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谈诗说词
为时而作
诗意日常
登山临水
倚马作赋
咏史怀古
诗坛档案
当前位置 >>  首页 >>倚马作赋>> 作品详情
港澳游随想 [散文]

作者:一飞蓝天     发布时间: 2024/7/4 14:01:52     阅读:495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游记散文
港澳游随想





港澳游一行回肥已经数天了,大脑依然一片空白。也许因为走了太多的地方,同行了太多的人----一百多人的庞大队伍在五天的时间里走过了五个地方:跨越两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还有一个中国南方最大的经贸中心广州。如果说五天的行程结束没有一点感触,当然不可能,可真要提起笔来想写下只言片语,又觉得不那么容易。


想起小时候曾经多少次梦想着长大了有一天自己可以乘上飞机,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潜入白云,游进浩淼的天宇------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梦想几乎淡忘。不期公司于金秋十月组织先进单位、个人畅游香港、澳门,单位领导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我,使得我梦想成真。


巨大的轰鸣声伴随着飞机起飞了。脚下的城市、村庄、河流渐渐远了、小了,直至完全消失,代之而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气流、云团在身边缭绕------几分钟后,飞机冲出了云团。哇,好一片浩瀚的云海呈现在面前、蔚为壮观:连绵起伏的云山宛如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高高低低连成华丽的街市,一忽儿街市消失了,再看过去却似悠闲的大象在散步,又如安详的狮子在打盹,或如从容的骏马在飞跃,又或如白色的羊群在奔跑------看着看着,似乎自己真的化作了一只自由的小鸟在腾云驾雾,尽情翱翔。


我恰好坐在机舱的窗户边,得以在最好的位置看风景,秋日的阳光,没有了云朵的遮挡,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窗,照在脸上仍然火辣辣的。周围的同伴们都纷纷拿出相机争相拍下精彩的画面,我却愿意就那么长久地俯视着窗外。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我已多少年没有享受这样的观感了!每天为生活而奔波,为工作而忙碌,都市中的职场人又哪里有闲心又到哪里欣赏眼前这样鲜亮的蓝天和白云?一种久违的亲切在心底荡漾开来。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中国沿海最大的经济特区深圳。一路上,看到两边尽是金黄灿烂的“男人花”------导游告诉我们那是深圳市的市花。在这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南来北往的人群川流不息。曾经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吧,我们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毅然在地图上画了那么一个小圆圈,数十年后这里便奇迹般地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真是不可思议,又是何等的大手笔!深圳特区的发展成功无疑为后来一大批经济特区的建设积累了经验,指明了方向。事实证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搞经济特区实在太及时太必要了。假若没有当时的改革开放,没有当年的经济特区,今天的中国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谁也无法想象。


踏上香港的土地已经华灯初上了,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感受着这个东方明珠的气息。刚刚还是细雨蒙蒙,转眼又是碧空如洗,似乎一切都是透明的一般惹人喜爱,也许这就是香港的气候特点。在维多利亚港,不断汇聚着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因为刚刚入夜,汹涌的人群摩肩擦踵、激情澎湃,只为抢乘游艇、一睹夜色下的维多利亚港。导游说:香港政府要求沿港所有建筑物夜晚都必须无条件亮起霓虹灯,哪怕是每一个住户的窗户也要亮起灯来,而所有的香港市民无疑都响应了、做到了。因此夜幕下的维多利亚港才熠熠生辉、风光无限--------


迷人的维多利亚港久久地荡漾着我们的欢笑声,夜色下的太平山顶同样留下了我们轻盈的脚步,盛开的紫金花广场更是让我们遥想当年香港回归的风采而流连忘返-------香港、美丽的香港,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碰撞;香港、繁华的香港,数百个国家的经济在这里交汇。这里灯红酒绿,这里也井然有序。我不能自己地生发些许亢奋,但更多的却是一份从容。这块被英国殖民统治了近百年的国土于一九九七年的七月一日回归祖国怀抱,今天我也有幸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我再一次想起小平同志,是小平同志的“一国二制”方针召回了香港,而他老人家却未能等到那一天便于当年的二月十九日与世长辞,这于他本人,于国人实在不能不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忘不了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时举国欢腾的景象,千千万万的国人也一定如我一般忘不了邓小平。


第三天,一艘豪华的轮船载着我们由香港驶往澳门,途中我真切地感受了一回什么叫做乘风破浪。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一个个岛礁星罗棋布。导游自豪地说:此刻我们正身在南中国海,随行的同伴们个个欢呼雀跃,兴奋的心情无以言比。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靠近窗户的位置观赏着、默想着。这块南中国海是我们国人的又一个骄傲,只是今日的南中国海还不太平静,也许只有等到我们的国家综合国力更强更大了以后,她才能真正属于我们自己。“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想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一定期待着并愿意为此而奉献自己的一切。


   由澳门、经珠海,再到广州,我偷空看了一眼中山纪念堂。远远望去,中山纪念堂气势恢宏,富丽堂皇,“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夕阳照耀下金光闪闪。走进殿堂,却只见灯光暗淡,游人稀少,与昨天走过的澳门赌场内灯火辉煌、人头攒动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我的心头也为之一动。也许是因为几近傍晚,游人都已早早散去了吧。即使如此我还是忍不住想:今天的我们对传统、对文化是否有一点不够热情?如果可以的话,像中山纪念堂这样一些地方应该对所有的国人免费开放才对。以此倡导我们民族对传统、对文化、对历史的尊崇,并进而吸引更多的国人前来观瞻、学习和交流。


2012年10月笔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夏雨初歇
下一篇: 赋“子”部精要·之廿二·《吕氏春秋·适惑》精要·五帝三王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邮编:100007邮箱:178030591@qq.com联系电话:079186399501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