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谈诗说词
为时而作
诗意日常
登山临水
倚马作赋
咏史怀古
诗坛档案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作品详情
浅议诗词意象运用的几个辩证关系ll汪俊辉 [诗论]

作者:汪俊辉     发布时间: 2022/5/13 11:21:28     阅读:872次
分享到:0

关键字
诗词 意象

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词艺术的基本符号和元素。就象篮子里的菜,无其不能成席;砌墙的砖,无其不能盖楼。无意象不成诗。在诗词鉴赏及创作中,首先必须懂得和把握意象的含义和运用技巧。并特别注重处理好经常遇到的几个关系。

一是取与舍的关系。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取之不尽。如何选取、提炼客观物象,为我所用,大有文章。如马致远《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中运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十种意象,。秋天的景物(物象)举不胜数,即使表达同样凄凉情景的也还有孤雁、残荷、衰柳、寒蝉、落叶等等,但马致远以他独特的艺术眼光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并汲取前人艺术营养,从纷杂繁多的秋景秋物中撷取了以上物象,鲜活、准确地表达了其景其境其情其思,使读者享受到无与伦比的艺术感染力,无怪后人称这首小令为秋思之祖。我们在诗词创作中,往往存在对物象拿捏不准、取舍难定的状况,这个舍不得丢,那个也觉得好,或者是不知取舍。我觉得要把握这几点:

1、准。即选取的意象首先要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吟咏对象的本质特征。切忌张冠李戴,象不达意,甚至反其意。有的作者咏春天却用秋天的意象(蝉声一夜报春深);有的写贺寿的诗却用婚庆的意象(白头偕老叟,红烛映闺帏);有的抒发悲寂心情的诗作却用欢愉的意象。

2、精。即精炼、精妙。如温庭筠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字六意象,可谓词简意精,形意具足,早行的苦辛、心境的寂寞跃然体现在精妙的意象之中,令人恻然心动。

3、新。象同意异,不拾人牙慧;别出心裁,求新求变。物象有限而意象无穷。比如同是月亮,在李白笔下却会有不同的意象,使人耳目一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冷寂孤独)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赠孟浩然》(洒脱飘逸)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寂寞幽怨)

但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豪放坦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思友忧怀)

新,还有层含义,就是要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淘漉出新诗语、新意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讲到文艺作品要随时代时引用清代赵翼的诗句说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一种生命,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

4、美。写入诗词应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意象。必须有一定审美意识,即使是很普通很低俗的物象,都应艺术加工为具有美学意义的意象。如聂绀弩清厕的诗:

君自舀来仆自挑,燕昭台畔雨潇潇。
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稠稀一把瓢。
阳春白雪同掩鼻,苍蝇盛夏共弯腰。
澄清天下吾曹事,污秽成坑便肯饶?

在聂老笔下,厕所成了燕昭王筑的黄金台;粪土成了阳春白雪;清厕成了澄清天下的己任。不愧为诗词大家,令人仰止。

再看另一首《刨冻菜》

白菜隆冬冻出奇,明铛翠羽碧琉璃。

故宫盆景嵌珠宝,元夜花灯下陇畦。

千朵锄刨飞玉屑,一兜手捧吻冰姿。

方思寄与旁人赏,堕地惊成破碗瓷。

明铛、翠羽、琉璃、盆景、珠宝、花灯、玉屑、冰姿等等,普普通通的冻白菜竟被聂老写得如此美轮美奂,妙不可言。

二是疏与密的关系。

诗词篇幅有限,而诗人又希望承载更丰富的意蕴,因而诗词创作意象要有一定密度。唐代诗人在创作中就擅于用较密集的意象。但意象过于密集也容易造成堆砌、板滞,妨碍诗词意脉的流动,尤其是同类意象太多,更使人厌读。有人就批评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语皆犯重,过于密集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水声”“飞泉”“皆同类意象;”“”“”“皆同类意象。不过这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难免有稚嫩之处。还有王维的《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此乃王摩诘名作,后人誉雄俊阔大”“笔力千钧。但也有人批评,江流九派前浦波澜,篇中说水处太多,终是诗病。

