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诗词百家
对联天地
我有嘉宾
古体歌行
散文新诗
青春歌赋
当前位置 >>  首页 >>我有嘉宾>> 作品详情
寺·庙诗四首 [诗:七律]

作者:冯期武     发布时间: 2025/10/13 9:54:48     阅读:74次
分享到:0

寺·庙诗四首
五绝·寺
文/冯期武
古寺隐深林,钟鸣空谷音。
苔痕侵石径,云影抱禅心。
注释:起承以“古寺”“钟鸣”点出山寺的幽寂,钟声在空谷回响,强化空间上的超脱感。转结通过“苔痕”“云影”自然意象的叠加,将禅意融入景物,末句“抱禅心”以拟人手法收束,暗示修行者与自然的合一。


五绝·庙
文/冯期武
庙堂烟火稠,忠义刻千秋。
暮鼓催人省,仁风绕画旒。
注释:起句以“烟火稠”突出庙宇的民间性与祭祀传统,与寺的清寂形成对比。承转由“忠义”的历史象征转入“暮鼓”的警示功能,体现庙的教化意义。结句以“仁风”升华,强调庙宇承载的道德精神如雕梁画栋般永恒流转。


创作思路对照
意象选择:
寺侧重自然意象(空谷、云影),突出离尘出世之感。
庙选用人文符号(烟火、画旒),强调历史与社群的延续性。
声律设计:
两诗均严格遵循五绝平仄格式,寺诗用细韵(侵韵)衬幽静,庙诗用宽韵(尤韵)显庄重。
动词如“侵”“抱”“催”“绕”刻意锤炼,活化静态画面。
情感导向:
寺诗追求“空灵”,末句以物喻心;庙诗侧重“厚重”,通过“忠义”“仁风”呼应儒家伦理。


七律·寺
文/冯期武
嵯峨古寺隐千峦,梵呗穿林晓雾寒。
苔浸石阶通静境,云扶宝殿锁禅澜。
晨钟醒世消尘劫,暮鼓催人渡业湍。
一炷心香参贝叶,菩提树下月长宽。
注释:
首联以“嵯峨古寺”“梵呗穿林”勾勒山寺的幽深与庄严,突出超脱尘世的氛围。颔联通过“苔浸石阶”“云扶宝殿”的细腻描写,强化寺院清寂的修行意境。颈联借“晨钟暮鼓”象征佛法对世人的教化功能,体现时间流转中的慈悲引导。尾联以“心香”“菩提”收束,点明修行者于寺中悟道的终极追求。


七律·庙
文/冯期武
庙堂巍立护乡关,香火绵延佑靓闲。
匾溯功名垂史册,柱铭忠义照人间。
四时俎豆承民愿,百代烟霞聚祖山。
莫道神龛惟祭祀,仁风所至即灵寰。
注释:首联以“庙堂巍立”“香火绵延”展现庙宇与民间生活的紧密联系,强调其庇护功能。颔联通过“匾溯功名”“柱铭忠义”凸显庙宇承载的历史记忆与道德教化。颈联以“俎豆”“烟霞”表现庙中祭祀的传承性与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尾联升华主题,指出庙不仅是祭祀场所,更是仁德精神的社会化象征。

创作思路解析
主题差异:
寺侧重于佛教修行与内心超脱,意象多选取梵音、贝叶、菩提等,突出空灵禅意。
庙聚焦民间信仰与社会功能,强调历史传承(如忠义故事)与社群凝聚力。
格律技法:
两诗均采用七律仄起首句入韵格式,押平水韵(寺押“寒”韵,庙押“删”韵),颔联、颈联严格对仗。
避免“三平调”与“孤平”,如“梵呗穿林晓雾寒”中“穿”字救“晓”之拗,符合孤平拗救规则。
意象选择:
寺诗以自然景物(苔阶、云殿)烘托静修氛围;庙诗则以人文符号(匾额、俎豆)强化历史厚重感。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七律·仲秋盼晴悯农
下一篇: 鹧鸪天 中秋  >>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五一南路311号1003室

邮编:100007邮箱:tjsl2025@163.com联系电话:18605994378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