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学会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学会期刊
网站互联
丝路文化
黄河文化
伏羲文化
民俗文化
敦煌文化
红色文化
陇上诗苑
陇上词韵
曲韵新风
诗论文赋
当前位置 >>  首页 >>  作品详情
浅谈诗词写作之意境 [诗论]

作者:任武德     发布时间: 2023/2/2 9:19:14     阅读:55次
分享到:0


浅谈诗词写作之意境

作者:任武德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现实场景与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其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也就是作者借形象表现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物征,高意境作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关于“意境”的产生和发展,早在格律诗产生前就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说﹐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 “意境”和与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意境在诗词写作中运用最多,主要体现在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植入好的意境能使创造出来的作品达到浑然一体较高的艺术境界。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句中三个意象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意思是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这里所说的“意”同“情”结合,即情意。所说的“境”,即境界,即把感情色彩著在景物上。“以境照之”,即在境界上产生诗意。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身处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 其实这三者都是情景和境界的结合,情和意也往往结合着,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写山水里也往往有情意,所以这三境都是意境。

那么,什么样的诗才算有“意境”的作品呢?刘勰《文心雕龙●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互相联接着是无穷的,所以称为万象,只要在视听的范围里所接触到的,着上感情色彩,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流连指在欣赏景物时,不忍离去,这里就产生感情,给景物着上感情色彩,沉吟就在进入创作了。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第一,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第二,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第三,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三境相互融合,在抒情中表意,在明意中言情。一般而言诗的最高境界就是言志,衡量一首诗的意境好坏,主要看它意识、感情能否感人,能否引起大家共鸣。

熟悉了“意境”的概念及理论,关键是如何运用,也就是在具体写作中如何依境立意呢?总结了古人“意境”创作典范,结合个人创作感悟,认为诗词写作依境立意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点。

一、情感要真。就是作者在对眼前景物描写时,一定要身临其境,对所写景物要洞察入微,所用词句、表达的感情要浓厚、要感人至深。

   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从语言上看,这首诗词句多为大白话:我坐船正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唱歌而来,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但也不如汪伦送我的情谊深。语言上几无雕饰,但却成了千古名诗,就是因为这首诗是李白的切身感受,所以能打动人。当然,一首好诗也需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修辞,加以夸张、提升,这样才会更有诗味。

二、思路要新。就是要在写作勾思方面力求创新,不循规蹈矩,要用与别人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写出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就如画家作画一样,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你得到的映像便不同,所以你画出的画也不同。写诗亦如此。如唐代杜牧《题乌江亭》写项羽时的诗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兵败后自刎乌江,留下了无限遗憾。而杜牧来到乌江亭边,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他认为胜败自古是兵家常事,但纵然是英雄无敌的项羽,在遭兵败磨难时就一蹶不振,选择自杀这样的人不能算是英雄,明明有三千江东子弟,如果总结教训,说不定卷土重来能开创一番事业!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杜牧说项羽不该死,而李清照却说项羽死得其所,死得伟大与光荣。在李清照眼里,项羽活着的时候是人杰是英雄,死了的时候也是鬼雄。

三、涵义要深。就是诗词表达寓意要深刻,要曲折含蓄,令人回味。好的诗词应具备较高的文学艺术,让人读后产生无穷的回味和想象,有如余音绕梁经久不衰,越品越有味道。如宋代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中以池塘为比喻,阐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再如: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苏轼游览庐山时所写,从正面、侧面看庐山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作者随即产生感触: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诗人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出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表述虽然简明,而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警句的原因。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作者:任武德 

      通讯地址: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滨河新区农林大楼3楼 

       联系电话:13993665686

       邮箱 928886960@qq.com

       邮编:734000

作者简介

  作者:任武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月刊》张掖站站长,《八声甘州》微刊主编,喜好诗词、联赋写作,自创诗词6000余首,联200多幅,赋作10余篇,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中国诗赋》《诗词百家》等100多个刊物。


点赞
收藏
推荐
<<  上一篇: 好事近·德天瀑布
下一篇: 满江红-林墩戚继光纪念馆  >>
评论
总计:0条评论
提交评论

学会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51号

邮编:100007邮箱:gsshcxh@163.com联系电话:0931-8960603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