因而,在处理意象密与疏关系上要把握好这么几点。

1、疏密相济,工拙相半,并突出重点。试读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等六组意象,相当密集;而颌联仅用了萧萧落木”“滚滚长江两组意象。可谓有密有疏,疏密相济。读来尤觉气韵舒和,意脉通畅。如颌联又整个六、七组意象,感染力肯定不如此。(我觉此尾联较弱)

2 避免同类意象太多。比如前面提到的李白、王维的诗例。

3、避免大多作品重复运用某一个意象。如唐代诗人韦庄在很多作品中(传下来的三百多首作品史竟有五十多首)都出现夕阳、残照、斜日、夕辉等同一意象。夕阳滩上立裴回,红蓼风前雪翅开。”“万古行人离别地,不堪吟罢夕阳钟”“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今日故人何处问,夕阳衰草尽荒丘”“流水带花穿巷陌,夕阳和树入帘栊。”“邻翁莫问伤时事,一曲高歌夕照沉等等,不一一例举。,无怪时人称他为韦夕阳。甚至有人说韦公篇篇有夕阳

三是散与聚的关系。

散,就是思路开阔,神游八方。聚,就是紧扣主题,收放自如。试读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从登楼起,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继而又联想到自己孤苦处境,联想到烽火国难。可谓天马行空,神思飞越。结句,凭轩涕泗流。最后又回到了现实中的岳阳楼上,登高远眺,倚窗落泪。

 四是张与驰的关系。

再看《秋思》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第二句非常高超地用了三个中性的意象小桥 流水 人家,使读者在压抑的悲寂心境中透过一口气,起到了跌宕起伏,一张一驰的艺术效果。再读杜甫一首: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这是《曲江二首》之一,也是少陵穷困潦倒时感叹之作。前两联写典衣沽酒买醉,甚至到处欠下酒债,可为落魄,使人黯然。但颈联笔锋一转,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欢快情调,跃然纸上。意境顿时突转。尽管这恬静、自由、美好的意境是短暂的,暂时的,我还是要抛开一切忧郁,苦中寻趣,不违背大自然的美意尽情欣赏。由此,这种笔法不仅使作品平添了张驰有度的美感,同时反而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诗人山穷水尽而窘迫无奈的心境。

 五是虚与实的关系。

诗词意象的虚与实也是相对而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墟;写景为实,抒情为虚。试读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这是眼前的景象,为实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是想象的已逝之境,是虚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也阐述了一个观点有者为实,即写境(耳闻目见之境)为实写;造境(心驰神往想象之境)为虚写。在诗词中虚与实各有其妙,又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也可理解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试读一首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前两句写眼前实景,后两句是写想象虚景。诗人通过实写听笛(曲调为梅花落),联想起故乡的梅花,犹如一夜落满了边关。如此时空颠倒交错,意象虚实相生,极大地开阔了审美空间,强化了思乡之情,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我一首近作《辛丑春早听子规啼犹忆庚子春抗疫》

声声啼疾落沙汀,序曲先从杜宇听。

池镜羽梳新草绿,烟岚翅剪数峰青。

不堪灰劫惊庚鼠,幸得壸翁济汉庭。

犹有重情花信鸟,一春泣血哭生灵。

此题虽无出彩,但颌联实象,颈联虚象,虚实结合,相互衬托,用的较当。有的作者写诗,就象照像机将眼前景一个个翻拍下来,丁是丁,卯是卯,没有自己一点想象,没有一点虚象,限制了艺术空间的发挥,大大降低了艺术效果。(辛丑年夏)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金城初夏
下一篇: 兰州街景一瞥  >>
评论
总计:5条评论
提交评论
余始
此文值得一读
回复时间:2022/8/30 11:02:48      回复
董少文
欣赏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时间:2022/5/14 19:11:39      回复
梦里王者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回复时间:2022/5/14 6:32:07      回复
梦里王者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回复时间:2022/5/14 6:32:01      回复
赵瑞玲
学习推荐
回复时间:2022/5/13 22:54:11      回复

学会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邮编:100007邮箱:178030591@qq.com联系电话:079186399501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