂风落叶的声音不会太大,那在什么情况下能听到外界细微的声音呢?较多的状况是内心非常宁静没有杂念,而我们的主人公内心难过,在这种心境下她如何听见?从这个角度来说,词中包含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从一开始较为平静,慢慢地到后面就变得非常浓烈,到下片那种情感程度的时候恐怕就听不见了。这个问题的提出加深了我们对词的理解。

王文玲:这首词在范仲淹的词中不太常见,有人评价他是“铁石心肠人亦作此销魂语”,他能写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是共情能力很强了,但词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他的性格特点,刚才也提到词里有疏淡清刚之气,那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处理个人气质和题材表现上的不和谐之处呢?是应该极力避免还是?

杜老师:我们个人的气质和所要写的题材内容不一定都特别贴合,在面临这种矛盾的时候,没有标准答案,而应该相机行事。如果能在题材中克服个人气质的影响,那也可以尝试一下,尽力去符合题材应有的要求,让自己的气质在作品里不显得那么突兀。但有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允许题材和个人之间保留一些矛盾呢?你可以不回避这种矛盾,而对它做出一定处理,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而且,个人气质本身也是动态的,它有弹性的变化空间,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限制死了,而应该大胆尝试和突破。

 

以上就是此次研修的全部内容。

学会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邮编:100007邮箱:178030591@qq.com联系电话:079186399501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